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现当代国际关系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可以把冷战结束划分为欧洲模式和亚洲模式。相对而言,冷战在欧洲结束具有彻底性,遗留问题较少;而冷战在亚洲结束则遗留了许多复杂问题。历史和现实相互映证建构了冷战结束的剧变模式和渐变模式。冷战在欧洲是以剧变的模式结束的,酝酿到完结也不超过10年时间。两极格局瓦解,并没有使资本主义势力对社会主义势力的敌对和遏制停止和结束,亚洲的冷战现象只是由原来的以美苏为主要矛盾转化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势力体系对亚洲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渗透、颠覆、遏制和威慑,从而使得冷战在亚洲结束具有长期性和非彻底性。

——摘编自钮维敢《论冷战结束的亚洲模式和欧洲模式》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冷战结束的两种模式:剧变还是渐变”,提取一个论题并加以阐释。(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6-0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三重教育高三下学期考前巩固卷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转型期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重要节点,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这些变化通常标志着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或生产方式的兴起和发展。史学界普遍认为,世界历史经历过以下几个重要转型期:15世纪至18世纪、18世纪至19世纪中后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20世纪四五十年代、20世纪90年代以来。

选择一个时期,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以具体史实阐述该时期人类社会的转型变化。(要求:选择的时期与史实须相互吻合,表述清晰,观点正确。)
2024-05-2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高三下学期省际名校联考三(押题卷)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杨度,1875年生,18岁考中举人。

1907年,杨度阐释“君宪救国”思想。经袁世凯推荐,为清廷权贵大臣讲授宪法,并起草了《湖南全体人民民选议院请愿书》,开启了清朝国会请愿的先例。

1915年,以“筹一国之治安”为名,为袁氏称帝大造舆论。“洪宪”皇帝梦破灭后,杨度被判为帝制祸首,通缉捉拿严惩。

1922年,杨度对孙中山坦诚的说:“我的君主立宪主张已经失败,目前只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革命运动,才是救国的唯一出路。”此后,他跟随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为南方革命军北伐统一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1927年,李大钊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李大钊“矢志于民族解放之事业”的精神让杨度深为感动。杨度表示“为了挽救中国,愿尽一切力量为共产党工作”。杨度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搜集了大量情报,为党在白色恐怖中坚持革命斗争作出了突出贡献。

——摘编自谢春涛《入党——40个人的信仰选择》等

从材料中提取至少两个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近代史上重要历史人物及其贡献(部分)

人物

贡献

彼特拉克

《歌集》

马丁路德

《九十五条论纲》

阿克莱特

开办第一家水力纺纱厂

卢埈

《社会契约论》

西蒙—玻利瓦尔

领导拉美反抗殖民统治

贝尔

发明电话

提拉克

领导印度民族解放斗争

莱特兄弟

发明飞机

阿拉比

领导埃及的抗英斗争

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之间往往存在内在关联。根据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从上表中任选三个相互关联的历史人物确定主题,并围绕主题进行阐释。
(要求:历史人物和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2024-05-19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吕梁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当我们观察人类历史时,关注所谓历史的横截面,也就是在某一个特定时间里,在世界的不同地方,同时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样我们才会对这个世界产生更清晰、更详细的认识。

——摘编自羽田正《全景世界史》

围绕材料的观点,结合相关史实得出认识并加以阐释。(要求:认识需体现史实间联系或比较,观点正确,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4-05-1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阳泉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测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6 .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社会的实际代谢过程(社会转型过程)相对迟缓,而思想的代谢过程却来得格外神速,在西方原是差不多三百年的历史中渐次出现的各种思想学说,集中在几年,或十几年的时间里狂泻而来。中国近代思想的无比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呈现出绚丽多彩的姿态,各种思想持续不断地展开论争,这又构成中国近代思想史的一个突出特点。

——摘编自耿云志《中国近代思想简论——中国近代思想文库总序》

根据材料,选择中国近代两个阶级或思想流派,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选择的思想流派须与史实相吻合,论题正确,表述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科学确定了世界的议程。科学家们以前往往只是响应社会的要求,而现在科学则推动其他的变化。科学家探索宇宙、自然和人类,取得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成果。科学发现的步伐因此赢得了尊重,树立了威信。虽然科学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是奇怪的是,科学被证明具有自我破坏性。技术进步似乎给予机器以特权,机器参与战争,摧毁或破坏了环境。甚至在科学传播的同时,科学也滋生幻灭的情绪。

——摘编自[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5-09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晋中市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适应训练考试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水。

下表是学者对唐宋家训内容的量化分析(单位:篇)。

            
处己(修身励志)537
勉学、治学329
睦亲(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团结兄弟等)314
治家(理财、管理仆从、居所安全、节葬等)624
处世(交友、尊师、敬长、礼仪等)526
从政1117
治国24
女诫52
教子原则26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就唐宋家训内容变化的整体情况、局部情况或某一方面的情况提炼观点,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2024-05-0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临汾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训练考试(三)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世界史著作的三种体系

种类版本主要观点
第一种苏联学者编写的13卷本《世界通史》把主要国家、民族的历史都按照五种生产方式(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原则编写而成。
第二种美国学者麦克尼尔所写的《西方的兴起》世界历史的发展主要归功于各文明、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而高技术地区向低技术地区的传播是其主要表现,因此世界历史的发展道路就是欧美文明的胜利进军。
第三种中国学者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6卷本《世界史》世界史所研究的是世界历史的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即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历史发展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历程,这是纵向发展;而在发展过程中也相互作用,由相对孤立闭塞而走向紧密联系,这是横向发展。

——摘编自马克垚《困境与反思:“欧洲中心论”的破除与世界史的创立》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4-3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的专制政权或曰官僚体系必须寻求其他的支持性因素以维持自身的运转。这个因素是以族权为主要内容的乡村自治权,政权必须与自治权相互合作,才能实现自身职能,才能“号令天下”。在中国古代,农村社会要保障乡民的基本权利利益,要维持稳定,也需要借助宗族组织。同时,由于生产力水平落后,每个农业家庭必须寻求一定的外力支持。农村宗族组织体系便应运而生了。

——摘编自白临鹏《20世纪80年代以来宗族复兴及其对村治的影响》

围绕“国家治理”这一主题,从材料中提取有关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具体史实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