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唐代的村庄具备了自然聚落和乡村行政单位双重意义,完成了行政编制与自然聚落的合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唐代乡族势力与地方治理

材料一唐代许多村落是因姓氏得名。绝大多数的村落聚族而居。村落中的乡族势力,是乡村社会的领袖。乡族势力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类:一是具有文化背景的士人,二是具有仕宦背景的退职官吏。三是乡县胥吏。四是乡豪。唐代前期乡村社会中具有文化和仕宦背景的群体以士族为主体;唐代后期,逐渐由以科举为背景的乡村知识分子构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乡里组织与宗族组织两者对乡村社会的影响力与控制力不尽相同。在唐前期,乡里组织控制社会的力量更强大一些。唐代后期。乡里组织对乡村社会的控制力有下降的趋势。以村落为背景的乡族势力亦在加强。此时的村落领袖一般为乡村富户,实力更强。

——李浩《论唐代乡族势力与乡村社会控制》

材料二



图1

图2

——图1、2据杜文玉《唐代乡族势力对地方政治的参与》等绘制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前后两个时期乡村治理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唐代乡族势力对乡村治理的参与。
2 . 清末新政时期督抚群体结构与人事变迁的基本特征及其与新政的关系,是学界关注的一个新的视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清末新政时期地方督抚出身背景统计

类别
项目
进士举人贡生荫生监生生员文童行伍新式学生不明合计
人数(人)
比例(%)
54
45.4
16
13.4
12
10.1
7
5.9
10
8.4
7
5.9
3
2.5
3
2.5
6
5.0
1
0.8
119

2   清末新政时期地方督抚任职频率统计

总督省别直隶两江陕甘闽浙湖广两广四川云贵东三省
人次101161513111373
频率0.91.00.51.41.21.01.20.60.6
巡抚省别江苏安徽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新疆浙江江西广西
人次1712141813116111012
频率1.51.11.31.61.21.00.51.00.91.1
省别湖南贵州湖北云南广东江淮奉天吉林黑龙江
人次1187341424
频率1.00.71.80.81.04.01.30.40.8

3   清末新政时期地方督抚离职原因统计单位:人,%

类别项目开缺回任裁缺其他合计
总督人数
比例
3
3.4
26
29.2
3
3.4
7
7.9
6
6.7
6
6.7
26
29.2
0
0
12
13.5
89
类别人数
比例
19
11.3
53
31.5
10
6.0
14
8.3
3
1.8
16
9.5
29
17.3
2
1.2
22
13.1
168

4   清末新政时期地方督抚任期时间统计单位:年,%

类别省别5年以上453423120.510.5年以下未到任合计
总督直隶
两江
陕甘
闽浙
湖广
两广
四川
云贵
东三省
1
1
2
1
1
2
1
2
1
1
1
1
2
3
1
3
4
1
2
1
1
1
1
2
3
6
6
3
7
5
3
3
3
1
4
3
1
4
10
11
6
15
13
11
13
7
3
合计2346178371289
百分比2.23.44.56.719.19.041.613.5
巡抚江苏
安徽
山东
山西
河南
陕西
新疆
浙江
江西
湖南
广西
贵州
湖北
广东
云南
江淮
奉天
吉林
黑龙江
1
1
2
2
2
1
1
1
1
1
1
1
3
2
1
1
1
1
1
1
1
4
2
1
3
4
1
2
4
5
5
1
1
1
1
2
3
1
3
1
1
2
1
1
3
1
1
2
1
9
5
7
8
5
6
1
5
2
4
2
2
5
1
1
1
2
2
1
4
2
1
1
1
3
1
1
17
12
14
18
13
11
6
11
10
11
12
8
7
4
3
1
4
2
4
合计02121334246617168
比例01.27.17.720.214.339.310.10

5   清末新政时期地方督抚在职年龄统计单位:岁

类别省别190119021903190419051906190719081909191019111912平均
总督直隶
两江
陕甘
闽浙
湖广
两广
四川
贵云
东三省
78
71
65
72
64
66
63
64
43
72
66
73
65
67
64
65
44
66
67
76
42
42
51
62
45
67
68
77
67
43
52
63
46
68
47
73
68
44
53
64
47
69
48
45
69
45
54
65
48
46
49
65
70
70
52
55
52
48
47
50
60
53
62
64
56
53
49
48
51
61
54
63
65
49
57
56
64
68
62
46
63
66
50
58
56
65
69
63
47
36
66
51
67
57
66
51.3
62.4
58.9
66.1
58.6
54.6
59.1
58.5
57.4
巡抚江苏
安徽
山东
山西
河南
陕西
新疆
浙江
江西
湖南
广西
贵州
湖北
广东
云南
江淮
奉天
吉林
黑龙江
46
59
42
40
63
43
64
77
74
59
59
73
40
64
41
53
47
65
41
56
44
65
78
75
60
60
74
41
65
53
54
55
66
60
48
45
64
48
58
59
61
43
42
57
54
55
56
67
61
49
46
65
49
67
60
44
59
67
58
55
66
57
45
62
50
57
66
50
64
44
45
56
59
56
51
60
46
60
60
58
58
63
68
58
57
48
52
61
47
64
61
59
59
64
44
39
32
59
47
47
47
66
65
61
52
59
59
60
53
46
40
33
60
48
48
48
67
49
62
53
71
60
61
48
47
41
34
61
49
41
49
50
50
43
41
72
61
62
49
48
42
35
62
50
42
50
51
51
44
42
58
62
60
50
49
55
48
53
43
51
52
50
69
52
55.5
55.2
53.2
53.8
58.8
54.0
62.2
58.1
58.2
50.6
46.2
58.9
47.5
60.6
50.8
56.0
48.5
44.2
49.5

