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上海港口卷》扼要记载:“上海港地处长江三角洲东端,位于长江与东海交汇处,居中国东部沿海岸线的中心,具有控江襟海的区位优势。南宋末年,上海港在上海浦旁孕育而成。……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港口迅速发展,自咸丰三年(1853年)超过广州港。”……“2010年上海港外贸吞吐量达到30225万吨,是1978年的19.2倍。”

——摘编自《上海市志·交通运输分志·港口卷(1978—2010)》

材料二   上海洋山港于2005年开港,短短10年,洋山由默默无闻的渔村小岛,发展成为如今全球最大的现代化集装箱港区。洋山港区在建设过程中产生了20多项具有技术产权的技术,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和世界之最。洋山深水港区的建成,洋山保税港区的封关启用,标志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得益于洋山港的支撑,上海港从2010年起超越新加坡港,连续五年位列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十三五”期间,洋山港将按照国家要求,为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作出贡献。

——摘编自黄少卿《洋山港——名副其实的东方大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海港口卷》的史料价值,并对上海港的发展作出相关推断。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1世纪中国洋山港开通的意义。
2 . 下面图文是现存最早的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出自江西省永新县北田村贺页朵(1927年参加农民运动)之手。红军主力长征后,贺页朵因伤留在永新坚持斗争,与党组织失去联系。他将入党誓词藏在屋檐下,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才取出来。这份珍贵文物(     
牺牲个人。
言首泌蜜(严守秘密)。
阶级斗争。
努力革命。
伏(服)从党其(纪)。
永不叛党。

——贺页朵珍藏的入党誓词

①展现了国民革命的历史场景   ②誓词中的错别字削弱了史料价值
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是共产党员坚定信仰的历史见证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4-01-20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宇华实验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1930年5月,毛泽东利用红军分兵发动群众的机会,在寻乌县委书记的帮助下,接连开了十多天的调查会,会后撰写了共五章三十九节,8万多字的《寻乌调查》(报告)。毛泽东回忆说:“我做了寻乌调查,才弄清了富农与地主的问题,提出解决富农问题的办法。”由此可知,该调查报告
A.以根据地巩固为撰写前提B.反映了革命形势发展迅猛
C.体现出党的统一战线思想D.兼具学术意义和史料价值
2022-03-2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平顶山市、汝州市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列一组史料反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抗争的相关历史信息。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上述史料因类型不同价值也不同B.近代经济发展是人民抗争的根源
C.抗争取胜使清政府收回国家主权D.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抗争呈多元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传统观念认为,达·伽马首航利润是全部航行成本的60倍。而现今很多学者对此提出疑问,通过去掉远航成本和船员船只损失、史料查证并比较当时各地商品价格,认为实际利润可能只有航行成本的6倍。研究的变化表明
A.旧有历史研究成果失去价值B.达·伽马贪图名誉谎报利润
C.大众认知时常与事实相背离D.史论因时代不同而有所变化
6 . 近十年来,出土文献的大量涌现为历史研究的突破提供了条件,《史记·陈涉世家》记载秦末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陈胜、吴广触犯秦法,按律当斩。而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秦简中,则规定因不可抗的自然因素而耽误的,可免除惩罚。下列表述最符合材料主旨的是
A.出土文献基本印证了传世文献B.出土文献的史料价值相对较高
C.出土文献需要进行真伪的辨析D.出土文献丰富了人们的历史认识
2021-05-05更新 | 725次组卷 | 22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据史料记载,清朝某一时期直隶、山西、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山西等20多个地区已经种植玉米。这一时期最早可能出现在(     
A.顺治时期B.康熙时期C.乾隆时期D.道光时期
8 . 人类的居住形式,从穴居、巢居到地面筑屋定居,再到聚居点村落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图1、图2是有关早期人类居住形式演变及村落的史料。这些史料,可(     

A.说明村落最早出现在黄河流域B.佐证村落形成于旧石器时代
C.印证早期人类定居村落的存在D.说明各地居住形式演变进程
9 . 下图为某学生在学习“五四运动”时收集的一些史料。这些史料反映出当时(     
时间事件
五四之初北大校长蔡元培积极营救学生,并于5月9日递交辞呈以示抗议
5月中下旬山东各地农民响应,开展抵制日货和断绝粮源的斗争
6月5日上海机器纺纱等行业六七万工人举行大罢工
6月6日上海各商铺出现“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罢市救国”等标语
6月6日上海乞丐首领通告:不准在路行乞,以免妨碍国人救国之行动!
A.民族矛盾已成为社会主要矛盾B.社会舆论可以左右政府对外政策
C.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国人的民族国家意识已初步觉醒
2024-02-29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如表。这可体现当时(     
年份史料
贞元元年(785年)南郊大赦天下制:“自立两税,经今六载,或初定之时,已有偏并,或户口减耗,旧额犹存,轻重不均,流亡转甚。”
贞元十年(794年)陆贽说:“(两税法)创制之首,不务齐平,但令本道本州各依旧额征税……旧重之处,流亡益多;旧轻之乡,归附益众。”
A.人口实现自由流动B.各地税负不一致C.户口数量迅猛增长D.均田制遭到破坏
2024-02-24更新 | 9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邓州市第六高级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