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辣椒起源于中南美洲热带及亚热带地区。16世纪晚期辣椒传到了浙江,从此在中国生根发芽,发展壮大。辣椒传到浙江后,以浙江为起点,向南、西、北3个方向传播,形成有趣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辣椒传播路径和消费区域分布。


中国各地辣椒最早记载情况

地区

记载时间

地区

记载时间

浙江

万历十五年(1587年)

重庆

乾隆二年(1737年)

山东

天启元年(1621年)

台湾

乾隆七年(1742年)

江苏

崇祯十三年(1640年)

四川

乾隆十四年(1749年)

湖南

康熙二年(1663年)

湖北

乾隆十四年(1749年)

河北

康熙十年(1671年)

江西

乾隆十五年(1750年)

辽宁

康熙十六年(1677年)

安徽

乾隆十七年(1752年)

广东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

福建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

陕西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

黑龙江

嘉庆十五年(1810年)

天津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

内蒙古

成丰十一年(1861年)

山西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

吉林

光绪十七年(1891年)

河南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

新疆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

贵州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

海南

成丰八年(1858年)

北京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

青海

民国八年(1919年)

广西

乾隆元年(1736年)

西藏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

云南

乾隆元年(1736年)

宁夏

不详

甘肃

乾隆二年(1737年)

——摘编自邹学校、朱凡《辣椒传入中国的途径与传播路径》

材料二   依据方志的记载,辣椒在西南地区广泛种植时间大多可以上溯到清中期。在当时人口激增、耕地面积并无太多增加的情况下,农民更偏重于主食生产。而长期的粮食短缺,造成了中国饮食的独特风格,即少肉食、多菜蔬、重调味的风格。贵州是中国南方地区最为缺盐的省份,本省既不产盐,交通也极为不便,盐价较高,辣椒代盐是贵州山民严重缺乏食盐的无奈之举。椒用作调味料自贵州首创以后,逐渐蔓延到四川、湖南。川人自古以来好用辛香料,晋代常璩《华阳国志》载蜀人“尚滋味”,“好辛香”。由于四川盆地交通不便,与外省的物资交流相对较少,容易形成独特的、以本土产辛香料为主的饮食风格,而辣椒和花椒又恰好都适合在四川种植,且种植成本较低,因此便成为首选的辛香料。嘉庆年间,四川各地的县志中大量出现辣椒种植的记载。

——摘编自曹雨《中国食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辣椒在中国传播的时空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吃辣食俗在川黔地区稳定发展和持续扩散的条件。
2024-02-2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教材高考预测卷(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仰韶文化的扩张与激荡形成了具有明显的一致性的中原龙山文化。在其直接影响下,原来属于大汶口文化范畴的河南东部地区,开始出现了面貌接近中原文化的造律台文化等一系列文化演进过程,与炎黄二族经过涿鹿之战进一步打击地处东部的蚩尤族的历史进程是大体吻合的。而中原龙山文化向南深入到江汉平原,则和传说中尧舜禹时期中原集团征伐三苗可以相互印证。这可用于说明(     
A.中原文化推动了中华文明形成的进程B.考古发掘与文献记载互证才有价值
C.兼收并蓄政策促进了中原文化的崛起D.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出多元一体格局
2023-12-13更新 | 311次组卷 | 10卷引用:九师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核心模拟(中)(一)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史书记载,周代实行土地国有的“田里不鬻”政策,但出土的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多有土地交换的记载,如九年卫鼎就记载了周共王九年(公元前914年)裘卫用一辆车子及车马器具、皮革等换取了矩的一片林地。这说明(     
A.井田制度没有切实执行B.出土实物可以补史之阙
C.史书上的记载并不可信D.分封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2024-02-28更新 | 22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一)历史试题
4 . 《续文献通考》记载,明代六科执掌,“凡制敕宣行,大事覆奏,小事署而颁之;有失,执奏封还”。《明内廷规制考》指出,对于皇帝的“传奉”诏旨,无论朱字或墨字“传帖”,承受官衙,如认为“事未稳”则须“执奏”。据此可知,明代的“执奏”(     
A.促使中枢政务运作的制度化B.有利于提升专制皇权统治效能
C.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D.加强了君主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2024-02-27更新 | 12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汉武帝时,匈奴屡次进扰边境,以牧羊致富的河南郡人卜式因多次向政府捐献财物而拜官封爵,《史记》记载:“是时富豪皆争匿财,唯式尤欲输之助费。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这说明当时(       
A.百姓政治觉悟普遍较高B.先秦儒学成为官方学说
C.统治者大力提倡忠义之举D.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升
2023-12-05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卷(四)历史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睡虎地秦简《工律》中提到,“公甲兵各以其官名刻久之,其不可刻久者,以丹若釋书之”。《效律》又有记载,“公器不久刻者,官啬夫赀一盾”。这一做法(       
A.保证了手工业品的质量B.提高了秦军的战斗水平
C.有利于工匠精神的形成D.根源于官僚政治的确立
2023-12-05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卷(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在清代,县官选拔实行严格的本籍回避制度。但据1913年冬《职员录》的记载,在直隶等12省395名县知事的籍贯信息中,本省为官的比例最高达到92.3%,平均为42.5%。这一现象说明(     
A.革命对地方人事造成冲击B.中央对地方控制力加强
C.军阀割据的局面已然形成D.地方治理难度不断加大
2024-02-25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新教材高考预测卷(二)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卢沟桥事变后,蔡元培在他的日记中对中日战事的最新进展多有记载,经常转载媒体报道,以“我军”之称与日军针锋相对。如713日记,大井村日军于12日晚向距北平市广安门约5华里的财神庙进攻,“我军还击,日军退去”。714日记,上午1时日军集结兵力千余向南苑猛攻,“我军御敌于大红门”。