——摘自李细珠《地方督抚与清末新政:晚清权力格局再研究》

依据表1~表5的内容推断清朝末年督抚任职情况对清末新政的推行产生的影响。(明确写出推断结论;提取材料信息,加以说明)。
2022-11-14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在为所有民族的自由、自治政府以及不受限制的发展而战,因此,结束战争的安排的每一点都应为了这一考虑之故而设计与执行。错误首先必须被更正,然后要建立必要的保护措施,以防那些错误会再次被犯下……

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应该在其不愿接受的主权之下生活。任何土地,除了为生活于其上的人民的平等的生命与自由权之故,都不应改变主人。除了对明显的错误行为而进行的赔偿之外,不应要求任何赔款。除了为保证世界未来的和平以及世界人民未来的福利与幸福计,不应对权力进行任何重新调整。

然后,世界上的自由人民将会共同订立一个盟约,进行真诚的、实际的合作,这将能够结合起各个民族的力量,以在其彼此之间的行为中保证和平与正义。

——节选自伍德罗·威尔逊1917年5月26日演讲

材料二   战争与和平,对比明显,却在一个共同的背景下变化着。对1914年的大灾难,德国负有责任。只有一个职业骗子才会否认这一点……

我有时会深入到德国文化的神圣洞穴当中去,大家都知道,这就是啤酒馆。一条大走廊上聚集着一大群人,在烟雾和啤酒之中,是流行的民族主义叫器,震耳的钢号声带着这德国最高的声音直上云霄“德意志高于一切”男人、女人、孩子,每个人都在这神圣的泥菩萨面前带着收意地丧失了思考能力,眉毛以抑制不住的力量拧在一起,眼神迷失在无限的幻梦之中,嘴巴因顽强的般力而扭曲,在虚幻的期望之中,陶醉于不切实际的希望。这些都是不久即将实现的,只要命运之神所选定的首领发布命令。你在这里看到的只是一个古老然而幼稚的民族的基本框架。

——乔治·克雷孟梭《胜利者的光荣与痛苦》


(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威尔逊与克里蒙梭的和平目标的分歧,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2)这种分歧对未来国际局势产生了怎样影响?
2022-06-06更新 | 370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19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4 . 劳动中的人

材料一   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问世。他认为所有这些简化和便利了工作的机械发明,本质上是源于分工。约翰·温奇库姆建立了一个作坊(1564年),200名织工集中在一间又长又宽的屋子里,使用200架织机,200名学徒帮忙,100名妇女梳理羊毛,200名少女运转线杆的纺车。捡选羊毛的工作由150名儿童来完成。呢绒一经织成,即交到50名剪毛工人和80名整理工人手里。这个作坊还有一个雇佣20名工人的漂洗作坊和一个雇佣40名工人的染坊。监督者的作用就是使生产的每个环节都“合理化”。这一过程包括了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和想方设法去考核每一单位的投入产出,以及如何有效的进行要素组合,其结果是鼓励了技术创新,导致了组织创新。

——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福雷德里克·泰勒出生于宾州的一个富裕家庭,其“科学管理”方法出现在美国不是偶然的。他将生产过程分解为工序,然后对每一个工序中工人的劳动动作和时间进行研究,进而根据专门化的原则设计工人的动作和机器的功能。智力被驱逐出了车间和工厂,在那儿只留下没有大脑的臂膀和适应钢铁装置的肌肉装置。1911年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出版,尽管泰勒制受到劳工组织的反对,但是仍然被迅速推广开来。

材料三   1979年,全世界有1万台工业机器人,其中3000台在美国,法国有150台。

“合并者”是一种焊接机器人,它样子像一只螳螂。它从一个位置移到另一个位置,他腾空机器,而后归位,为下一个汽车做准备、它一小时能经手110辆汽车,它永不疲劳,它永不抗议,它永不缺勤……当然,它也不买车……

——叙述者为一名法国汽车制造厂的工人


(1)概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与《科学管理原理》两部著作的问世背景,归纳斯密与泰勒关于生产管理理论的相同之处。
(2)依据上述三则材料,对“劳动中的人”的变化进行解读。
2022-04-02更新 | 375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20-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经济体制改革,到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前后经历了14年。这期间,随着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改革的目标也逐渐明确,大体经历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社会王义市场经济”四个阶段。到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召开时,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坚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和不断推进的过程。

