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爱国主义运动,爱国主义精神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一战结束后,欧美列强加紧对中国侵略,造成中国日益严重的政治危机和民族危机,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直接促成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中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将斗争矛头直指北洋政府,实际上既反对北洋军阀政府,又反对帝国主义,五四运动成为中国人民的爱国壮举。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民主科学精神是五四精神的支柱。运动中先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旗帜,喊出反专制、反愚昧,要民主、要科学的口号,明确提出改造封建旧思想、铲除旧道德等斗争目标。……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各种新思想的传入开辟了道路,马克思主义以它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很快为中国先进分子所接受。

——摘编自李永春、张新洲《毛泽东论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

新民主主义革命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____精神”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参考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不得选用“五四精神”,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隋唐制度变化与创新”知识框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制度创新与隋唐鼎盛”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立论正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叙述完整,条理清晰。)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个民族合于另一个民族,存在着两种情况或方式。一种是采取政治强制手段把一个民族合于另一个民族;另一种是通过经济、文化的作用,使一个民族经过自然的过程合于另一个民族。为了比较妥当和科学地表示这两种客观存在的情况或方式;人们又习惯地把通过政治强制使一个民族合于另一个民族的情况称为同化;把通过经济、文化的作用使一个民族自然地合于另一个民族的情况称为融合。在古代中国多民族的关系史上,既有强制同化,又有自然融合,相互之间分分合合,聚聚散散,错综而又复杂。

——摘编自杨文英《浅谈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融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民族交融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阐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4 . 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科举制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在国内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图1、图2、图3、图4是中国古代四个历史时期(唐代、两宋、元代、明清)的科举状元籍贯统计部分摘录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网易网络资料整理


根据图1、图2、图3、图4的科举状元籍贯分布等信息,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和理由。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该图是中国共产党建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间部分重要会议示意图。从图中任选两次会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次会议的概况,主要内容和意义。
2022-01-07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图片、地图、表格等都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概况

地理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
数学利玛窦、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
物理机械工程邓玉函、王徵译绘《远西奇器图说》
天文历算汤若望、徐光启等编订《崇祯历书》
水利技术熊三拔、徐光启合译《泰西水法》
火炮制造徐光启将火炮运用到辽东战场
欧洲古典哲学李之藻、傅泛际合译《谈天》(亚里士多德著)
艺术美术西方绘画技法
音乐西洋乐器
建筑教堂、圆明园

(注: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同时也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材料二 中国近代以后西学东渐的历程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钦差大臣)雇人翻译《四洲志》《各国律令》
魏源编写《海国图志》

续表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上海同文馆(均为清政府所办)李善兰翻译《方圆阐幽》《垛积比类》
徐寿翻译《化学鉴原》
华蘅芳翻译《地学浅释》
甲午战争后大同译书局(梁启超自办)、译书出版社(留日学生自办)严复翻译《天演论》(赫胥黎著)
马君武翻译《民约论》(即《社会契约论》)
民国以后陈独秀翻译《现代文明史》(法国薛纽伯著)
胡适翻译《最后一课》(都德著)

比较材料一、二,提取中国明末清初到近代以后西学东渐的变化发展的两个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21-06-05更新 | 643次组卷 | 17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第五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9-1933年各国完全失业工人比重(%)

国别19291930193119321933年(前89个月)
德国13.222.234.343.844.7
奥地利30.324.826.8
加拿大5.711.116.822.023.3
美国12.021.026.032.025.0
英国8.211.816.717.616.5

——摘编自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


根据材料并综合世界经济史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的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2021-03-09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自吴广伦、周义保《老漫画中的法国史》


提取漫画中的一个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准确,解读合理,符合史实。)

9 . 材料   下表是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早期中国社会出现的主要口号:

时期口号
1861—1899中体西用;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实业救国;变法自强,君主立宪
1900—1909预备立宪;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10—1919尊孔复古;民主与科学;打倒孔家店;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1920—1929打倒列强除军阀;以俄为师;打土豪,分田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对表中这一时期口号的变化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019-11-06更新 | 373次组卷 | 20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4-17世纪中外部分著作

中国西欧
作者著作成书时间作者著作成书时间
李时珍《本草纲目》1578年薄伽丘《十日谈》1353年
李贽《焚书》1590年伊拉斯漠《愚人颂》15世纪末
宋应星《天工开物》1637年哥白尼《天体运行论》1543年
徐光启《农政全书》1639年莎士比亚《哈姆雷特》1602年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1642年塞万提斯《堂吉诃德》1615年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663年哈维《血液循环论》1628年
顾炎武《日知录》1670年伽利略《两大体系的对话》1632年
王夫之《读通鉴论》1692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年
材料反映了14-17世纪中西方历史发展的一些相似与不同之处。请任选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19-11-01更新 | 606次组卷 | 22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