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7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6—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1599年的《航海全书》全面阐述中国科举制度。1657年的《英雄的美德》介绍了孔子及其思想,宣传孔子哲人形象。到18世纪的《世界公民》称赞中国有完善的道德和法律制度。中国热的出现(     
A.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复兴B.适应了欧洲社会变革需要
C.推动了西学东渐的发展D.导致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4世纪,佛罗伦萨兴起修建大型庄园的热潮。园地往往选在郊外风景秀丽的丘陵坡地上,要求有可以远眺的前景,建筑和庭院部分都有很好的比例和尺度。这反映了当时佛罗伦萨(     
A.人文主义的影响B.奢靡风气的盛行
C.世俗意识的觉醒D.建筑技术的发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罗马共和国后期,罗马人在生活中保有相互嘲讽与咒骂的传统,公共场合互相争吵随处可见。从公元前2世纪开始,裁判官对涉及名誉与尊严的侵辱行为进行限制;公元3世纪,国家对名誉尊严的侵辱行为进行的深入管制。罗马帝国的举措旨在(     
A.限制公民的个人自由B.完善罗马法律体系
C.严格贯彻自然法精神D.构建社会公序良俗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为七国集团和金砖五国经济总量在全球GDP中的占比(%)表中的数据变化反映出(     
比 重

年份

2010

2015

2020

2022

七国集团

50.47

47.13

44.36

43.10

金砖五国

19.87

21.53

24.59

25.55

(注:七国集团:由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七个发达国家组成的联合组织;金砖五国:由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五个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合作组织。)
A.西方国家经济霸权的丧失B.世界各国经济差距逐步缩小
C.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D.国际经济格局变动趋势加强
5 . 我国包产到户制度的最初尝试是在地理位置偏远、生产分散、群众生活非常困难的农村;深圳经济特区的制度试验是在偏居一隅的边陲小镇进行的;企业扩权改革发轫于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西南城市成都。这反映出当时我国(     
A.偏远地区成为改革的重点B.改革开放与区域优势结合
C.东部与西部地区协同发展D.大胆创新与稳妥推进并重
6 . 近代中国,西式钟楼、标准时与标准钟最初多是在由西人主导的市政、海关、教会、铁路、邮政、学校等机构中采用。但民国建立后,广州、上海、北平等城市主动装设全球标准钟,为此后国家时间的统一提供重要的示范。这一变化可以用来说明(     
A.统一时钟利于彰显政治权威B.地方市政效率高于中央政府
C.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加快D.沿海城市率先普及标准时间
7 . 二次革命后,袁世凯企图把商会的活动限制在纯粹的经济领域之内,因此下令取消成立于1912年的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经过屡次交涉和坚决抵制,北洋政府最终于1915年妥协,承认了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的合法地位。此事可以说明,当时(     
A.工商业者政治地位提高B.新的社会力量不断成长
C.复辟帝制缺乏社会基础D.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表为唐宋两朝节妇烈女统计表。下表所示的变化反映了宋朝(     

朝代

统治年限

节妇数

烈女数

节烈合计

倍数

隋唐

326

32

29

61

1

两宋

319

152

122

274

4.49

(注:节妇指夫死不改嫁而终生守节的妇女;烈女主要指殉夫而死的女子。)
A.纲常礼教影响扩大B.政府主导民俗变革
C.理学思想日趋僵化D.女性家庭地位稳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商人认为祖先和天神都会影响国家的兴衰成败,因此需要通过四时的祭祀活动来求福避祸。周人则主要祭祀那些有功于先民的祖先,如将最有功德的先人配享郊祭。商周时期祭祀的变化体现出周朝(     
A.宗教体系的完善B.人文理性的增加
C.神权统治的确立D.民本理念的盛行
10 . 鸦片战争后,魏源提到:“欧罗巴洲内大小诸国⋯⋯通国之中皆一夫一妇,无敢有二色者。国王广设学校,一国一郡有大学、中学,一邑一乡有小学⋯⋯优者进于大学,乃分为四科(医科、治科、教科、道科),而听人自择。”魏源此说(     
A.利于推动国人思想启蒙B.开启了西学东渐的时代潮流
C.找到了中国落后的根源D.引导中国人开展了教育救国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