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拉丁美洲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公元前5000年                       墨西哥特华坎谷地开始种植玉米,人们开始从游徙生活转为定居生活

300—900年                       玛雅文化全盛时期

1200年                              印加国家在秘鲁高原开始建立,16世纪达到极盛

1492-1493年                       哥伦布第一次航行美洲

1493年                              教皇亚历山大六世颁布诏谕,划定西、葡在所谓非基督教世界的“分界线”

1501年                              西班牙殖民者贩运第一批黑奴到达圣多明各

1571年                              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开通

1758-1763 年                       英法“七年战争”, 1762年, 古巴被英军占领

1791年                              法属殖民地海地爆发武装起义

1823年                              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宣言

1824年                              玻利瓦尔和苏克雷在阿根廷的胡宁大败西班牙军

1904年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推行“大棒政策”

1910年                              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937-1938年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1941-1942年                       海地、古巴、巴西等多个拉丁美洲国家对轴心国宣战

1980年代                       墨西哥经济陷入债务危机

1992年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订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拉丁美洲历史辞典》等

从上述大事年表中提取至少三则以上相关信息,自拟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充分,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清晰)
2024-05-23更新 | 472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中国的世界史研究

时间主要研究内容
19世纪中后期埃及、土耳其等国的亡国史研究
20世纪初世界各国革命史研究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列强侵华史研究
20世纪5070年代各国人民友谊史研究
1978年以来全球史研究

——据于沛《学术史研究是建构世界史自主知识体系的源头活水》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的世界史研究特点,并选择其中两个阶段加以说明。
3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5世纪末开始,葡萄牙要求在印度洋航行的所有船只必须携带果阿总督或各地要塞的行政长官颁发的通行证,并就船只所载商品缴纳税款。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该公司有权以荷兰联省议会约名义,在东印度建设要塞、任命总督、招募士兵,以及和当地统治者签署条约。

16032月,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一支船队在马六甲海峡“捕获”了一艘葡萄牙商船,并将船上货物进行拍卖,获得巨额利润。这引起了当时法律上的争论。格劳秀斯受荷兰东印度公司之托,撰写了《论捕获法》,论证这一捕获行为是“正义战争”。《论捕获法》分为三篇:第一篇,讨论的是自然法与万民法上战争的意义、交战权及捕获权;第二篇,叙述了荷兰自1596年以来受到的葡萄牙的虐待,以致两国间开启战端的理由等;第三篇,引用了查士丁尼法律汇编中宣布的“海洋是人类共有的自然权利原则”,论证荷兰东印度公司有与印度诸岛通商的权利,葡萄牙禁止这种和平的交通没有正当理由。两个世纪以后,公海自由的原则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1625年,格劳秀斯又撰写了《战争与和平法》。该著作对《论捕获法》中的一些概念做了进一步的阐述,提供了处理国际关系的法律根据,很快赢得当时欧洲各国普遍欢迎。

——摘编自章永乐《格劳秀斯、荷兰殖民帝国与国际法史书写的主体性问题》等

有学者认为《论捕获法》有利于解决国际争端,也有学者认为《论捕获法》激化了殖民国家间的矛盾。谈谈你对《论捕获法》的认识。(要求:可以阐述学者的观点或另外提出自己的认识,并说明理由)
2024-03-19更新 | 410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刘祚昌先生)对高校世界近代史教材的内容和编写方法做了实质性的改进,使以往干巴巴的世界史变成了生动活泼、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活生生的历史。其概要如下:

教材编写方法

教材的内容

采取了整体史学的宏观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站在全人类的大视角,对世界历史进行纵横交错的宏观把握。改变了以往世界史只注重政治、经济史的做法,增加了社会史的内容。
加强了对近代西方政治、经济、思想和社会思潮的研究力度。
重视对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研究。
重视历史人物的研究等。

——摘编自陈海宏、吴倩《刘祚昌先生的世界史研究》

请对刘祚昌先生关于世界近代史教材编写的观点进行评析。(说明:可以在“教材编写方法”或“教材的内容”中任选角度,也可以从材料的整体角度出发展开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中心论”认为西方天然就是先进、文明、自由的,是世界历史特别是世界近现代史发展的动力、主角。而东方天然是落后、野蛮、专制的,只是世界近现代史和国际关系史的配角、边缘,是西方的附庸和追随者。我们可以从以下视角对“西方中心论”展开批判

(一)以历史事实对“西方中心论”进行釜底抽薪。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以人为本,以全体人类为中心。

(三)文明的交往、交流、交融,文明形态的多样互鉴,文明演进的多元平行。

(四)人道主义和道德评判视角,民族之间的平等和尊重,人类的公平与正义。

(五)承认近现代西方的优势,但不认可西方是所谓“中心”,更不认可它是永恒不变的“中心”。

——摘编自李兴《世界史“西方中心论”破解与“三大体系”构建初探》

选择材料中的一种视角,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对“西方中心论”进行批判。(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临清位于京杭大运河山东段,明永乐年间浚通会通河后,运河清运空前繁荣,政府于1429年在临清设关征税。万历年间临清钞关税收额高居全国八大钞关之首。清代前期,统治者重视运河整治,河道畅通无阻,临清“关察五方之客,闸通七省之漕”,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与中转市场。从乾隆后期开始,由于黄河决溢频繁,政治腐败,国力日衰,运河淤积严重,逐渐失修。1824年,运河运输阻断,与运河共命运的临清商业也渐趋式微,不复昔日。

