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1 . 据《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记载,奉行“君子不重伤,不禽(擒)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不鼓不成列”原则的宋襄公,在泓水之战中被楚军打得落花流水。这件事说明当时(     
A.诸侯国仍有礼乐文化遗存B.儒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C.天子控制的区域不断扩大D.宋楚争霸推动统一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颗州府志》记载,“雍正五年,总督范时绎题准以雍正六年为始,丁随田办,以广皇仁”,“雍正七年,匠班银两亦准摊入地亩征输”。这一记载反映了当时(     
A.赋税征收趋向合一B.田赋的税率逐渐降低
C.国库收入有了保证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与秦汉魏晋不同,北魏开国近百年间百官无禄,吏治腐败与此关系颇大。在参考《周礼》和两汉魏晋有关制度的基础上,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年)六月下诏班禄,并规定“罢诸商人”、增收户调及严惩赃罪。班禄诏显示,北魏地方政府与商人关系密切,地方官府中大概存在着类似隋朝公廨田的田产,其收获物需通过商业贸易或发放高利贷牟利。约在俸禄制实行前十年左右,实行俸禄制的建议已被提出且有零星官“禄”的记载,这表明俸禄制是在总结之前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定型和成熟化的产物。俸禄制实施的前提是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班禄诏及一年多之后颁布的新税制,户调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民众的负担在短期内无疑会有加重。针对废止俸禄制的提议,中书监高闾从历史、现实和理论结合的角度系统阐释了实施俸禄制的必要性及其政治作用,认为俸禄制实施后官吏的贪赃枉法行为将受到遏制,民众的实际负担则会减轻,有利于更好地加强统治。

——摘编自张金龙《北魏俸禄制的班行及其背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孝文帝实行俸禄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时期俸禄制改革的影响。
2023-08-14更新 | 18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预测卷(五)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表。据下表可推知中国古代早期(     

记载

出处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

《史记·五帝本纪》

“《山海经注》引《世本》云,黄帝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累祖,生青阳及昌意。”

《越缦堂读书记》

A.区域之间存在一定交流B.文献资料丰富
C.私有制得到了迅速发展D.文化认同度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指出,殷墟时期黄河流域的青铜生产使用了来自中国西南地区的金属原料。另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测定,三星堆青铜器中的铅也是从云南输人的。蜀、滇两地相邻,虽然蜀地有铜矿,但商代开采的记载极少,而锡料更是必须仰给于云南。这可以用于佐证商代(     
A.长江流域已成为经济中心B.中原文化向边远地区传播
C.区域间存在一定经济联系D.长途贩运业得到迅速发展
2023-06-25更新 | 510次组卷 | 6卷引用:四省名校联考(新课标全国卷)2023届高三高考押题卷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根据《新疆日报》及其他可见史料记载,20世纪30年代晚期至40年代初期新疆地区戏曲演出活动频繁,《新小放牛》《李长胜上前线》《一·二八上海抗战》《血战卢沟桥》《消灭汉奸》《热血》《保卫祖国》等剧均受到民众热烈欢迎。这些演出活动(     
A.得益于报纸杂志的广泛宣传B.体现了戏曲的革命性变化
C.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巩固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的力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帝雍已时,“殷道衰,诸侯或不至”;雍已去世后,帝太戊立,“殷复兴,诸侯归之”。据此可知商代(     
A.国家治理松散性特征明显B.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C.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D.血缘纽带与神权统治相互补充
8 . 1966年吐鲁番发现一件七世纪某商人遗留的文物,上有“在弓月(城名,唐属北庭都护府)举取二百七十五匹绢……牛四头,驴一头”的记载。作为一个案例,这段记载表明(     
A.唐朝丝绸交易的数量较大B.东方丝绸深受欧洲民众的喜爱
C.丝路是唐代外贸主要通道D.丝绸交易促进了民族文化交流
2023-08-16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预测卷(六)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的细节

材料   表 秦汉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同方面生活

不同方面生活细节信息来源
衣着楚人的冠服不同于北方,刘邦乃楚人,喜欢小冠短服。奏俑的冠服,都是军装,但结发形制却有不同的种类。汉人衣服宽博,至于仆役一类的人物,显然衣袖比较狭窄,其故在于方便工作。成都都江堰出土的持锸石人,则是短装,上下衣均为短制,衣襟对叠,也不甚宽博。文献;出土文物
烹饪汉人画像石,常有饮宴图及在厨房做菜的题材,宴席前也只见供膳的器具,例如杯盘匕匙,不见先秦鼎镬之类的炊具。汉人明器中,灶为常见,越是后期的灶,灶眼越多,灶面的料理面也越大。画像石;明器
饮茶茶的原产地是中国西南部,汉代王褒的《僮约》中记载,四川武阳的茶已是商品。文献
屋宇晁错奏议,边郡移民区,应有居室的安排,其标准格式是一堂二内。汉代一般民居,似即如此布局。从明器的屋舍模型判断,长宽比例,也足以容纳一堂二内。文献;明器
车辆大率乘人的车以单静驾于车辕,以马拉车。载重的车辆,双辕夹在拉车的牛身两侧。画像石

——据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秦汉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出现的变化。
(2)结合表中的信息来源,就历史文献和出土器物在秦汉社会生活史研究中的作用谈谈你的看法。
2024-05-2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高考热点核心卷(一)历史试题(新高考Ⅱ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茶叶的起源在中国有“神农说”“吴理真说”“诸葛亮说”“葛玄说”等。在西方广为流传的是,公元519年,印度人达摩在中国苦修期间,将眉毛变成了“茶”的故事。然而,在中国传世的文献典籍中没有这个故事的记载。18世纪,达摩眉毛变茶的故事在西方有了早期传播,基本保持本初面貌。19世纪中后期,以英国为首的欧美学界通过多种手法将其篡改为一个印度故事,炮制出“茶叶印度起源说”,各种典籍、报纸、杂志加以记录。英国人推崇一时的中国武夷红茶被印度阿萨姆茶取代,在西方科学话语中被价值重构和污名化。茶叶起源于中国这一原本在西方已被广为接受的观点受到挑战和质疑。

20世纪20年代,中国农学家吴觉农发表了《茶树原产地考》等重要文章,举出各种有力证据,系统驳斥茶叶起源于印度这一无稽之谈。他通过考证,认为茶叶在中国的历史可追溯到神农氏时期,早在公元前2700多年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关于茶的记载,“中国茶业在周秦以后,已当食用,至汉晋已渐盛,到唐宋则为极盛之时代”。改革开放后,吴觉农等人继续深入开展中国西南地区才是世界茶树原产地问题的论证研究。科学界还发现云南、四川一带有生长两三千年的野生大茶树。

——摘编自宋时磊《达摩的眼皮:一个茶叶起源故事的由来、传播与变异》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后期以英国为首的欧美学界篡改达摩故事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茶叶起源于中国的依据。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现代中国学界论证茶叶起源于中国的意义。
2024-05-22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雅安市高三下学期三诊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