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一定程度上,中东地区战争频繁是美、苏“冷战”对峙、争夺世界霸权的产物。为保证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实力,美、苏一度制造“不战不和”的局面,从而阻碍了中东问题的解决。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埃及总统萨达特认识到战争无法解决问题,开始谋求以和平方式来解决中东问题。1978年,美、埃、以三国首脑签署了《戴维营协议》,埃以之间开始了通向和平的努力。然而埃及的单独媾和行为引起了部分阿拉伯成员国不满,同时,埃及国内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极端分子策划暗杀了萨达特总统。

埃及与以色列的握手言和推动了中东的和平进程。(1993年,巴、以双方在美国签署了《奥斯陆协议》,这是中东和谈的一个重大突破。然而,和平之路并不平坦。1995年,推动巴以和解的以色列总理拉宾再一次群众集会上被犹太极端分子刺杀身亡。此后不久,以色列右翼集团执掌政权,在中东问题上采取强硬态度。

时至今日,中东问题的和平解决仍然面临着各种困难。双方在许多具体问题上针锋相对,巴勒斯坦内部如“以暴抗暴火的活动和以色列“以暴制暴”的军事镇压,造成双方相互仇视和冤冤相报,使暴力冲突不断,中东的和平进程异常艰辛。

——摘编自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教材《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东的和平进程异常艰辛”。
2024-01-0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鸦片战争是晚清中国历史的第一次转折…但是,由于中国人民在“沉沦”和屈辱中不断反省和觉悟,反抗力度逐渐加大…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形成鸦片战争后近代历史第二次转折…洋务运动的兴起则客观上标志着第三次转折…因此在“沉沦”中也蕴含着“上升”因素…。

——张海鹏《中国近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
2023-07-28更新 | 153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顺迈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延续与变迁

材料一   西方传统观点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欧洲历史的分水岭,此时欧洲告别中世纪,进入现代。

材料二   20世纪后期,有学者提出,公元1500年前后这一时段固然重要,但还不能称之为欧洲历史的分水岭,因为此时欧洲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关系等领域并无本质变化。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18世纪中后期,此后历史才真正步入现代,分水岭才真正出现。

历史发展往往是一个延续与变迁交织的过程。从这一角度,结合15—18世纪欧洲历史的重大史实,评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
2023-06-30更新 | 4179次组卷 | 2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随着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以及国家利益的不断拓展,中国对国际社会的融入更多地表现出中国式的“积极主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通过对与不同国家外交关系进行的重新组合,以及由此展开的“中国全方位的外交布局”来推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在外交目标上,更注重“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在外交策略上,更强调“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在外交价值立场上,更明确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

——摘编自刘骞《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新时代意涵》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改革开放后我国形成的外交新思路。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敦煌户籍残卷所见唐代均田户受田情况表

户籍年代均田户数受足户数平均每户应受田亩数平均每户未受田亩数
高宗时期10101.069.0
武则天时期40143.5102.0
玄宗时期322148.7106.6
代宗时期112149.389.8

注:唐代上柱国按规定受勋田3000亩,表中是排除了上柱国户后的数据。

——改编自王仲荦《隋唐五代史》

材料二   白居易的《赠友》描述了两税征钱导致钱重物轻而伤农的现象,“胡(何)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弹”;表达了对租庸调法的认同,“庸必算丁口,租必计桑田。不求土所无,不强人所难。量入以为出,上足下亦安”,主张“复彼租庸法,令如贞观年”。柳宗元的《答元饶州论政理书》指出,两税法实行按户等征税,富人贿赂官吏求居下等以逃税,导致“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愈恣横侈泰而无所忌”。他认为要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只有“舍其产而唯丁田之间”,即恢复以身丁为本的租庸调法。

——改编自付志宇《唐人诗文所见两税法变革补证》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均田制推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白居易、柳宗元对唐代税制改革的看法。
2023-06-21更新 | 4242次组卷 | 28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欧洲历史未进入海洋时期以前,西方没有一个国家把提倡海外发展当作政府的大事业。到葡萄牙人发现好望角的时候,欧洲的局势就不同了。这些国家的国王无不以提倡海外发展为政府及民族的大事业。那帮在海外掠财夺土的半海盗半官商居然成了民族的英雄。文学家又从而赞扬之。在16、17世纪的欧洲人眼里,国家的富强得靠海外事业的成败。个人冒险而到海外去奋斗的,不但可以发大财,而且可以成为国王的忠臣、民族的志士和上帝的忠实信徒。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9世纪中后期英国议会部分立法情况

