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阶段发展
20世纪20年代初动画片传入中国,一经面世就得到大批观众的喜爱。
1920—1930年万氏兄弟创作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短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后,力作不断, 反响热烈。
1931—1945年万氏兄弟拍摄了20多部短片,包括呼吁团结抗击侵略的《同胞速醒》《精诚团结》,提倡抵制日货的《血钱》《国货年》等。
1946—1956年建国初,动画创作人员发展到200多人。动画电影发展迅速, 其中《神笔》和《骄傲的将军》开启民族风格先河。
1957—1966年民族风格发扬光大,涌现出《渔童》等中国风貌的作品。
1977—1986年1978年后,全国建立了几十家动画片拍摄基地, 工作者们的热情重新高涨,动画片数量增加,在题材内容、艺术形式和制作技巧等方面,都有新探索,在国际上确立了“中国学派”的地位。
1987—2000年市场经济大潮中,动画短片产量和质量大幅下滑,国产动画未能找到发展之路, 其间只有《宝莲灯》等寥寥几部佳作。
2001年以来2004 年国家广电总局颁布《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 将发展动漫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截至2019年6月,已有20多部国产动画电影票房过亿元,如《大圣归来》《熊出没之原始时代》等。

——摘编自张先云《从“中国学派”到“中国风”——综观国产动画片的发展历程》

从上表中提取两条或者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2024-03-24更新 | 152次组卷 | 5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地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的历史不管怎么朝代更迭,它都有一个内核没变,这就是地理。地理相对历史而言,它的变化极小,而中国的地形又很特殊。不管几千年的历史如何风云变幻,争斗的目标都是围绕着几个大的地理单元。这几个大的地理单元大致划分为荆州(荆襄)、关中、江南(江东)、山西、河北、中原、山东、两淮、巴蜀、百越、云贵、河套、河西走廊、西域、塞北(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等。如果仅就几个核心地区而言,它们恰好呈“井”字形分布。(如图所示)

——摘编自李不白《透过地理看历史》

选择一个地区,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以具体史实阐述该地区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贡献。(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2024-01-30更新 | 132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

材料一   在普通人的思想观念里,社会生活一般是指,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组织的公共活动领域以外的社会日常生活;包括衣食住行、日常消费、人际交往、婚丧嫁娶、两性伦理、休闲娱乐、旅游观光、民俗风情、宗教信仰、流行时尚、网络信息、医疗救治等。

材料二   经济就是人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一切物质精神资料的总称。这一概念微观指一个家庭的财产管理,宏观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在这一动态整体中,生产是基础,消费是终点。


回答问题: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结构完整)。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降临,中国传统社会开始解体,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徐徐展开。一批思想敏锐、不满于现状的知识分子纷纷从旧的思想牢笼中突围出来,向西方学习(后来扩展到俄国),接纳民主思想,并进行改造、消化和重构,以此启蒙民众,并为社会转型指引方向。

这些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可划分为三类。第一类,包括严复、胡适、中国民主同盟等中间党派的人士在内,基本属于启蒙主义的民主范畴。第二类,如梁启超的立宪主义、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民权主义,基本属于民族民主主义。第三类,中国共产党人的新民主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民主主义。三种类型的区分,体现了各自的特点,不过都是中国社会的产物,都有着改造中国社会的抱负。

这些民主思想,引领中国人民经过长达百余年的艰苦卓绝斗争,最终获得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变革。

——改编自陈先初《晚近中国民主话语的多维构建和历史演进》


评析材料中有关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观点(任一点或整体)。(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5 . 三星堆遗址群规模巨大,范围广阔,遗址群年代上起新石器时代晚期,下至商末周初,上下延续近2000年,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征,被中国考古学者命名为“三星堆文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

金杖

玉璋

   

   

   