——摘编自武国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改革开放历程回顾之十二》

材料二   对外开放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30年的对外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我们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实现了以开放促发展的重要使命,完成了从封闭半封闭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的转变,开创了全球范围内走开放式发展道路的成功范例。过去30年的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摘编自铭《对外开放三十年的伟大历程和光辉成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进程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简析我国对外开放的影响。
2024-04-09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967年在美国安娜堡召开了第27届东方学术会议,美国官方和民间对于此次会议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美国的“区域研究”新范式逐渐占领主要学术场域,掌握东方研究话语权,更加关注目标区域的“当下”问题。这反映了当时(       
A.战后世界文化发展的多样化B.美苏两国的竞争领域不断拓展
C.美国重视东方地区文化研究D.冷战背景下美国争夺知识权力
2024-03-15更新 | 292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7 . 20世纪6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的基点由“战争边缘政策”“大规模报复政策”调整为遏制而不接触政策。这一调整的大背景是基于中国(     
A.冲破“一边倒”政策的束缚B.成为第三世界中坚力量
C.逐渐放弃反美的基本立场D.重新考量国际战略格局
2024-04-26更新 | 32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所示为1945~1953年杜鲁门政府高级官员的企业背景。这一现象可用于研究(       

职位

姓名

上任前与大企业(财团)的关系

总统

哈里·杜鲁门

摩根财团和东部财团

国务卿

小爱德华·斯忒丁纽斯

乔治·马歇尔

迪安·艾奇逊

美国钢铁公司董事长

泛美航空公司董事

摩根财团

国际开发顾问委员会主席

纳尔逊·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财团老板

世界银行行长

约翰·迈克洛伊

大通曼哈顿银行董事长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B.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必然性
C.美国从孤立主义走向全球主义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
2024-01-10更新 | 27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山东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9 . 1950年,非洲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14.4%,为同期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非洲的城市化发展迅猛。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背景是(     
A.世界政治格局的显著变化B.非洲民族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
C.欧美国家产业转移的加快D.非洲新兴民族国家的普遍建立
10 . 美国《TIME》(《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杂志,有世界“史库”之称,由亨利·卢斯和布里顿·哈登于1923年3月3日共同创办。近代以来,很多中国人上了《时代周刊》封面或被报道:
时间民国以来登上《时代周刊》封面或被报道的中国人(部分)
20世纪20年代1924年封面人物是大军阀吴佩孚,赞美为主,强调吴佩孚是“中国的风云人物”。当时孙中山正领导国共第一次合作、筹备反对军阀的斗争;192744日封面人物是蒋介石,赞美为主,很快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20世纪30年代1934年封面人物是皇帝溥仪,赞美为主,表现对溥仪正式就任“大满洲国皇帝”的关注。19353月封面人物是汪精卫,赞美为主,强调汪精卫的亲日政策有“利于世界和平”。19362月封面上,列举了当时远东四大“元首”:日本天皇,“满洲国”溥仪,苏联斯大林和中国蒋介石。强调中国承认“满洲国”是实现东亚和平的关键。
20世纪40年代19416月期刊封面人物是陈诚:重庆城的保卫者。强调国民党领导抗战的“丰功伟绩”。194261日期刊人物是蒋介石,赞美为主,强调“美国的支持使蒋介石意气风发”。194331日期刊封面人物是宋美龄,赞美她激情感人的演讲和迷人的风采赢得美国议员的普遍支持,同时强调“没有美国更大的支持,中国只能暂时忍耐”。
20世纪50年代195012月期刊封面人物是毛泽东,标题是:红色中国的毛背景是红色的基调和一群蝗虫围绕;
19543月期刊封面人物是周恩来,标题是:红色中国的周恩来下面的小字:一边参与战争,一边谈论和平"WagingWarandTalkingPeace"。
20世纪70年代1971118日的封面,人物是周恩来,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了。
1979年邓小平被评为本年度的风云人物,宣称“邓小平代表了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20世纪末以来1999年中国50周年大庆,亚洲版封面将新中国三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聚在一起;20024月期刊封面人物是胡锦涛,主题为“开始认识胡";胡锦涛再次出现在2007年的《时代周刊》上,封面以长城和喷薄而出的红日为背景,文章标题是《中国:一个王朝的黎明》。自2009年首次入选以来,习近平已经连续入选《时代周刊》全球年度最有影响力人物榜。
巩俐、王菲、成龙、周润发、杨紫琼、舒琪、李连杰、梁朝伟、张曼玉、章子怡、姚明、张惠妹、周星驰、韩寒、李宇春、刘翔、郭晶晶等大批文体明星均上过《时代周刊》封面或被报道。
根据以上材料,请根据两个或多个时期的报道倾向,提炼自己的观点,并运用史实进行分析说明。(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