1874年《工厂(妇女健康)法》获得通过。

1883年《工厂与作坊法》出台。规定:白铅工厂必须具备“通风设备、带盥洗室的宿舍、带有冷热水的女性浴室、舒适的餐厅、全套的工作服及口罩、工厂所有员工可随时饮用的充足的酸性饮料的供应”。

1889年8月30日,英国议会出台《棉布厂法》。该法案关注棉布行业中有害健康的潮湿、蒸汽等特殊问题。

1891年通过《工厂与作坊法》。明确规定:任何工作场所不得出现危害公共健康的恶臭或秽物,也不得违反此前法案关于整洁、通风、宽敞空间以及粉刷墙壁等方面的规定;经英国内政部授权,视察员可随时进入各类工作场所,如发现工厂或作坊中存在违规行为,将协同各地卫生部门进行查处;在规定期限内未做出整改者,将被处以每天10先令的罚金。

——据刘金源《19世纪后半叶英国工厂立法的演进》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当时欧洲开展海外贸易的原因。
(2)概括材料二中反映的历史现象并加以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严密。)
2022-07-1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天宝年间,河南、河北的民户占全国总户数的37%。在全国10道的经济发展中,河南、河北居全国的领先地位,在财政上也居于重要地位。唐玄宗在诏敕中指出:“大河南北,人户殷繁,衣食之原,租赋尤广。”安史之乱爆发后,北方人口大量南移。如荆州(治江陵县)天宝年间有3万多户。而乾符年间“江陵城下有三十万户”,百年间增长了近10倍!益州,天宝有户59万多,大中年间则“户百万,兵士五万”,也增加了近1倍。唐前期,河南、河北不仅“桑蚕倍多”,质量也是全国最好的。当时绢分为8等,而河南道宋、毫两州的绢列第1等。德宗时顾况指出:“今江南缣帛,胜于樵(即亳州又名樵郡。)、宋。”唐后期,在江淮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工商业城市。至德年间李华在《杭州刺史厅壁记》中指出:“杭州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这比唐前期洛阳开肆三千余多了10倍。白居易指出:“当今国用,多出江南。”社牧也说:“今天下以江淮为国命。”而韩愈则更进一步说:“当今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

——摘编自翁俊雄《唐代区域经济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区域经济演变的趋势及其原因。
(2)史学界一向认为,“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2022-05-19更新 | 667次组卷 | 19卷引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尽管信息技术的初步繁荣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但这一新技术的基础则来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军事领域。为了处理战争期间烦琐的信息,美国军方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开发新的电子系统,希望能够快速处理信息。在这中间,大量不同领域的科学工作者通力合作,为信息技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信息技术被认为是在信息论、微电子技术等学科和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在不同时期,信息技术的标志也不尽相同。例如,在早期发展基础上,信息技术随后进入数据处理阶段,再然后逐步形成了早期的计算机网络。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设备价格降低、运算能力上升等条件的具备,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使用信息技术来处理部分烦琐的简单工作,从而大大提升了这些企业的生产效率,这也进一步刺激了其他企业对信息技术的采用。

——摘编自王延峰《无界:智能革命与业态创新》

材料二   物联网是能实现“万物沟通”,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送、智能处理等特征的连接物理世界的网络,其实现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及任何物体的联结与智能信息分析处理。物联网可以帮助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世界的有机结合,使人类能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能力。物联网是计算机个体计算能力和互联网信息交互能力技术应用的升华,如下图所示:


——摘编自林兴志、杨元利《物联网技术与新一代办公自动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信息技术革命兴起的原因,并指出信息技术发展的几个阶段。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物联网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物联网的发展。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上面是一幅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发展简图,主要体现了中国近代前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发展进程。


根据如图提供的相关信息,提炼一个主题,并结合近代中国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历程进行简要评析。(要求:主题明确,评析客观,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1-12-07更新 | 264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实验中学(西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4年,胡绳先生依据中国近代阶级斗争的表现为线索,提出1840-1949年间,存在太平天国、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辛亥革命三次革命高潮,这三次革命高潮反映了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三次革命高潮论相当长时间成为撰写近代史教科书的总体架构,直到1980年,李时岳先生对三次高潮论提出不同看法,并认为这个时期历史进步的潮流应当是:洋务运动-戊戌维新一辛亥革命,从此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研讨进入新阶段。

——乔还田《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研究叙录》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21-05-05更新 | 228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农垦建三江管理局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