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战后,西方国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的经济政策调整,谋求资本主义的生存与发展。这些调整取得了一定成功,经济增长一度较快。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各国再次实行调整,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一种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混合经济”发展起来。

——整理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奠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工业基础。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自此以后,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功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摘自统编版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初期西方国家进行经济政策调整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二战后中西方经济政策调整的异同。
2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窃以为国家取士之制,比之前世,最号至公。盖累圣留心,讲求曲尽,以谓王者无外,天下一家,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唯才是择。各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薄厚于其间。故议者谓国家科场之制,虽未复古法,而便于今世。其无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衡,祖宗以来不可易之制也!

——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卷113《论逐路取人札子》

材料二   比之唐代取士以不严防弊为常态,而致举子“驱驰府寺之门,出入王公之第,上启陈诗”,以求“咳唾之泽”,和“贵戚纵恣,请托公行”,以及由此而来的“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则宋人用严立隔绝以成其“无情”和“至公”,立意正在于抑制权势对于科举取士的支配与影响,从而提防权势转化为科举取士中的优势。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国强《科举制度的历史思考》

材料三   下表是中国古代部分王朝南北方籍进士、状元统计表

1   北宋南北方籍进士所占比例

时间

960977

9981020

10211063

10641085

10861100

11011127

北方占比

38.42

18.63

12.49

6.61

5.17

2.86

南方占比

61.58

81.51

87.51

93.39

94.83

97.14

2   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南北方籍状元人数

地区

五代

北宋

南宋

合计

北方

40

6

28

0

6

11

8

11

10

120

南方

18

10

24

37

0

0

2

77

69

237

———摘编自乔亦婷《宋代进士的时空分布及成因》等资料

材料四   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后来朝廷被迫对北方地区的考生单独分配录取名额。自南宋起,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

——统编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1)阅读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宋代比之唐代,科举取士有了哪些进步?这些进步背后的经济和政治因素是什么?
(2)阅读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概括北宋以后我国人才分布呈现出的新格局,并以唯物史观分析成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思想政治学科和历史学科同属于人文学科,二者在学科内容上存在着交叉和互补,历史发展过程能够为政治观点结论提供有效支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后,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摘自思想政治必修一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每个阶段补充一则“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战、顽强奋斗”的历史史实。
(2)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这段历史,有以下3本书可供选择,你将选择哪本书阅读,并说明你的理由。(要求:写明选择书目,理由表述言之有理,清晰明确。)
(提示:选择理由可以从史料价值、研究内容、研究视野、研究立场等任选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①《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第二卷,1894-1949),金冲及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该书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金冲及编写,四卷本从甲午战争中国惨败写起,历经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国共内战,以及新中国建立后大大小小的社会运动等重大事件,用详实的史料记述了20世纪中国人为实现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
②《红军长征记:原始记录》,刘统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该书是1936年组织编写的长征回忆录的汇编,回忆录中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不仅体现了长征过程的艰辛,也记载了沿途的地理、气候、民俗、生活、交通等多种情况,为研究长征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原始资料
③《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费正清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该书由西方知名学者撰写,叙述1912—1949年的中国历史,内容涉及国际关系、共产主义运动、国民党政权、中日战争、国共冲突等等,是一部代表西方学术观点、研究水平和趋势的历史专著。
2022-02-2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的浪潮。

------摘编自统编历史教材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二: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与当地的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定居生活,他们不断向汉族人民学习······民族隔阂不断消解,民族关系趋于缓和,到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融合。

   ------摘编自统编历史教材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三:唐朝边境地区有突厥、回纥、吐蕃、南诏、渤海等地方政权,唐朝政府与他们都保持着良好关系。贞观14年,(640年),文成公主入藏,景龙四年(710年)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南诏的13个王中有10人经唐朝加封。南昭王曾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唐朝的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

——摘编自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一次南迁浪潮的主要原因?这一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鲜卑拓跋部建立了什么政权?该政权统治者为了顺应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进行了哪些改革?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唐朝与边疆各民族进行交往、交融、交流的主要方式 ?
2022-03-26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密山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地理大发现,将世界逐渐连成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航路的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欧洲各国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由于陆上交通被奥斯曼土耳其切断,商业危机促使欧洲人开辟新的航路。

