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上海港口卷》扼要记载:“上海港地处长江三角洲东端,位于长江与东海交汇处,居中国东部沿海岸线的中心,具有控江襟海的区位优势。南宋末年,上海港在上海浦旁孕育而成。……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港口迅速发展,自咸丰三年(1853年)超过广州港。”……“2010年上海港外贸吞吐量达到30225万吨,是1978年的19.2倍。”

——摘编自《上海市志·交通运输分志·港口卷(1978—2010)》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海港口卷》的史料价值,并对上海港的发展作出相关推断。
2024-04-1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黄金卷08-【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福建专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按明朝体制,嗣君登极后,辑先朝实录。《明实录》史料来源于《起居注》等原始档案以及皇帝诏令、官员上巯、文集等资料。《明实录》史官们对于这些材料的处理方式,既有原文照录,也有删减增进,还有改写润色。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颁布诏书,宣布开设科举考试,这份诏书被称为《开科举诏》,《明太祖实录》载有这份诏书。这份诏书出自儒士王祎之手,所以其文集《王忠文集》也收录有这份诏书。下面是两份诏书的节录对比(下划线是主要不同之处)。

《王忠文集》
朕闻成周之剑,取才于贡士,故贤者在职,而其民有士君子之行,是以风淳俗美,因易为治,而教化彰显也……今朕统一中国,外抚四夷,方与斯民共享升平之治,所虑官非其人,有伤吾民,愿得贤人君子而用之。特设科举以起怀才抱道之士,务在经明行修、博通古今、文质得中、名实相称……采有才学出众者,待以显耀,佼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选,敢有游食奔竞之徒,坐以重罪,以称朕责实求贤之意。
《明太祖实录》   
朕闻成周之制,取才于贡士,故贤者在职,而其民有士君子之行,是以风淳俗美,国易为治,而教化彰显也……今朕统一华夷:方与斯民共享升平之治,所虑官非其人,有殃吾民,愿得贤人君子而用之。特设料举以起怀才抱道之士,务在经明行修、博通古今、文质得中、名实相称……果有才学出众者,待以显握,使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选。彼游食奔竞之徒,自然易行。

——摘编自刘小龙《〈明实录〉科举史料价值探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两份史料下划线处的不同之处予以解释说明。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初有个贵人,官拜尚书,家财万贯,生得有五个儿子,只教长子读书,以下四子农工(行)苟(坐)货,各执一艺。那四子心下不悦,却不知甚么缘故。老尚书说:“世人尽道读书好,只恐读书读不了。读书个个望公卿,几人能向金阶跑?”“农工商货虽然贱,各务营生不辞倦。”“一脉书香付长房,诸儿恰好四民良。暖衣饱食非容易,常把勤劳答上苍。”

——改编自(明)冯梦龙《醒世恒官》

材料二   雍正二年(1724)山西巡抚刘於义上矣:“但山右(今山西)积习,重利之念甚于重名。子孙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其次宁为胥吏,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读书应试,以故士风卑靡。”雍正朱批:“山右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朕所悉知,习俗殊可笑。”

——摘编自鄂尔泰《雍正朱批谕旨》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则材料对探究明清时期“士与农工商的关系”的史料价值,并作出合理推断。
2024-02-25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名校联盟全国优质校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据考证,如图是商朝武丁时期的甲骨。牛骨正反面刻满了长篇卜辞,内容涉及北方部族入侵和王命诸侯出征、田猎以及天象等。该图反映出(     

A.商王严密控制诸侯国B.决策体现了原始民主色彩
C.迷信活动,史料价值低D.商朝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2023-11-08更新 | 52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02-【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福建专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人赵卫彦对银矿的采冶作了详尽的记载:“每石壁上有黑路乃银脉,随脉凿穴而入,……以火锻为大片。”白银“计坑冶之盛,实始于宋代”。宋朝中央的制作机构文思院等分工细密,生产规模更大,而且宋代的“私家制作和买卖金银器皿的作坊行铺更多,也更为广泛。在汴京临安和建康等大城市中都有金银行或金银铺”。北宋初,河北兵已是“岁一遣使赐银鞋”。除鱼袋、鞍辔、束带之外,宋初以银为饰已很少列入禁条。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娶亲用银器、酒店饮食店乃至卖“冰雪”的器皿都用银器的情况。

