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891 道试题
1 . 考古成果和文献记录都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诗经》《尚书》《史记》等文献中都有关于商的记录。近代以后疑古思潮兴起,古代文献的可靠性受到质疑,商代历史被打上了问号。直到甲骨文的发现、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使商史摆脱了被史家怀疑的目光,步入信史行列。甲骨文内容大都为占卜辞,卜辞的内容十分广泛,透过它后人能窥得商代社会的全貌。近人王国维从甲骨卜辞中考证出的商王世系,与《史记·殷本纪》的记载基本一致,实现了当世文献与传世文献的二重印证。

——摘编自周靖、罗明《中外历史一百讲》

材料二   2016年对西汉海昏侯刘贺墓的考古发掘圆满结束,其中出土了5200多枚竹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如《论语》《礼记》《诗经》等。还发现迄今为止最早的孔子画像。

(1)根据材料一,分别说明甲骨文和《史记》的史料类别,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骨文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墓主人刘贺认可哪种思想? 这可能与当时哪项政策 (或措施)相关?
7日内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高级中学菁华校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匈奴是我国历史上极为著名的少数民族,同时也是自商周至秦汉对我国北部边境威胁最大的少数民族。但匈奴对北部边境的威胁却在西汉时期得以解决……汉初,由于战争破坏,汉高祖只能采纳娄敬“和亲”建议,将汉室公主嫁于匈奴单于,以缓和匈奴的侵扰;文景时期由于社会的恢复,虽仍采取和亲政策,但也采取了军事上的防备工作;武帝即位后,由于中央集权大大加强,国家经济实力雄厚,已无内顾之忧,展开了对匈奴的军事战争,先后进行的十几场战争,经过这些军事战争,匈奴力量大大削弱,已无力南下“是后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材料二: 自秦统一后,中国就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之间的联系有了进一步加强。西汉建立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当时中国境内的汉、匈奴、西域各族、越族以及西南、东南、东北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上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了。虽然各族统治阶级之间存在矛盾或者有过战争,但在长期交往中,人民之间融合的趋势增长了,各族人民共同开发了祖国的边疆,构成了西汉时期丰富多彩的生动历史画面。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汉对匈奴的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民族融合带来的意义
2024-09-19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宋基信阳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滑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朕”上古为人们的自称,无贵贱之分。秦灭六国后,定为皇帝自称,他人禁止使用。皇帝的命为“制”,令为“诏”,印称“玺”,-切臣民皆不得使用。因秦始皇名政,下令改正月为端月。       

   ——《中国历史文选参考资料》

“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经过对匈奴、越族的战争后,秦的疆域,“东至海……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在这个广大地区内居住着各族人民,由于统一在一个国家政权之下,相互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增强了,并解除了各民族之间的战争所带来的灾难。秦王朝的建立,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此开始的政治、经济制度在以后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概括出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统一的意义。
2024-09-19更新 | 2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宋基信阳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周宗族制度,到了东周时期发生了比较剧烈的破坏,东周大小宗族间展开了长期的兼并战争,许多国家和采邑灭亡了。而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大变动,王官之学的退场、私学的兴起,士大夫阶层的崛起最终造就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兴盛局面。

——《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在治国的方略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 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被人民推翻。孟子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 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摘编自《论孔孟的儒家思想》

材料三 韩非子推崇法制,他认为,高度集中的王权是法律的来源,是君主权力的一部分,法律由王权统一颁布并由下属遵照执行。韩非子这种王在法上的法制实质上是披着法律外衣的人治,其政体是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种政体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而在中央权力又高度集中于君主个人。

——摘编自朱韬《法制之殇读韩非子有感》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孔子、孟子和韩非子的治国方略。
2024-09-19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宋基信阳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而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

材料二   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出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当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其次是权力集中。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吸取唐末藩镇割据的教训而采取的主要举措,并指出其产生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元代行省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行省制度形成的积极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刘向在《<战国策>书录》中说:“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仿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

