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国家的职能是国家发挥作用的具体体现。封建国家的统治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对劳动人口的编制;二是施行平籴、和买等调剂社会经济的政策,但主要是对人民进行剥削,赋税、专卖和货币都是重要的剥削手段;三是组织军队用于保卫统治集团和统治阶级对内镇压、对外扩张;四是树立统治阶级的思想文化体系;五是监察。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

根据材料,选取中国古代任一朝代,围绕“国家统治职能”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包含所选朝代,并至少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已经看到了中国在许多方面的巨大变化。从经济到文化,中国正在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国家。在这个过程中,现代化是一个关键的词汇。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一直在加速但是,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不同,是一种独特的现代化模式。它不仅仅是经济的现代化,更是一种现代化教育社会和政治的变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核心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法制建设为保障、以创新驱动为动力、以良好生态环境为支撑,走有中国特色、中国道路、中国品牌的现代化道路。

——摘编自韩川《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个中国现代化的角度进行观察,并加以阐释。(要求:角度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逻辑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19542007年中国高等院校数量(单位:所)在部分省份的统计。

省份
年份
北京山西辽宁上海河南湖北广西广东新疆
19542541416512352
1960804792436770405011
19645211262412229197
1971169231711209187
1980501636342536183012
1990672662504758234521
20077959796082865510531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中国教育统计年鉴(19812007)》)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进行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3-10-11更新 | 2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九师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某学者总结的改革成败模式。

改革类型

特征

示例

成功

模式

高效执

行模式

能够高要求的执行多项措施,重点在于凝聚主体力量并规范执行过程文景之治时内外威胁不大,皇帝主导整个变革,广纳人才并稳定同盟,最终富国安民

集中执

行模式

主导者选定某些领域集中执行某几项措施明成祖夺权后急于稳固根基,集中力量疏通大运河、编撰大典及控制诸侯,最终开拓了边疆又稳定了国家

失败

模式

弱执行

模式

主导者难以贯彻高执行要求,无论是少措施的小变革,或是多措施的大变革,都未能实现原目标清末“新政”涉及教育、实业等多方面内容,但由于缺乏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执行官员素质低下等原因,最终失败

强创新

模式

变革多项措施又加大创新力度由于存在派系斗争,王安石遭到重重阻挠,虽然同盟力量不足,但他还是决定大刀阔斧,开创青苗法、免役法等多项制度

——摘编自潘玲珑《中国历代改革的成与败因素探源》


根据以上材料,就材料的部分或者整体提取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5 . 下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部分重要活动地点简明示意图。

请从图片中任选两个地点,指出与地点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相关史实进行解读。(要求:史实正确,叙事完整,逻辑严密,史论结合)
2023-09-02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稷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梁启超主张中国需要大变革才能自存,同时又反对革命派把革命仅视为推翻中央政府。为了与革命派相区别,他才如此重视对“革命”意义的辨析。“改革”不同于改朝换代,它和“革命”的主要差异在于“改革”往往由当权者及社会精英自上而下推动。自清末至民初,由当权者(清廷或绅士)推动的改革有戊戌变法、新政、立宪。

下图所示为1890--1926年梁启超著作中“革命”及“维新”(含“改革”“改良”)的使用次数。


                                ——摘编自《梁启超对中国革命模式探索及其失落》


选取中国近代史的整体或部分,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2023-08-27更新 | 168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名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南开大学扬巨平教授在《希腊化文化信息在中国的回响(至公元七世纪)》一文中,利用中国古代典籍以及传入中国的犍陀罗艺术、钱币等文化载体,分析了希腊化文化与古代中国之间的互动交流关系,特别强调了亚历山大东征及希腊化世界的形成和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在其中所发挥的先导和奠基作用。

——摘编自杨巨平《古代文明的碰撞、交流与比较》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古代文明的相互交融”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论述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厂制度在英国形成后,工厂主大多数不是贵族。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算计开办工厂,有的成为万人瞩目的首屈大富。理查德·阿克莱特是工匠出身,前半生穷困漆倒。他发明了水力纺纱机,并很快取得专利权,1771年建立水力纺纱厂。马修·波尔敦是手工业主,他创办了铁厂,并帮助瓦特改进了蒸汽机。

——摘编自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等

材料二   工厂制度进入中国始于19世纪中后期。经过几十年的曲折发展,到1913年工厂数量已经颇具规模。据对1913年以前开办或投资工厂的202个人的统计,地主占55.9%、买办占24.8%、商人占18.3%、华侨占1%。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某学者认为,政治环境的不同是中英两国早期工厂创办者身份不同的主要原因。概括中英两国早期工厂创办者的不同身份,并评述该学者的观点。(要求:赞成该观点或另提出一个主要原因均可,并阐述理由)
2023-07-17更新 | 2717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表;20世纪初海派京剧部分新剧目清单

时段

剧名

时间

题材及布景等特征

时段一

瓜种兰因

1905.8

讲述了波兰在与土耳其的战争中兵败乞合的故事,传播革命思想,揭示了“不爱国之恶果”。

新茶花

1909.6

主人公新茶花与留学生少美相爱,但为了国家利益选择暂时牺牲爱情,而与敌人周旋,最后智盗敌帅的地图送交少美,使之打败了敌军。

时段二

黑奴吁天录

1912.4

讲述黑奴者而治一家不堪奴隶主的压迫,勇于反抗并逃脱奴隶主的统治的故事。该剧主人公哲而治的反抗精神体现追求人人平等的时代意识。

时段三

王莽篡汉

1915年秋

宣传时取名《篡位大汉奸》借古喻今,并以民众起义诛杀王莽来隐喻人民必胜。

学拳打金刚

1919.8

如实反映了在北京发生的群众运动。还使用了机关布景戏中所用的声电光。

华伦夫人之职业

1920.1

讲述的是新女性薇薇决定离开家庭,自己赚钱养活自己的故事。刷中表达了女性在现代社会中的独立价值。

——据钱久元《海派京剧初探》整理


从材料三个时段中选取两个时段,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3-06-19更新 | 3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师苑中学、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分班测评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以来我国工业空间格局

材料

   

——摘自王军等《我国工业空间格局演化的脉络特征与启示》

对近代以来我国工业空间格局演变进行阐释。
2023-05-10更新 | 361次组卷 | 7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分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