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751年唐朝与大食(阿拉伯帝国)爆发战争,唐军战败。唐朝随军书记官杜环作为战俘来到大食,生活了十多年。他记载了自己的见闻:大食“今吞灭四五十国,皆为所役属,多分其兵镇守。其境尽于西海焉。”“率土禀化,从之如流。法唯从宽,葬唯从俭。郛郭(城)之内,里闸(门)之中,土地所生,无物不有。四方辐辏(指车),万货丰贱,锦绣珠贝,满於街巷。”在库法城内“绫绢机杼,金银匠,画匠,汉匠起作画者,京兆人樊淑、刘泚,织络匠者,河东人乐环、吕礼。”

——据【唐】杜佑《通典》

材料二   据到过中国广州经商的阿拉伯商人苏烈曼记载,“外国商船抵埠,官吏取其货物而收藏之,一季之船既全入口,官吏征百分之三十关税后,乃将货交还原主发卖。国王有悦意之货,则以现金及最高购价,付之商人也。各地回教商贾既多聚广府,中国皇帝因任命回教判官一人,依回教风俗,治理回民。”“判官为人正直,听讼公平。”“伊拉克商人来此方者,皆颂声载道也。”

——据《苏烈曼游记》(851年)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的史料价值,并从史料与所学史实相结合的角度概述当时的阿拉伯帝国。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唐朝与阿拉伯帝国的交往。
2023-04-07更新 | 538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16世界史(非选择题)-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项汇编(统编版)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据文献记载,夏禹本人通过治水建立起崇高威望,在他去世之后,各部族继续拥戴其儿子启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其后代少康流落在外时得到有虞氏部落首领虞思的保护,直至复国。这表明当时(       
A.各部落普遍认同血缘关系B.夏朝已经建立公共权力机构
C.中国早期国家制度开始建立D.已经出现具体地方管理制度
2023-12-0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卷(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古罗马共和国早期的教育强调孩子对法律和公共生活的熟悉。据记载,儿子会在法庭集会时跟父亲去听公共辩论;若父亲是议员,则儿子可以跟父亲前往元老院,坐在大门旁边见习。这说明古罗马(     
A.教育过程重视经验的积累B.强调家庭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C.重视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D.已经构建起完整的法律体系
2023-01-04更新 | 200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英雄·时代·记忆

材料一 在吴淞战役中,江南提督陈化成英勇战死,其英雄事迹成为一种集体记忆,这在《申报》不同时间的文章中也多有记载,呈现出来的内容却不尽相同。

文章标题

内容节选

《陈化成传》

(道光二十二年)五月初八日黎明,西船驶入,以轮船为先锋。公挥众军并力轰击,西兵欲退者再,总督牛鉴带兵至教场,西兵从樯头望见,架炮击之,牛不敢前。徐州总兵王志元闻声先遁,诸军尾之,西兵遂悉锐攻炮台。公亲自督战,右胁受伤,颠复起,犹挥旗不去手,旋中重伤,阵亡。

《上海故事(五)》

八日黎明,化成首先摩合开炮击沉英舰二艘,及英军由东炮台登岸,守备韦印福等守西炮台,力战而死。化成见军无后援,抚膺顿足,潸然叹曰:英夷频年猖獗,今日得少挫其威,内江全局,关系匪轻,不料垂成之功,败于一旦,制使(谓牛鉴)杀我矣。众兵皆逃,化成犹独自开炮力战,后因背腹受敌,遂中弹,喷血而死。

《上海英租界的由来》

(道光二十二年四月)乍浦被陷,五月初八日英兵到吴淞口,其时总督牛鉴督兵宝山,守吴淞之东炮台,提督陈化成守西炮台。陈化成素有经验,沉着应付,英兵屡犯未逗,遂转移目标,用飞炮攻东炮台,牛鉴惊惶束手,偕河南参将等弃冠抛甲退入宝山城,英兵于是从东炮台登岸,再集全力猛攻西炮台,陈化成英勇抵御,不幸中弹而亡。

材料二

英雄模范人物

简介

赵一曼

1905-1936

四川宜宾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赵一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与侵华日军的斗争中被捕,后英勇就义。陈毅评价她:生为人民干部,死为革命英雄,临敌大节不辱,永记人民心中。

杨根思

1922-1950

江苏泰兴人,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杨根思奉命坚守1071.1高地,负责切断美军南逃退路。他们连续打退了号称王牌美军的八次进攻。当敌人再次涌上来时,已负伤的杨根思毅然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用生命和鲜血实现了人在阵地在的铮铮誓言。中国人民志愿军授予他特级战斗英雄称号,朝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杨善洲