唐朝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摘自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很多王国即被撤销,余存的不仅面积减缩,而且内部的行政权也被中央政府接收,至汉武帝在位期间达到极点。汉武帝公布了帝制意识形态的立场,将所谓的“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向商人抽资产税,政府专利于盐、酒及铁……使中央集权之趋势有进无退。

——摘编自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历史现象,并从政治文明演进的角度指出其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漕运是关系中国古代王朝兴衰的重要因素,是王朝权力中心得以生存和运行的物质输送线和生命线。漕运线路方向一直处于变化之中。秦汉时期,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朝廷逐渐把漕运重点放在南方。唐宋期间,漕运逐渐运行,停止海运。由于运河淤塞,1901年清政府废止漕运。

——摘编自吴琦《中国古代漕运空间变动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荷兰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开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寻找通往亚洲的航路。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了一块“新发现的大陆”,即北美大陆东海岸的纽芬兰岛;16世纪,法国人卡蒂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北美洲最大半岛)。17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曾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17世纪初,俄罗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西欧人还不断探寻南半球的新世界。1578年,英国人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16421643年,荷兰的塔斯受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人寻找新的海运航线的背景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5世纪中西方经济发展方式的差异。
2024-09-06更新 | 2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信阳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8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的中华文明成就彰显了中国人的智慧,中华文明亦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材料一   东周时期,生产力显著提升,生产关系剧烈变化。当此时,诸家并出,百花齐放,儒尚仁义、道体无名、法兼势术、兵多韬谋……皆欲塑当世之秩序,焕华夏以新生,故而风云激荡;史称百家争鸣。其所争者,为济世之要枢;其所鸣者,为治平之大道。

——故宫博物院展览《何以中国·源·启蒙奠基》

材料二   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深明至怀,知得良算。至於止戈为武,国之大猷,怀远以德,朕之本意。中外无隔,夷夏混齐,托声教於殊方,跻含灵於仁寿,朕之深旨,来使具知。

——摘编自《新唐书·地理志》《赐吐蕃赞普书》等

材料三   我国是世界蚕丝业的发源地,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是我们先祖的伟大发明。丝绸作为我国传统的特色产品,早在张骞开拓“丝绸之路”之前,就已出口国外。至明代,随着地理大发现和太平洋航路的开通,欧洲一些国家如西班牙、葡萄牙开始出现在东方,以中国丝绸为主要贸易品,贩运至第三国,从事赚取超额利润的大规模的“三角贸易”。

——摘编自顾国达《近代中国的生丝贸易与世界市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在“塑当世之秩序”方面所提出的主张,并用一句话概括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民族关系的特点,并指出唐蕃交往的表现及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丝绸在我国古代经济活动中扮演的角色,结合所学,揭示“丝绸之路”蕴含的象征性意义。
2024-09-04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商鞅和他的家族消失了,秦国却并没有废除商鞅实行的新法,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要想开清这个问题,首先要看商鞅新法都有哪些内容。变法第一阶段的内容主要有两条:鼓励耕织,以生产粮食布名多少为标准,超出规定的,可以免除其自身的徭役:奖励军功,以在前线斩荻敌人首级多少来计算,按照军功大小投子不同爵位和田宅。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就不再有爵位,同时不能享受特权。变法第二阶段的内容主要也是两条: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划分为31个县,官员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制,允许自由买卖,鼓励开垦荒地,平街赋税。

——摘编自李燕子《秦惠王杀了商鞅为什么不废除商鞅变法的内容?》

(1)根据材料,归纳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的特点并分析秦国没有废除商鞅新法的原因。
10 . 制度创设与调整

(1)依据所学,说出上述三幅图片分别的制度。
(2)将下列制度填入框内相应划线处,完成提纲。(特别提醒:回答时要标出序号,填写制度名称:
选官制度汉朝(1)____为主
曹魏创立(2)____
隋唐形成(3)____
赋税制度南北朝(4)____
唐朝(5)____和____(2个)

(3)有学者认为,从图一到图二图三的演变,是政治制度的一大进步。参考示意图,你认为这里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024-08-30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河南师大附中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