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幅员辽阔的地理和源远流长的历史,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明。这些浑然天成的自然奇迹和文化瑰宝熠熠生辉,经过岁月的洗礼成为世界遗产,令人仰止。截止目前,中国世界遗产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摘录

名称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
长城长城在建筑学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北京故宫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敦煌莫高窟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
大运河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管辖。
良渚遗址展现了一个存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并存在社会分化和统一信仰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
泉州世界海洋贸易中心港口的杰出范例。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同时也保留了极高的历史价值。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凝聚了历代建筑的精华,也反映出儒家思想的精髓。
殷墟具有突出的普遍的价值。
解说词是说明事物的文体,它通过对事物进行准确描述,使听众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特征、意义等。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选取表中一个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写一份解说词。(要求: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4-01-13更新 | 13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非物质遗产”这一概念是由日语翻译成英语的,它来自1950年日本的一次立法活动。日语中的“文化财”概念接近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化遗产”。1949年1月22日,奈良法隆寺金堂壁的大火成为1950年日本颁布《文化财保护法》的直接导因。后来日本也将每年的1月22日定为“文化财保护日”。这部法律不仅针对有形文化财,同时提出要保护无形文化财,并为保护“重要无形文化财的持有者”建立了“人间(人类)国宝认证制度”。韩国在1964年借鉴并采纳了这一举措。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借鉴日本和韩国的实践经验,于1993年创建了“人类活财富”(Living Human Treasures)体系,要求各会员国建立本国的“人类活财富”体系,开展扶助民间传承人的活动,并多次组织各成员国举办“人类活财富”培训班。我国提出了本土化的概念——“代表性传承人”,并于2007年6月认定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计226名。

材料二   20世纪末 21世纪初,UNESCO 部分官员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点。

观点提出者
通过世代相传和复兴非物质遗产来保持其活力,就势必要求优先考虑在这类遗产的文化生态中承认和激励所属的社区、群体和传承人参与到保护的实践过程中来……确保相关社区的文化遗产薪火相传。时任 UNESCO 非物质遗产处处长爱川纪子
真正需要保护的是社会过程,而不是已经被制造出来的物品……但是西方的模式将所有的东西都转化为物品,如“知识”“生活形式”或“商业”。时任 UNESCO 文化部国际标准司司长林德尔·普罗特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巴莫曲布嫫《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概念到实践》

材料涉及个人、社区、国家、国际组织等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当事方,围绕其中任意一个或多个当事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提出一个具体的观点,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阐述合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上的“太宗继位”

朝代人物继位过程
汉朝汉太宗(汉文帝刘恒)孝文皇帝,高祖中子也。高祖十一年春,立为代王,太后薄氏子。高后八年七月,高后崩。九月,诸吕吕产等欲为乱,以危刘氏,大臣共诛之,谋召立代王,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等使人迎代王。

——(西汉)司马迁《史记·孝文本纪》

唐朝唐太宗(李世民)(武德)九年,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谋害太宗。六月四日,太宗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等于玄武门诛之。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太宗本纪》

萧瑀、陈叔达曰:“秦王功盖天下,内外归心,立为太子,付军国大务,陛下释重负矣。”帝(唐高祖)曰:“此吾志也!”

——(北宋)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九十二列传第四·高祖诸子》

宋朝宋太宗(赵光义)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

——(元)脱脱等《宋史·太祖本纪》

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帝(宋太祖)引柱斧戳雪………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
禁内,将五鼓,伺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

——(北宋)文莹和尚《续湘山野录》

明朝明太宗(明成祖朱棣)(明成祖)扫除奸凶,平祸难,再安宗社。

——《明太宗实录》

文皇(明成祖)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

——(清)张廷玉等《明史·成祖本纪》

清朝清太宗(皇太极)太祖(努尔哈赤)崩,储嗣未定。代善与其子岳讬、萨哈廉以上(皇太极)才德冠世,与诸贝勒议请嗣位。上辞再三,久之乃许。“凡议国政,与诸贝勒偕坐共议之”。

——赵尔巽等《清史稿》

皇太极把“上与三大贝勒,俱南面坐”的制度改为只有自己“南面独坐”,并以种种罪名直接消除三大贝勒的权势。

——李鸿彬《清代皇帝传略》

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太宗继位”的主题,自拟一个论题,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4 . [新考法·新变化丨结合学者观点考查史学研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政治社会学家摩尔在《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一书中以英、法、美、中、日、印六国为考察对象,认为各国为了从前工业社会进入现代社会采用了三种不同的现代化方式,分别是以英、法、美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道路,以中国为代表的共产主义道路和以日本为代表的法西斯道路,另外还有以印度为代表的亚洲式民主道路。

——摘编自郭宋《为了现代——摩尔<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解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现代化道路”提出自己的观点(观点可整体提出,可分国别提出,可反对或补充新观点),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5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超稳定系统理论”认为事物发展的走向分为波峰和波谷两种状态。波峰为系统稳定时期,波谷为不稳定时期。超稳定系统一般都具有两重调节机制。一重调节机制是在系统稳定时期发挥调节作用的。另一重调节机制在第一重调节机制失灵时发挥作用,即用振荡消除不稳定因素,使系统回到原有状态。凡是具有这两种调节机制的,不论是生物个体、生态系统还是社会,都具有极大的稳定性。有学者根据这一理论绘制了中国封建王朝盛衰变迁的近似曲线图(如图)。


——摘编自金观涛、刘青峰著《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


根据“超稳定系统理论”,任选两个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更替时期,在答题卡的时间轴上明确标示出来,并结合相关史实说明标示的理由。(要求:在答题卡中明确标示出两个时期,理由充分,表述清晰)
2023-09-02更新 | 191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八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大联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6 . 【当代企业发展】