——摘编自王文成《唐宋之际白银使用的发展》

材料二

史料内容文献
史料一朱元璋诏:“徽、饶、宁国等府不通水道,税粮输纳甚艰。今后夏税令以金银钱布代输,以宽民力。”《明太祖实录》洪武七年四月
史料二“行在卫所军官俸米,俱在南京支给,缘路远无力运.......宜量派江南路远州县税粮内照数估直折收银、布、绢、缎匹,解赴北京,准作军官月俸。《明英宗实录》正统元年三月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白银生产和使用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的两则史料对于研究明代白银使用的史料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左传》亦多引《诗经》为据。汉武帝时期,《诗经》成为儒家“五经”之一。这表明(       
A.文化经典得以传承弘扬B.《诗经》具有较高史料价值
C.先秦诸子思想兼容并蓄D.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实现转型
2024-04-08更新 | 306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部分地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史料中的李鸿章

李鸿章(1823~1901),本名章铜,字渐甫、子黻,号少荃(一作少泉),安徽省庐州府(今属合肥市)人,晚清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清末重臣。李鸿章经历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是晚清社会的重要人物,对晚清转型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影响深远。通过对其留存的相关史料进行研究,更能清楚地了解认识李鸿章。下表是研究李鸿章的部分相关史料。

史料1《钦定剿平粤匪方略》编自道光三十年(1850年)至同治五年(1866年)奏报、上谕
史料2《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编自咸丰十一年(1861年)至同治十三年(1874年)
史料3《清光绪朝中法交涉史料》编自光绪七年(1881年)至光绪十年(1884年)
史料4《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编自光绪元年(1875年)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
史料5《请设铁路公司借款开办折》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
史料6《义和团档案史料》1959年出版
史料7《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1992年出版

——整理自《中国近代史料在近代史研究中的运用》等

(1)根据上表并结合李鸿章经历过的重大历史事件,任选其中两则史料,分析其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李鸿章的社会形象加以阐释。
2024-06-03更新 | 91次组卷 | 6卷引用:黄金卷02-【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福建专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传单是时代的象征。以下为南通市档案馆收藏的江苏如皋警卫团宣传传单。


   
鬼子要抽丁,组织“自卫团”,今天不想法,抽到太平洋,若要办法好,开会来商量,三个臭皮匠,抵过诸葛亮,参加民兵队,夜里来放哨,白天打游击,保身又保家。
如皋警卫团印
干到底
清乡反了十个月,杀死敌伪成千万。流血流汗是我们,抗日当中功最高。如今局势天天好,反攻日子快要到。立定志向干到底,民族英雄多荣耀。不怕敌汪再凶狂,死亡日期就要到。只要熬过这一关,一切胜利都属我。
如皋警卫团印
提取材料信息,分析如皋警卫团这一宣传传单的史料价值。
2023-08-30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福建省高考历史猜题卷(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著名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李学勤等众多学者指出,里耶秦简在证史、补史方面的重要性不亚于殷墟卜辞、敦煌文献。下面是里耶秦简中的一片书简及其局部,其史料价值在于(     
A.实证了秦代地方管理体制B.再现了民间书信书写形式
C.展现了汉字的演变历程D.改写了世界数学发展史
2023-08-28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福建省高考历史猜题卷(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料中的刘坤一刘坤一(18301902),字砚庄,湖南新宁人,晚清军事家、政治家,廪生出身,湘军宿将,清末重臣。刘坤一经历了咸丰、同治、光绪三朝,是晚清社会的重要人物,对晚清转型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影响深远。通过对其留存的相关史料进行研究,更能清楚地了解刘坤一和晚清社会。下表是研究刘坤一的部分相关史料。

史料1《钦定剿平粤匪方略》编自道光三十年(1850年)至同治五年
1866年)奏报、上谕
史料2《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编自咸丰十一年(1861年)至同治十
三年(1874年)
史料3《清光绪朝中法交涉史料》编自光绪七年(1881年)至光绪十年(1884年)
史料4《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编自光绪元年(1875年)至光绪三
十四年(1908年)
史料5《请设铁路公司借款开办折》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
史料6《义和团档案史料》1959年出版
史料7《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1992年出版

——据《中国近代史料在近代史研究中的运用》等

(1)根据表,结合刘坤一经历过的重大历史事件对史料进行分类整理,并判断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刘坤一的社会形象加以阐释。
昨日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