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期简介
194919771957年,工业总产值中,国营和集体企业的占比由1949年的26%和0.5%上升到54%和19%。主要国营企业由中央各部门直接管理,关系国计民生的工业品的生产和分配、工业建设项目和工业生产资料由中央部委统一分配,其余的国有企业则由地方政府统一管理
1978~19921979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配套文件。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把增强企业活力确定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1992年以后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首次将“全民所有制企业”(国营企业)改称为“国有企业”,为国企所有权改革铺平了道路。经营机制市场化、产权多元化、多种所有制性质资本相融合成为现代企业制度区别于传统国有企业制度的主要特征

——摘编自綦好东等《中国国有企业制度发展变革的历史逻辑与基本经验》

根据材料,围绕“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有企业制度的发展变革”,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周公,西周开国元勋,被封为辅相,不论军政大事还是疑难小事,周武王都找他商量。唐以前统治者多奉行“周孔之道”,在儒家文化中享有崇高的地位。下面是学者对先秦两汉时期文献中周公形象的研究统计。

先秦两汉时期周公形象数据统计(单位:次)


西周春秋战国西汉东汉
道德典范形象506556435
辅国重臣形象4715812893
践阼称王形象306109
巫祝形象403146
圣人形象00102331

先秦两汉文献所见周公道德品质数据统计(单位:次)


西周春秋战国西汉东汉
20478
9513100
忠诚130696
勤劳161535
纳贤008148
仁德10016145
谦恭00373

——摘编自李佳庾《先秦两汉时期周公形象研究》


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任选一个或多个角度,围绕“先秦两汉时期周公形象”,自拟论题,并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3 . 货币不仅是流通和交换的媒介,更是历史发展的见证。西汉建国后,就如何铸币、由谁铸币、铸造何种形制大小的货币等问题进行了长时间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五铢,大历史

材料   汉初经济凋敝,为增加市场上货币的流通量,汉高祖刘邦打破秦朝铸币权的统一,“令民铸钱”。文帝时,吴王刘濞和大夫邓通因“吴邓氏钱布行天下”而“富埒天子”“财过王者”。

公元前129年,汉武帝开始了反击匈奴的战争。在此期间,先后六次进行币制改革。公元前118年,诏令各郡国铸“郡国五铢”,钱面篆书“五铢”二字,重如其文。但郡国五铢钱质量低劣,民间盗铸之风盛行。公元前113年,“专令上林三官铸”,禁止郡国和私人铸钱。三官五铢钱铜质紫红细腻,整体精致光洁,外廓坚挺匀称,“唯真工大奸乃盗为之”,从此成为流通全国的统一货币。

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设立后,西域被正式纳入中国版图,五铢钱不仅成为西域地区统一使用的货币,也是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流通使用的主要货币,发行数量大、分布范围广。此外,五铢钱所展示的文化艺术,如文字、形制、币材及其背后所隐含的民族文化等,很快被各国熟识、欣赏、模仿乃至不自觉地融入自己的文化体系。

——摘编自石俊志《五铢钱制度研究》

结合材料,以“五铢钱与汉王朝的面孔”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洋务运动首开学习西方医学教育办学经验的先河,为中国传统中医教育注入了全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打破了中国医学教育单一中医学课程结构的框架。新中国成立初期,以苏联为师,形成了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置新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末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加速发展、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迅猛推进,高等医学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我国医学教育课程设置不断优化,逐步形成了新的理念,一种新型的复合型课程体系正在形成。

——摘编自黄睿彦《近现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课程设置的历史变迁与启示》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 (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史学家恢宏的胸襟,首先呈现在时间与空间的辽阔上。时间上贯通古今,空间上囊括环宇,恢宏胸襟,至此而极。太史公写《史记》,上起黄帝,下讫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止,述接近三千年的历史,这是世界有史以来第一部贯通数千年的历史。《史记》采用纪传体,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史学体例,其优点为能兼容并包,天下巨细,靡不可收而载之。

在空间上,太史公于写中国历史以外写他所能知道的整个世界,匈奴、朝鲜、大宛,列传。写及大宛,兼写乌孙、康居、奄蔡、大月氏、安息、条枝、大夏、身毒等国,人迹所至,日月照临,全写到《史记》里面去。这是一部时间、空间极为辽阔的历史,可以当通史与世界史之名而无愧。

时间、空间极为辽阔的贯通古今中外的历史,不易写成,亦难精确详瞻,史学家缩小研究范围,以断代史、专门史、专门问题作为毕生沉潜的天地,为自然的趋势。历班彪、班固、班昭而写成的《汉书》,为西汉两百年的历史。《史记》写三千年的历史,50万言,《汉书》写两百年的历史,80万言,可见《汉书》保存历史之功。

——摘编自杜维运《史学方法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适切角度,自拟主题,为司马迁的《史记》写一篇历史书评。(要求:选取角度与拟定主题相匹配,符合材料意涵,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评述清晰,作答要素应包含主题、具体评述和相关历史背景,照抄材料原文不得分)
2024-01-16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内乡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根据地货币和人民币发展的部分