竺可桢对中日战事进展的记录更为详细。如88日,“尚要谈抵抗,则惟有焦土政策,即是用昔年江西共产党人方法来对付日本人,否则不如不唱高调,与日本人言和为是”;819日,“适又警报,倭寇来犯”;1224日,“今日《东南日报》载……北平则汤尔和已就伪教育部长。如陶本军阀走狗,尚可原谅,汤则素称教育界稳健人物,何以认贼作父耶?”

身在北平的顾颉刚坚主抗日。715日,他联合20余人致电宋哲元,“劝其抵抗”。718日,得知“日人开欲捕者之名单,顾颉刚列首数名,似有不能不走之势”。721日,他离开北平,走上逃亡之路。731日,“平津皆失陷矣!……国土又经大块分裂,将何以光复之?宋氏误国之罪,万死不足以蔽其辜矣”。

著名学者吴宓也同样密切关注中日战况。712日,“昨夜闻炮声。宓个人无所忧惧……每经事变,乃深感且痛恨宓之无德无才,既未尽职国家,亦有负诸友好之人也”!831日,“宓闻中国战事不利,南口、张家口均于数日前失守,心中甚为悲忧也”!

——摘编自李金铮、邓红《从五部日记看卢沟桥事变后中国主流知识精英之反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蔡元培、竺可桢、顾颉刚、吴宓对卢沟桥事变的反应。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四人的反应进行整体评价。
2024-02-0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三)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9 . 耐金是汉朝祭祀宗庙时,由诸侯承担的贡金。《史记》记载,汉武帝要求诸侯王奉“耐金”以助祭,当时“列侯坐耐金失侯者百余人”。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竹简上记载了诸侯王“饮耐其庙”。由此可知(     
A.出土文物是决定历史考证的关键证据B.简牍为深化历史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
C.出土文物可印证传世文献的部分信息D.考古资料提供的信息常比文献更丰富
2024-02-08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五)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南齐书》记载,“益州……西通芮芮河南,亦如汉武威张掖,为西域之道也”。“河南道”这一交通线,由西域“先通过焉耆到鄯善(今新疆若羌),由此沿今若羌越过阿尔金山口进入吐谷浑境的白兰地区,再至察汗乌苏河的都兰城(即后来的吐谷浑都城)……更东南行,以达吐谷浑龙涸(今松潘)而入益州”。据此推知,“河南道”开通的背景是(     
A.南北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B.河西地区被少数民族政权控制
C.经济中心南移的趋势不断加强D.西域与江南地区的联系较密切
2024-02-08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三)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