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962 道试题
1 . 1978年,在湖北随县发现了战国年间的“曾侯乙墓”,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气势磅礴的曾侯乙青铜编钟,这足以证明,春秋战国时期在今随州一带存在一个“曾国”。可是考察史料,却明确记载着当地是“随国”之所在。如此一来,具“地下之材”而无“纸上之材”的曾国,和具“纸上之材”而无“地下之材”的随国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历史长久的争议,最后还是从考古发现里找到了答案。2013年在距离曾侯乙墓只有4公里的地方,又发现了另一处曾侯墓地,即随州文峰塔东周曾国墓地,除出土了一批带有“曾”字铭文的铜器外,同时还发现了一件带有“随”字铭文的铜器,铭文为“随大司马嘉有之行戈”。于是,“曾随一国”的看法渐成学界主流。这说明
A.“二重证据法”已经不适宜新史学研究
B.史学争议通过考古发现才能寻找到答案
C.考古发现一定程度上利于解决历史悬案
D.不同史料记载会使追寻真相变得更困难
2021-11-12更新 | 159次组卷 | 3卷引用:解密17 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较易(0.85) |
2 . 论证新石器时代晚期部落开始转变为国家的两种途径
(1)神话传说:非直接史料,缺少____
(2)考古资料:通过挖掘出土的实物形态证实
①贫富分化
②社会阶层的____现象
________权力的形成
(3)文字资料:史籍
2022-09-17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整合清单01中国古代史之先秦时期-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针对性复习】【精讲+易考点】整合清单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史料分析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凡有“藩属”朝贡事务,或遇有外交往来和交涉事宜,均交由礼部和理藩院兼管。如有重大交涉事件发生,则由皇帝派钦差大臣负责办理。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的开辟,使外交事务日益频繁,清政府遂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设置五口通商大臣,由两广总督兼领,负责外交事务。咸丰九年(1859年),改由两江总督兼领,负责办理与各国通商事宜。五口通商大臣仍是钦差大臣的身份。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外国公使驻京,西方诸国相继在北京建立了公使馆,并强烈要求各国政府和外交使节直接与内阁和军机处交往,而不再通过礼部及沿海督抚进行间接交往。咸丰十年(1860年),清政府宣布在北京正式建立专掌外交事务的专门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中国外交事务在两次鸦片战争后有何转变?
2022-09-17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整合清单05中国近代史之两半社会的形成历程-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针对性复习】【精讲+易考点】整合清单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运动:成功?失败?

有学者认为:尽管洋务运动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但是“中国社会从中世纪到近代的最初一小步实始于这种支离斑驳之中”。要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使用下而儿则史料,它又会告诉我们什么?

材料一   他们的成就有日共睹:兵工厂在我们的城市和港口建立起来;矿山得以开发;电报线网络连接国内各省和京域;悬挂中国国旗的轮船在沿海和内河的航道上进行贸易往来。

——摘编自(晚清驻法外交官)陈季同《中国人自画像》

材料二   自轮船通行江海,东南舟车多已经失业。现在津通失业之民,以车为生者约一万人,以船为生者约三万人,以行店负贩为生者约二万人……铁路开通之后,此项人等作何安置……今之谋国者,第之外洋之利,而不知所夺者止为中国穷民之利。

——摘编自《光绪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礼部尚书奎润等奏》

材料三   如图漫画《学生偏要毁了树》取材于洋务运动。图中年长者问:“孩子,你在我这里接触到那么多西学,你看这树……怎么救?”年轻学生回答说:“这种树并不适宜现在的环境,烧了种新品种吧!”



(1)材料一和材料二这类史料对研究这一问题是必需的吗?请说明理由。
(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洋务运动的看法为什么大相径庭?
(3)把材料一、二作为研究问题的证据,使用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4)材料三意在说明什么问题?评价洋务运动要坚持哪些原则?
2021-11-10更新 | 268次组卷 | 3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版)-专题20东学西渐、西学东渐与中西文化交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史料辨伪   

史料辨伪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工作,史书辨伪是史料辨伪的重要内容之一。

案例史书辨伪情况
案例一如果一部书被认为是先秦古籍,但不见于《汉书·艺文志》(注:由班固撰写,是最早的系统性书目),此书可能是伪书。隋唐之书不见于《崇文总目》,元明之书不见于《四库全书》,也有可能是伪书
案例二如神农《本草》、黄帝《素问》、夏禹《山海经》,书的作者是传说中的人物,且那个时代还没有文字,不可能留下文字记录,故是伪书;如果某书在体裁、风格、词汇等方面与那个时代不符,此书大体是伪书
案例三如《商君书》记长平之役,非商君所能见,可知非商君所作;《尚书·禹贡》的贡物中出现了缪铁,故知非石器时代的作品;《月令》有秦代太尉官名,故知非周公所作;《列子》中有佛学思想,不可能是佛学思想传入中国以前的作品,故知是汉代以后的作品
案例四如《周礼》一书中的一些制度,如封国、官制、土地、赋税等跟先秦其他可靠的古书记载不合,故知《周礼》一书是后人伪作,绝非西周的真实情况
案例五如《孙子兵法》一书,旧题孙武作,后有人怀疑,或谓作者为孙膑。1973年银雀山汉墓中同时出土的竹书有《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可以结束这一长期争论

——摘编自安作璋主编《中国古代史史料学》


(1)依据上述案例,概括史料辨伪的主要方法。
(2)结合所学,你认为历史研究中应该如何选择史料?
2022-01-21更新 | 198次组卷 | 3卷引用:06 由2022春晚三星堆文化看-历史研究和史料常识(对点练)-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预测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在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表现。