金面罩是用金块捶拓成金皮,然后依照人头像造型,上齐额,下包颐,左右两侧罩耳,耳垂穿孔,眼眉镂空。面罩与人头像的粘和方法,系用生漆调和石灰作为粘合剂,将金面罩贴于铜头像上金杖上有三组图案:靠近端头的一组,合拢看为两个前后对称,头戴五齿巫冠,耳饰三角形耳坠的人头像。另外两组图案相同,其上下方分别皆是两背相对的鸟与鱼,在鸟的颈部和鱼的头部叠压着一支箭状物玉璋于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出土,器身呈鱼形,在射端张开的“鱼嘴”中,镂刻有一只小鸟。玉璋是出土最广泛的礼制性玉器,以中原地区为中心,东起山东,北至陕北,西南达四川,南及香港等地均有出土
任意选取材料中的一件或多件文物,并结合所学,提炼其中蕴含的史料价值并进行说明。(要求:紧密联系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迄今,资本主义走过了家庭手工业、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阶段。资本主义手工业生产包括了从家庭手工业和手艺开始到手工工场雇佣劳动为止的一切工业形式。工场手工业阶段采取了分工的形式,大批传统农民成为工人、成为工匠。但其依旧采用手工技术,这与小商品生产很接近,同时,它的发展促进了产业工人的出现,使工人群众严重依附于资本,已与未来的工厂阶段接近。机器大工业阶段区别于以往阶段的最大特点是劳动的社会化。比如,为巨大的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进行生产,在购买原料及辅助材料上同国内各个地区及各个国家存在密切的商业联系,庞大企业造成生产与人口集中,人口流动性形成,工人需求增大和开化水平提高等,这些都表征着国内生产日益社会化,也预示着生产参与者日益社会化。

——摘编自列宁《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近代资本主义进程中的一个或多个历史阶段特征,并根据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阶段特征概括明确,阐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影视剧创作有很多是根据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创作的,出现了架空历史剧、穿越剧、宫斗剧,将许多影响历史进程的事件以“戏说”的形式缩微为争取圣眷恩宠,动辄美化的封建君臣关系、宣扬的奢靡贵族生活方式,产生“中国古代文化精华就是斗来斗去”的错觉,弥散着“男尊女卑”的思想,还有频频出现的穿帮镜头、全然缺失的传统礼仪以及令人不忍直视的“五毛钱特效”。更有甚者,制片方为了增加看点、博取眼球,在同题材剧作中取得更高收视率,于是脑洞大开,不顾事实地加料,甚至将抗战剧变成搞笑剧、言情剧、玄幻剧,如此种种,也就使部分抗日题材电视剧出现过度娱乐化的现象。国家广电总局发布通知各卫视黄金档不得播出宫斗剧、穿越剧等四类剧集,并不再接受批准以上题材剧集的立项申请。人民日报批“抗战神剧”:历史不容亵渎。


根据材料,提取一个观点。结合中国史的具体史实,就所提取的观点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观点,阐述须史论结合)
2023-01-14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城市或地区举办重大赛事,都会在开幕式中展示其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20219月,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在陕西省省会西安举行,开幕式包括序曲和“民族根”“延安魂”“中国梦”3个篇章,展示了黄帝陵、秦兵马俑、大唐盛世、丝绸之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延安精神、新中国建立、科技兴国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

选择你熟悉的国内某一城市或地区,围绕其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为该地重大赛事开幕式的筹办,拟定一个历史主题,举出与该主题相关的具体史实并予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提供至少三个相关的近现代历史史实,具体准确;说明完整清楚,观点正确)
2023-01-07更新 | 2220次组卷 | 13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二中学2024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区域文明特点
古代中国中华文明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它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了我国固有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由于地理环境的作用,中华文明的形成才有了独自发生、多元发展等特点。
古希腊罗马独特的地理环境成为供给古希腊文明大厦的砖瓦石灰,而古希腊文明表现出对人格、尊严、自由、权利等因素的独特追求,实际上就是一种对民主精神的追求。罗马法的精神支柱是理性主义,适时开放、兼容并蓄是罗马文明不断发展的动力。

——摘编自毛曦《中华文明形成的地理条件分析》等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2022-09-05更新 | 229次组卷 | 5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学者彭慕兰在其著作《大分流》中提出,1750年前,东西方处在基本的发展水平上,西方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和独有的内生优势,两地间的“大分流”大约发生于18世纪中期以后。在此之前,大卫·兰德斯认为东西分流时间是公元1000年;安格斯·麦迪逊认为是14世纪;斯蒂芬·布劳德伯利等人则认为1700年中国GDP是英国的70%左右,双方的差距在1720年前后逐渐拉大。

——根据彭慕兰《大分流》等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一个你认可的东西方“大分流”的时间节点,并加以阐释。(要求:任选材料中的一个时间点或者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