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7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夏衍(1900-1995年),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以下是夏衍1949年前的简历。

190010月,生于浙江省杭县(今浙江杭州)。

1906年,入私塾,习读《三字经》《论语》。

1908年春,入杭州正蒙小学二年级,开始学习新式教科书,两年后退学在家自修。

1915年,入浙江甲种工业学校。

1919年,在家乡参加“五四”运动,创办进步刊物《双十》(第2期改为《浙江新潮》)。

1920年,赴日本留学,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19212月,考入日本九州明治专门学校电机专业。

1924年,加入中国国民党,担任国民党驻日总支部常委兼组织部部长。

1925年底,获得工学学士学位,担任国民党驻日支部常委兼组织部部长。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工人运动及翻译工作。

1929年,组织上海艺术社,开展无产阶级戏剧活动。

1930年,加入“左联”,当选为“左联”执委。

1933年后,任中共上海文委成员、电影组组长,为中国进步电影的开拓者、领导者。创作电影剧本《狂流》等4部及报告文学《包身工》。

1937年后,在上海、广州、桂林、香港主办《救亡日报》《华商报》,后到重庆,辗转开展救亡运动。

1944年后,主持大后方的文化运动,曾任《新华日报》代总编。

——根据自陈坚、陈奇佳《夏衍传》整理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夏衍的道路选择”写一则短文。(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7日内更新 | 101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16 中国近现代史(80道高频非选择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2 . 【16世纪前的中外文化交流】

材料   有学者总结“16世纪前的中外文化交流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时,提出了以下观点:

中国作为世界上重要的文明古国,通过16世纪前的中外文化交流,其悠久而又丰富多彩的文化,不仅对于东亚邻国的社会发展进程发生过特别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资本主义发源地的欧洲的兴起也产生过重要的影响。16世纪前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已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地、积极地与域外世界进行交流,吸收域外文化的优秀成果,才能使自己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得到更快的发展,并创造出自己的文明辉煌。

——摘编自陈尚胜著《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

根据材料,结合16世纪前的中外文化交流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述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部分亚运会主题(宣传)口号

届次年份城市主题(宣传)口号
1延至1951新德里
31958东京永远向前
111990北京团结、友谊、进步
121994广岛亚洲和谐
131998曼谷友谊不分国界
142002釜山新理念,新亚洲,同一个亚洲,世界的釜山
162010广州激情盛会、和谐亚洲
192023杭州心心相融,@未来(读作“心心相融,爱达未来”)

——摘编自厉大远《亚运会主题口号分析》

从表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所谓“五胡”,通常是指十六国时期入主中原并建立政权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个北方少数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在叙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时,提出了“五胡入华”推动了中华民族大交融的观点,对这一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现象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大量历史事实对长期以来流传的“五胡乱华”的传统观念作出了调整,弘扬了基于共同体意识之上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摘编自彭丰文《“五胡入华”是华夷各族共同的历史选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五胡入华”这一史学观点加以评述。
2024-06-0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湘豫名校联考高三下学期考前保温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英国政府取代东印度公司接管印度统治权,总督们大力推行各项改革措施,竭力将英国式“文明福音”带给南亚次大陆。英国人在治理与掠夺印度的过程中,大力推行英语教育,摧毁印度原有的社会与经济结构。提拉克(1856~1920年)曾接受英式教育,创办宣扬民族主义的报刊。他继承了自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以来的历史神话,把雅利安的文明推远几个世纪,把英国统治以前的时代描写为一个神光朗照的、统一的黄金时代。提拉克认为,印度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统一就是依靠宗教信仰而得以维持的,任何政治行动最终都是为了实现民族的“达摩罗阁”,亦即神法或宗教法则的统治,所谓爱国主义、民族自治等都是宗教达摩(即神圣的宗教职责)的应有之义。提拉克强调在殖民统治面前无所作为就是背弃自己的达摩,就是怯懦行为,这是神所不齿的。

——摘编自欧东明《浅论印度民族主义意识的确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提拉克的思想主张,并予以阐释。(要求:思想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决策

20世纪8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是以华南地区特别是以珠江三角洲为重点,形成了以香港—深圳—广州为轴心的华南经济协作区,带动了广东等省外向型经济的迅猛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入了全方位开放和加速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在继续重视香港充分发挥其作为中国对外桥梁和纽带作用的同时,必须在大陆建立和形成我国新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作为90年代以至21世纪中国扩大对外经济开放的龙头。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在1990年作出了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决策:“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浦东开发是跨世纪的工程,拟分三步走:

1991—1995年为开发起步阶段;1996—2000年为重点开发阶段;21世纪初为全面建设阶段。到2000年,浦东新区的城市化面积预计达到100平方千米,基本建成外高桥的保税区和新港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和张江高科技园区。建成一个高度发达的国际贸易、金融、商务中心和一批资金、技术密集型新产业。通过浦西老区改造和浦东区建设,大上海将发展成为西太平洋地区新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一个青春焕发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提高,上海将成为连接亚洲、美洲、欧洲经济的一个新的交汇点。

——摘编自季崇威《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与东北亚各国的经济合作》

结合材料,以“浦东·龙头”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5-2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高考热点核心卷(一)历史试题(新高考Ⅱ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中国近代经济史的阶段划分,或称分期问题,在学界一直没有定论。下表是其中两种观点:

第一种

第二种

划分依据

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阶段性作基本线索

以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性作基本线索

划分阶段

18401919年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开始、形成和进一步加深阶段18401895年:资本主义经济产生阶段
19191949年为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缔造、产生、发展、取得彻底胜利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日趋没落、最后全面崩溃阶段

18951927年: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19271949年:资本主义遭受摧残和新民主主义经济产生发展阶段

——据杜恂诚《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模式、阶段划分与规模度量》整理

你赞同表中哪种观点或自己提出一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阐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5-2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高三下学期5月份大联考历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历史脉络中,“运河”属性的体现与变化,是不同历史节点所勾连的历史进程的反映,它是一种社会现象,是国家意志与民众智慧结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运河流域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紧扣图1—图4间的一个或多个逻辑线索,拟定一个命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的科技进步与城市发展

城市发展的阶段时间技术进步
前期19世纪以前人力与畜力;航海贸易
中心化阶段19世纪前期蒸汽机使用和运河建设
19世纪中叶蒸汽机车和铁路
19世纪晚期高架铁路、电车及地铁
蒸汽和电力广泛使用
钢架建筑技术发明及电梯使用
郊区化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福特式生产;电报、电话发明
20世纪20年代起汽车大量使用及高速公路网形成
20世纪80年代后计算机、互联网、人造卫星
结合材料,以“科技进步与美国城市发展”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青年》前期有关青年的部分文章

作者文章卷号
陈独秀《敬告青年》一卷1
高一涵《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一卷1号、2号、3
高语罕《青年与国家之前途》一卷5
易白沙《战云中之青年》一卷6
高语罕《青年之敌》一卷6
李大钊《青春》二卷1
刘叔雅《欧洲战争与青年之觉悟》二卷2
陶履恭《新青年之新道德》四卷2

——摘编自李静《<新青年>杂志话语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新青年》前期的“青年”文章,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5-23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湘豫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