史料国家表现
社会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开始采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1
在会议过程中,不同统治集团之间矛盾重重,特别是在大州统治集团与小州统治集团之间,主要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北部州和主要代表种植园奴隶主利益的南部州之间,进行了激烈的斗争……通过理性的妥协,39名代表签字通过了这部宪法。2
从盘格鲁·撒克逊时代开始,经过深厚的历史沉淀,形成了一种务实与妥协的传统,并在近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务实与妥协的传统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使得近代民主政治沿着一种渐进的模式不断发展,并且成为许多“后发”现代化国家仿效的模式。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史料描述所对应的国家(要求写出2个),并分别说明这两个国家民主政治妥协的表现。
2021-11-04更新 | 354次组卷 | 4卷引用:解密21 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
7 . 华工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十几万华工在欧洲战场从事艰苦工作,数千人献出了宝贵生命。

材料一关于一战华工的部分研究资料

文献史料威海市档案馆藏《英国威海卫行政公署招募华工的布告、用途、薪金表》,1916年
威海市档案馆藏《英国驻济南领事就劳工问题致英国公使的信》,1916年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英法等国规定招工各项工资案》,1917年
《中国人力援助战时法国》,《纽约时报》,1917年
威海市档案馆藏《华工出洋歌》,1917年
《旅法华工近状》,《东方杂志》,1917年
《大战中的中国:她在劳力、原材料、军需品和食物上对协约国的贡献》,《亚洲》,1917年第8期
《华工团二大队第3902号华工给德国皇帝的信》(译件),1918年
《国王与中国华工军团》,《英国周刊》,1919年
《华工在法与祖国的损益》,《华工周报》,1919年
《在巴黎华工庆祝联军的胜利》,《华工周报》,1919年
《英法华工归国后之处置》,《民心周刊》,出版年不详
《招聘护送华工回国沿途照料员章程》(中国驻巴黎总领事馆发布),《旅欧周刊》,1920年
《华工归国后该怎样》,《华工杂志》,1920年
其他资料尼古拉斯·格里芬:《一战中的英国华工军团》,《军事事务》,1976年第3期
徐国琦:《文明的交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在法华工》,五洲传播出版社,2007年版

材料二探究主题

华工赴欧的原因
英法对华工的态度
中国社会对华工的关注
一战后华工的境遇
(1)按史料类型,将材料一中的文献史料进行分类并写出序号。
(2)参考材料一中的研究资料,从材料二中任选一个主题,说明选题意义,拟定研究提纲,列出3—5个相关参考资料的序号。
要求:选题意义应结合历史背景,研究提纲应系统清晰,所列参考资料从标题上看应密切联系主题。
2022-09-08更新 | 3818次组卷 | 18卷引用:专题16两次世界大战与十月革命-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追踪分析与预测(全国通用)
8 . 如表是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部分记载。材料可以用来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史料出处
弃其田耘,卖宅圃,而随文学者邑之半《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阳且尽岁,亟发粜,以收田宅、牛马《越绝书·计倪内经第五》
今括一旦为……王所赐金帛,归藏于置田产《史记·廉颇蔺相如传》
A.私营经济出现促进私权盛行B.社会意识变迁推动经济发展
C.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转型D.政府重视工商业市场的发展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能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先秦时期,燃料获取逐渐成为困扰人们的难题之一。魏晋南北朝时期贾思勰著《齐民要术》,不少篇章提及采伐薪柴的方法、数量、时间以及薪柴的市场价格。唐宋以降,北方燃料问题愈发突出。宋代发生了木柴、木炭的危机,即传统燃料危机。

——摘编自赵九洲《宋代传统燃料危机问题新论》

材料二   下表为关于宋代燃料危机的不同观点

现象分析观点
现象1:《宋史》等记载,北宋开封有16个年份出现大雪严寒天气,因雪灾导致人畜大量死亡的就有8个年份。
现象2:唐宋以来民众砍伐桑枣,政府屡禁不止。
现象3:汉代生铁含硫量一般在万分之三左右,宋代生铁含硫量却普遍较高。宋代华北定窑与磁州窑名满天下,但宋以后都急剧没落。
大雪严寒天气导致人畜大量死亡现象频发,民众砍伐桑枣等经济林木屡禁不止等现象都说明宋代燃料危机现象突出。
因为燃料危机,宋代大量用煤炼铁,导致了钢铁品质的严重下降,黄维等人对出土的宋代铁钱进行测定,发现有的含硫量竟高达1.94%;使用煤炭烧制瓷器,釉中的诸多物质都可能与二氧化硫反应,影响成品瓷器的外观与质地,使得工艺水平大打折扣。
观点一:宋代发生了严重的燃料危机
16次大雪严寒天气有8次以上未见致人冻死的相关记载,说明引发开封燃料安全事件只是雨雪、战争等造成的“供给难足”而已。
桑枣等林木不仅热值高,市场上更易售卖且售价更高。砍伐桑枣主要与燃料特性及经济利益驱动有关。黄维在同一篇论文中也指出陕西、山西等北方地区“用煤炼铁和用木炭炼铁都是同时存在的”,用煤炭冶铁“一直都不是普遍的”。
观点二:宋代并不存在全局性的燃料危机

——摘编自柴国生《“燃料荒”还是“燃料危机”:再论宋代燃料安全问题》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析宋代“传统燃料危机”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你认同哪种观点,试说明理由。据此谈谈你对历史研究中史料问题的认识。
10 . 中国古代都城建设讲究规划布局,东晋南朝建康城的营建基本模仿了魏晋洛阳城的都城形制,而北魏洛阳城的重建又学习、借鉴了建康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模仿与被模仿



(1)以上三幅图是根据哪些类型的史料绘制而成的?
(2)历史地图示意图可以使人直观地了解空间因素和图中展示的社会因素的变化,从而认识和理解历史。观察三幅图,对“模仿与被模仿”作出阐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