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9 道试题
1 .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冬季,匈奴大雨雪,牲畜多饥寒死,“国人多不安”,匈奴贵族于是有“降汉”之意;当“秋马肥”时,匈奴则校阅兵力,有“攻战”之志。这说明(       
A.气候环境变化决定了民族关系B.民族关系受自然地理条件制约
C.汉匈关系在和战之间反复摇摆D.汉武帝解决边患问题条件成熟
2022-05-07更新 | 289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22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测评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春秋末的孙武和战国时的孙膑是两个人还是一个人?自古以来争论不休,据材料可知
材料出处材料内容
《史记》译文吴王阖闾命孙武为将,协助伍子胥伐楚,迫使楚昭王落荒而逃。
宋代很多学者的著作怀疑历史上没有孙武其人,或认为孙武和孙膑其实是同一个人。
1972年山东临沂出土的汉简等文物其中0233号竹简写有“吴王阖闾问孙子曰……”;0108号竹简记载“齐威王问用兵,孙子曰……”,而且同时发现两部兵书。

A.孙武和孙膑的身份已无法核实B.临沂汉简的记载只是一家之言
C.史记和临沂出土文物足可互证D.宋学者笃行格物致知值得信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如表为历史典籍中关于唐朝中后期社会的记载。这反映出当时
出处内容
《唐会要》“胥吏及商贾妻女老病者,听乘座车及苇舆车”
《全唐文》宣宗诏日:“如商旅往来兴贩货物,任择利润,一切听从”
《新唐书》贩盐出身的黄巢“屡举进士不第”
《通典》官员玉宗“善兴利,乘时贸易,富拟王者”
A.政府沿袭抑商政策B.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C.封建等级关系森严D.商业发展改变传统习俗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宋代广告发达,其中口头叫卖、吆喝的广告方式(通过编词入曲的方式进行吟唱)在此时发展到更高的一个阶段。据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记载,在暮春时节,南宋时期的临安城内的街道上“卖花者以马头竹篮盛之,歌叫于世,买者纷然”。据此可知,这种广告形式
A.推动商品经济繁荣B.助长社会奢靡的消费风气
C.生动形象影响深远D.标志着广告业的长足发展
2022-04-30更新 | 202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测试卷(九)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左传》记载,秦穆公将女儿怀赢嫁给流亡的晋国公子重耳。怀赢执匜为重耳盥洗,重耳洗手后没有等怀赢递上手巾,而是随意甩掉手上的水,触怒了怀赢。她斥责重耳:“秦晋匹也,何以卑我。”重耳赶忙道歉赔罪。这一故事反映了春秋时期( )
A.外交礼仪受国家实力影响B.贵族阶层重视礼仪氛围较浓
C.贵族男女的地位相对平等D.“礼崩乐坏”已成为普遍现象
2022-04-24更新 | 170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22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测评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西周金文中有关于周王对大臣册命礼仪的记载。册命的主要内容有赏赐、任命和告诫,以获得大臣们世代效忠。这一做法()
A.加强了西周中央集权B.蕴含了政治伦理意义
C.革新了权力继承方式D.维系了血缘政治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是与棉花种植或棉布相关的历史记载,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记载

材料出处

“木棉亦西城所产。近岁以来……木棉种于陕右,滋茂繁盛。”

(元)《农桑辑要)

“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得御寒之益。”

《农书》

“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

《天工开物》

“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

《农政全书》

A.棉花经陆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B.元朝棉花种植成本高于养蚕缫丝
C.棉纺织业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
D.清朝南北之间经济差距继续扩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隋炀帝针对科举选拔人才,曾下诏:“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美秀,并为廊庙之用,实乃瑚琏之资。……爱及.一艺可取,亦宜采录,众善毕举,与时无弃。”又有史料记载(唐)元和二年十二月敕:“自今已后,州府所送进士,如迹涉疏狂,兼亏礼教……虽薄有辞艺,并不得申送。”由此可见,隋唐科举制度
A.特别看重士人学业文才艺术水平B.特别注重对科举士人品德的考查
C.有特别突出的技艺就能被科举录取D.强调地方州府报送进士要注重质量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秦汉开始,药材随着商旅沿着丝绸之路流布世界各地,《马可·波罗行纪》中有肃州生产、贩卖中药材的记载。13世纪的波斯宰相拉什德曾派年轻医生远行中国学习中医药学,并用波斯文写成了系统介绍中国科学与医学成就的《唐苏克拉玛》。17世纪40年代来华传教士卜弥格深入研究《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中医典籍,著有《中国医药概说》《中国诊脉秘法》等书,全面介绍了中医理论和临床知识。1688年,俄国人到中国学习种痘术,之后传到了西欧,盛行一时。19世纪,《英国医学杂志》相继报道了中国针灸疗法。20世纪,法国人苏理莫昂专门从事针灸临床与教学,著有《真正的中国针灸术》。中医只是西方医疗的补充手段,西方民众只是选择性地接受了具有东方地域特征的药材和针灸。

     ——摘编自王亚丽等《从中医西传看中西文化交流》

材料二   明朝末年,伴随着耶稣会士的传教活动,具有近代意义的西方医学逐渐进入中国,当时传入的主要是解剖学、生理学知识。19世纪,医学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特别表现在与中医学相较更有实力的外科学上,如白内障手术、乙醚麻醉法等。一些有见识的中医学家已开始了融通中西医的活动。清朝末年,伴随着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国开始自办医学校,如京师大学堂开设医学科和医学实业馆。医疗保健制度、公共卫生与防疫等也开始仿效西方施行。到1912年,随着共和政府的建立,万象更新,现代医事制度也随之确立,西医大行其道,传统的中医被屏蔽于这一系统之外。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有人甚至提出“废止中医案”,中医界据理力争,如张锡纯主张中西医理相同,应取长补短,和衷共济。

     ——摘编自罗曼《西医东渐及其与中医的碰撞》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医西传与西医东渐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医东渐加速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医西传与西医东渐的历史启示。
2023-03-23更新 | 445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湖北卷)-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10 . 重大的考古发现往往给学术研究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1956年“滇王之印"(图1).2020年“滇国相印”(图2)的发现与古滇国的重现.就是典型的案例。它们可以证明西汉对西南地区的管辖既不同于内地,亦有别于其他“藩邦”,具有鲜明的西南边疆区域特色。这说明
A.汉代实现了对西南地区的有效治理
B.印章文物与史料记载相得益彰
C.汉代西南边疆历史发展充分,彰显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D.四川成为汉朝的一部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2022-05-24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市第—中学 2022届高三下学期新高考信息卷(四)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