华为发展大事记   

时间大事记
1988任正非、任建华和苏贞昌共同创立华为,主要从事电子元件的研发和生产,并开
始进入电信领域。
1997华为成为中国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并成为中国首家赴美上市的公司。
2002华为开始进入无线通信领域,推出了首款无线终端设备,并开始向全球推广。
2005华为在全球范围内发展了超过200个市场,并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供应商之
一。
2007华为发布了业界首款3G手机,开创了3G时代,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设备制
造商。
2009华为发布了全球首款支持4G LTE技术的移动终端,开启了4G时代。
2011华为成立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设备制造商。
2013华为发布了全球首款支持5G技术的移动终端,开启了5G时代。
2014在全球9个国家建立5G创新研究中心。承建全球186400G核心路由器商用网
络。在全球加入177个标准组织和开源组织,在其中担任183个重要职位。
2015宣布在比利时成立华为欧洲研究院,负责管理华为在欧洲不断发展的研发分支。
协调华为分布在欧洲八国18个研究机构工作,主要聚焦于新一代网络技术研究。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相关论点,任选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023-07-01更新 | 83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层级是行政区划与地方政府组织体系的基础。通观中国自秦朝以降的两千多年变化过程,可将地方行政层级归纳为三个层次,即县级政区、统县政区与高层政区(其特征如下表所示)。

层级特征
县级政区
(基层政区)
皇帝直接任命的地方官员到这一层为止,(“县官”被基层社会用来作为皇帝或政府的代称)。在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上,幅员、数目与名称方面较其他层级变化起伏最小。
统县政区
(也称郡级政区)
直接管辖县的政区,如秦汉时期的郡,隋唐五代宋辽金时期的州,元代的路、府、州,明清时期的府,民国初年的道等。
高层政区不直接辖县的政区,在中国古代史上多作为统县政区的上一级政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代表为州,在唐宋时期的代表为道、路,在元明清则为省。

——摘编自周振鹤《中央与地方关系史的一个侧面(上)——两千年地方政府层级变迁的分析》


根据材料信息,围绕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化”,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知识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清晰。)
2023-06-16更新 | 142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八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大联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发达国家通过“产业空心化”(制造业为中心的物质生产和资本,大量地迅速地转移到国外)与“经济虚拟化”,使生产国与消费国相分离,虽然表面上暂时解决了矛盾,却使自己陷入了新的矛盾。面对这种困境,霸权主义国家想通过对中国这样的制造业大国的产品征收高额关税的贸易战,迫使在产业空心化过程中转移到他国的制造业回流本国。然而这种使用政治强权违背市场规律的倒行逆施必将失败:因为它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制造业在发达国家内部必然面临的生产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代价过高等一系列问题。

——摘编自鲁品越、姚黎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发展新趋势》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选角度拟定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5-14更新 | 105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沈阳故宫博物院大事记

沈阳故宫作为全国仅存的两大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不仅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古迹和旅游胜地,还是优秀的世界文化遗产,而建立在沈阳故宫建筑群中的沈阳故宫博物院亦具有悠久的历史。

沈阳故宫始建于1625年(后金天命十年),努尔哈赤将都城从辽阳迁至沈阳,创建沈阳故宫。

1644年(顺治元年)8月,清朝迁都北京,清沈阳故宫作为开国皇宫旧址被加以保护。后经康熙、乾隆时期的改建、增建,形成了今日有宫殿亭台楼阁斋堂等建筑100余座,占地面积达6万平方米的格局面貌。

19261116日,沈阳故宫内成立“东三省博物馆筹办处”,沈阳故宫成为东北三省首家公立博物馆。其职能从这时起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昔日它是一片皇家禁地,而今变成了向社会开放的文化教育场所。

19492月,沈阳故宫陈列所成立,隶属于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东北文物管理处。

195551日,沈阳故宫陈列所改名为沈阳故宫博物馆。

196134日,国务院批准沈阳故宫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6年,正式定名沈阳故宫博物院。

2000年,沈阳故宫成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0471日,作为明清皇宫的扩展项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8次会议上,沈阳故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近十年间,沈阳故宫博物院举办教育活动、公众讲座、展览上千余场次,接待中外旅客众多。沈阳故宫博物院还致力于数字博物院、多媒体、智能化等创新发展。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提炼出一个论题,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清晰)
2023-05-10更新 | 20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中国博物馆的发展

材料一   王韬于同治六年(1867年)在英国参观博物馆时记录道:“英之为此,非徒令人炫奇好异,悦目怡情也。盖人限于方域,阻于时代,足迹不能遍历五洲,见闻不能追及千古;虽读书知有是物,究未得一睹形象,故有遇之于目而仍不知为何名者。今博采旁搜,综括万汇,悉备一庐,于礼拜一、三、五日启门,纵令士庶往观,所以佐读书之不逮而广其识也,用意不亦深哉”。1895年康有为成立强学会,学会中最重要的四件事为“译印图书、刊布报纸、开大书藏、开博物院”,他认为“西方借博物馆众人之心思以求实用,合万国之器物以启心思,乌得不富?”从而要求创办博物馆,其中“凡古今中外兵、农、工、商各种新器,如新式铁舰、轮船、水雷大器及各种电学、化学、光学、重学、天学、地学、物学、医学诸机器,各种矿质及动植种类,皆为备购,博揽兼收”。

——摘编自李军《晚清民国时期对博物馆教育功能的认识》

材料二   19221937年新增各博物馆全国分布图

——摘自陈思清《近代中国学校博物馆发展研究(18761949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近代中国博物馆的发展”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3-04-28更新 | 8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