材料二:15世纪时,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

——根据人教版教材必修二整理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的世界性影响。
2024-05-1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黄冈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雍正七年(1729年)为处理西北军务,雍正帝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一所示的中央政权组织创立于哪一朝代?有什么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军机处设立的最初目的是什么?军机处的建立标志了什么?
2024-02-2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国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乡村精英的地位和乡村治理的走向在中西方走向近代的关口有着截然不同的历史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3世纪末叶,庄园中富裕农民兴起,成为"头面人物",也称"庄头",他们在村庄中担任各种公职的……最迟到15世纪中期,……没有他们的合作,领主就难以进行管理。庄园法庭有一定的诉讼程序……很久以来就依袭一种约定俗成的惯例进行诉讼和审判,这些惯例规定既保证领主对地租的占有,同时也是对领主任意勒索的限制。在法庭上,庄头及其他庄园的执事人员常常作为起诉人,对那些侵犯领主特权的人进行指控;佃户包括农奴佃户则根据惯例据理力争。法庭由庄园全体成员组成,出席法庭和参与判决是庄民的义务,也是他们的权利……庄头常常起到“召集人”、“中间人”的角色。

——摘编自侯建新《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英】马修·黑尔《英格兰普通法史》等

材料二   由科举进入仕途的人在宋代以后逐渐增多,他们构成了乡贤的主体,并逐渐参与到地方事务中来。儒士吕大钩辞官回乡后,制定了《吕氏乡约》,对乡民修身、立业、齐家、交友、互助等方面作出规范性的要求。在该乡约的引领下,当时的蓝田地区民风淳朴,甚至关中一代的社会风气也深受其影响。……明代中叶商业兴起,社会流动加剧,各地乡贤主持的善会、善堂大量涌现,族内更有"义宅"、"义冢",尤其有"义田"(原指称为赡养族人或贫困者而置的田产)补充"学田"(由国家拨给或者学校自行购置一定数量的土地以助办学)之举……明代,乡约改为宣讲朱元璋"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六谕",并以《大明律》解释……清代乡约基本沿袭明朝模式,《大清律例》进一步渗透,由此政府对乡村基层控制不断加强。

——摘编自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浙江义门陈氏宗族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古西欧"头面人物"产生的基本条件,并概括他们在西欧庄园自治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时代特征给“乡贤”一个定义,并概述其在基层治理中所起的作用。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蒸汽动力在希腊化时代的埃及已为人们所知道,却仅被用于开关庙宇的大门。不过,在英国,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有一种新的动力。这种需要引起了一系列发明和改进……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蒸汽机能够提供巨大的动力,资本家可以用一台蒸汽机推动许多台机器,雇用更多的工人,组织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工厂制度兴起,工业城市也开始逐渐形成。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材料三   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首先,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的以蒸汽为动力的“一系列发明和改进”中,有哪些新的交通工具(请举两例)?工业革命时期,对蒸汽机的改良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是谁?
(2)综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出现了哪些新特点?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发展的认识。
2024-02-27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南方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甚至认为,天朝大国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正常的海外贸易,一度陷于停顿。

——普通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2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初统治者实行的对外政策,并指出这一政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外交”同“屈辱”总是“中国的联系在一起的。周恩来曾义愤填膺地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平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

——普通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1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

——摘编自《中国外交史》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并分析其制定的主要原因,简要列举新中国初期取得的外交成就。

材料四   “中国同任何国家没有结盟的关系,完全采取独立自主的政策。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邓小平(1984年)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新特点。
2023-08-01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远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路线示意图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不同时期的商业贸易路线



14世纪欧亚间商贸路线图                           


1500年以后欧洲商队的贸易路线图

——以上地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地图册》纲要下和选择性必修3


请回答:
(1)结合所学,指出与图1相比,图2的欧洲贸易有哪些变化。
(2)如果让你绘制一幅1850年前后的世界贸易路线示意图,说说你的设计并说明理由。
2023-07-0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普高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