1927-2010

云南保山人,曾任保山地委书记等。退休后,杨善洲带领群众开展植树造林,坚持20多年,为大亮山披上绿装,大大改善了当地的自然环境。2011年,杨善洲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201812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杨善洲改革先锋称号。

——据《中外历史纲要》(上)整理


(1)根据材料一,提取相关信息,选出您认为合理的叙述
①陈化成驻守吴淞东炮台
②陈化成英勇抗击侵略
③除陈化成外,其余清军将士一应仓惶逃遁
④战役结果是炮台失守
⑤牛鉴应对战局承担一定的责任
A.①②③⑤B.①③④⑤C.②④⑤D.②④
(2)根据材料一,推断吴淞战役发生于哪次战争时期。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民族英雄陈化成的事迹,我们还能参考哪些种类的文献资料?
(3)英雄的存在不仅仅只是一种现实的必然逻辑,还是一个时代精神和情感的表达和象征。阅读材料一、二,围绕英雄模范人物与时代这一主题,结合一位英雄模范人物,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2023-03-26更新 | 213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4中国近代史(非选择题)-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项汇编(统编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是隋唐运河开通后,江南经济的相关记载。这反映了(     
记载出处
江淮之间,广陵大镇,富甲天下《旧唐书》
(扬州)控荆衡以沿泛,通夷越之货贿,四会五达,南北大街,百货所集《权载之文集》
(杭州)东南名郡,水牵卉服,咽喉吴越,陆控山夷,势雄江海,骈楠二十里,开肆三万室《全唐文》
A.交通条件影响经济发展B.江南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C.区域位置决定城市地位D.跨区域间长途贩运兴起
2023-03-22更新 | 496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殷商甲骨文中有卜问枣水治疟的记载,《神农本草经》载:“牡蛎味咸平,主伤寒寒热”,《伤寒杂病论》载有百合鸡子汤方,此类史料甚多。这表明中国(     

A.传统医药学领先世界B.药食同源文化源远流长
C.中医学重视经验积累D.辨证施治原则初步确立
2023-02-28更新 | 970次组卷 | 8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朱熹认为:“科举之习,盖未尝不谈孝悌忠信,但用之非耳。”公元1181年陆九渊访问朱熹时,陆讲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陆九渊年谱记载“……当时说得来痛快,至有流涕者。元晦(朱熹)深感动,天气微冷,而汗出挥扇”这说明(     
A.科举制完善推动儒学思想的发展B.宋代儒学强调存理灭欲
C.两人在道德修养方式上观点一致D.理学思想维护专制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西汉《氾胜之书》记载:“凡区种麦,令相去二寸,一行一沟容五十二株,一亩凡四万五千五百五十株,麦上土令厚二寸”“凡区种大豆,令相去一尺二寸,一沟容九株,一亩凡六千四百八十株”等。这体现了(     
A.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B.农民生产积极性日益提高
C.麦豆复种制开始形成D.传统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
2023-03-08更新 | 462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01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选择题)-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项汇编(统编版)
9 . 荔枝原产于中国。1583年,在印度的葡萄牙人对荔枝已有记载。1637年,英国旅行家蒙迪在澳门品尝过荔枝。1810年后,葡萄牙人把荔枝引入巴西、安哥拉及莫桑比克。这说明了(     
A.洲际间饮食习惯同化B.生物多样性被严重破坏
C.宗主国经济结构改变D.殖民扩张影响物种交流
2023-03-07更新 | 753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11世界近代史(选择题)-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项汇编(统编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氾胜之书》和《四民月令》都对汉代主要农作物的播种时间做了详细记载,据下表可知在此期间( )
作物名称《氾胜之书》《四民月令》
种禾无期,因地为时,三月榆英时,雨,高地强土可种禾。二、三月时雨降,可种植禾;四月蚕入簇,可种禾——谓之上时。
冬至后一百一十日可种稻。三月种秔稻,四月种秫稻。三月时降雨,可种秔稻。
黍者暑也,种者必待暑。先夏至二十日,此时有雨,疆土可种黍。四月蚕入簇,时雨降,可种黍。五月先后各二日,可种黍。
A.自耕小农稳定发展B.农时安排体现劳动智慧
C.耕作技术明显进步D.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2023-03-02更新 | 337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1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选择题)-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项汇编(统编版)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