——搞编自许檀《明清时期的临清商业》等

材料二18世纪曼彻斯特纺织业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煤供应。由于道路极其恶劣,而且运费昂贵,于是,布里奇沃特公爵决定开凿一条连接自家煤矿和曼彻斯特的运河,1759年他向议会提交法案并获得通过。运河竣工后,运往曼彻斯转的煤价降低了一半。随后,英国开凿更多新运河,到1835年,随着伯明翰—曼彻斯特运河竣工通航,英国的运河体系构建基本结束。被称为“工业革命动脉”的运河,为英国经济腾飞做出巨大贡献。

——摘编自张艳伟《试述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运河业》等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中外史实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7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彭德怀和杨根思年表(部分)

时间彭德怀(1898-1974)杨根思(1922-1950】
1922年考入湖南陆军讲或堂,出生于江苏泰兴一贫苦农民家庭,

1942年
向华北抗日军、政、民提出实行精兵、 简政、增加生产三项号召。指挥对日
军反“扫荡”作战,
参加抗日游去队,配合新四军打击日伪军。
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发言,总结八路军英勇 抗战的伟大成绩和几点经验教训。参加浙西抗日根据地的自卫反击作战
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7年
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报告军事斗 争形势。指挥青化砭等战役,基本上 改变了陕北敌我形势。在鲁南战役中再建战功,被授予“华东一级战斗英雄”光荣称号,

1950年
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
治委员。
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率领一个排坚守小高岭阵地,战至剩下其一人,抱起炸药包,冲入敌群,壮烈牺牲,
1952年应邀赴苏与金日成、斯大林商谈关于
朝鲜停战谈判问题。
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杨根思追   记特等功,并追授“特级英雄”称号。

1953年
题词赞誉杨根思是“中国人民的优秀 儿子,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志愿军 的模范指挥员”,杨根思烈士墓从安东迁往沈阳,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摘编自丁新约《中图共产党英烈志》等


围绕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3-12-21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高三零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56年,为应对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出现的海上战争行为新问题,巴黎国际会议通过了《巴黎宣言》。这是关于海上封锁问题的第一个国际法宣言,被称为“第一个得到世界承认、并依然调节海上交战权利和中立权利的极其重要的国际性文件”。但其对封锁效力和违禁品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面对20世纪初日益紧张的国际关系,1909年英国政府召集国际海军会议,来规范战时海上的国际法规则,通过了《伦敦宣言》。关于封锁的规定包括:封锁的内容、通知封锁的方式以及确定商船是否知悉封锁的判定依据等问题的规定具体而完备,强调了交战国封锁舰队对中立国的责任。《伦敦宣言》关于战时封锁的规定,是对不同国家惯例的总结和调和,把它们法律系统化,创立了一套完备的战时封锁规则。关于禁运品的具体规定:物品分为绝对禁运品、有条件禁运品、自由货物三类。它强化了交战国捕获绝对禁运品的权利,首次承认了中立国与敌国进行自由货物贸易的权利。英国参议院以这些条款将会弱化其海军优势为由而拒绝批准,美国等签字国也因此拒绝批准。一战爆发后,英国积极拓展交战国权利,尽可能地拓展禁运品种类;它频繁地在海上捕获中立国商船和货物。美国要求英国接受《伦敦宣言》作为海战法的建议遭到拒绝。

——摘编自王光伟《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化:1909年“伦敦宣言”探析》。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近代以来“战时海上规则的创制”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12-13更新 | 46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世纪英国法学家奥斯丁认为法律是掌握主权的上级所颁布的命令,不服从或违背它将面临制裁,而国际社会并不存在这样的法,国际法不过是一部有道德力量的行为规范而已。

国际法涉及内容
①《国联盟约》规定成员国有义务对任何违反盟约进行战争的成员国采取行动,直至使用军事力量,并赋予行政院以开除这种成员国的权力。
②《九国公约》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是基本原则。
③《非战公约》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冲突的原则,是第一个提出把放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奠定了国际法中互不侵犯的原则。但“保留条件”为以后的战争埋下了伏笔。
④《联合国宪章》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友好关系。
⑤《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为成员国提供贷款。
⑥《北大西洋公约》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相关内容,就国际法的效力提出自己的观点,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3-11-25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10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墓葬(19613月)

编号名称时代地址备注
1黄帝陵陕西省黄陵县
2孔林东周山东省曲阜县
3秦始皇陵陕西省临潼县
4茂陵西汉陕西省兴平县汉武帝墓
5霍去病墓西汉陕西省兴平县
6辽阳壁画墓群汉至晋辽宁省辽阳市
7洞沟古墓群高句丽(公元前37—公元668年)吉林省集安县包括好大王碑
8封氏墓群北魏至隋河北省吴桥县
9昭陵陕西省乾县唐太宗李世民墓
10乾陵陕西省乾县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合葬墓
11顺陵陕西省咸阳市武则天之母杨氏墓
12六顶山古墓渤海(公元698926年)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县
13藏王墓公元七世纪西藏自治区穷结县松赞干布等藏王的墓葬
14王建墓五代前蜀四川省成都市
15岳飞墓南宋浙江省杭州市
16明孝陵江苏省南京市明太祖朱元璋墓
17十三陵北京市昌平县
18清东陵河北省遵化县
19清西陵河北省易县
依据材料和所学,围绕某一主题对材料进行解读。(要求:主题明确,解读应符合历史实际,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2023-11-2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