1931年,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发行的货币上印有镰刀、锤子、五角星等图案。其中,壹元和贰角面值的货币上还绘有列宁头像。
1937年,国共两党协议,陕甘宁边区不印发货币,市面上通用法币。1938年,边区政府以延安光华商店的名义印发“延安光华商店代价券”,作为法币的辅币。1941年,边区政府决定独立发行自己的货币。
194812月,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正式成立,开始发行面值拾元到壹万元不等的第一套人民币。
1953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二套人民币,陆续完成对新疆和西藏货币的收兑。1962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三套人民币,纸币面值最大为10元,最小为1分,绘有纺织工人,拖拉机手,钢铁工人等劳动者图案。
1987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四套人民币,纸币面值最大为100元,最小为1角。

——摘编自戴志强、沈逸林《红色政权发行的货币》等


根据材料中货币发展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途径多样,绵延不断的文化传承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

第一种“内化于心”是指通过教育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其内容主要包括四书五经、古典诗词等中国传统国学经典
第二种“美化于艺”是指通过艺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其内容主要包括戏曲、绘画、书法、玉器、园林等中国传统艺术
第三种“外化于行”是指通过生活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行为范式,其内容主要包括中医、传统节日和风俗等中国传统生活习俗

——摘编自张新科《传承传统文化三大途径》

围绕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任一途径提出自己的看法(赞同、反对材料观点或另有观点均可),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2023-08-12更新 | 87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等3地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因此而为流动的,进取的。农耕可以自勘,无事外求,并必继续一地,反复不舍,因此而为静定的,保守的。

草原与滨海地带,其所凭以为资生之地者不仅感其不足,抑且深苦其内部之有阻害,于是而遂有强烈之“战胜与克服欲”。此种民族,其内心深处,无论其为世界观或人生观,皆有一种强烈之“对立感”,于是而尚自由、争独立,此乃与其战胜克服之要求相呼应。故此种文化之特性常见为“征伐的”“侵略的”。

农业生活所依赖,曰气候、曰雨泽、曰土壤,此三者,皆非由人类自力安排,而若冥冥中已有为之布置妥帖而惟待人类之信任与忍耐以为顺应,乃无所用其战胜与克服。故农耕文化子最内感曰“天人相应”“物我一体”,曰“顺”曰“和”。

——摘编自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该书写于1940年代)

结合中外历史,评析钱穆的观点。(要求:自拟论题,史论结合,叙述成文,条理清晰)
2023-04-18更新 | 622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为中国双(多)边自贸区谈判进展(截至20196月)。

阶段贸易伙伴
已经生效东盟、智利、巴基斯坦、新加坡、秘鲁、哥斯达黎加、瑞士、冰岛、澳大利亚、东盟(10+1)、韩国、格鲁吉亚、马尔代夫、智利(升级)、新加坡(升级)
正在谈判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海合会成员国、中日韩、斯里兰卡、以色列、挪威、巴基斯坦(第二阶段).新西兰(升级)、毛里求斯、摩尔多瓦、巴拿马、韩国(第二阶段)、巴勒斯坦、秘鲁(升级)
正在研究哥伦比亚、斐济、尼泊尔,巴新、加拿大、孟加拉国、蒙古、瑞士(升级)

——摘编自李新兴等《中国农产品贸易角色变迁:19492019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与世界”,提炼一个论题,并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2023-02-0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等5地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在唐代输入西方的物品中,仅丝绸种类就多达百种,还有大量难以统计的物产和技 术,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漆器、瓷器、铁器、金银器皿、钱币、炼丹术等当是其中的荤荤大 者。法国学者阿里。玛扎海里在其专著《丝绸之路:中国一波斯文化交流史》中,专门对谷 子、高粱、樟脑、肉桂、姜黄、生姜、水稻、麝香、大黄等九种物种的西传及其作用进行了详细介 绍和论述。

沿途的欧亚各国也同样回报中国以各种动植物、物品和技术,传入中国的主要动物有 马、牛、驼、狮子等;主要植物有石榴、葡萄、苜蓿、波棱、胡麻、胡椒、胡黄连、胡荽、小茴香、青 黛(靛花)、郁金香、天竺桂、无花果、指甲花、木奈祗(水仙)、阿勃参等,还有多种药材、香料和 染料等;物品主要有玻璃器、琉璃、玉石、珍珠、珊瑚、金刚石、石蜜、砂糖、毡布、葡萄酒等。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贸易一开始就带有“怀柔远人,弘扬国威“”的鲜明政治色彩。在进行 朝贡贸易时“倍偿其值”,在边境互市中强调“惠远人而贸易'',这种良好的商业信誉使得西方 诸国争相与中国通商,同时各方均从贸易中获得益处。在丝路畅通的大多数时候,呈现的是 “商胡贩客,填委于旗亭”,异域传使者“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的繁忙景象

——摘编自雍际春《论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与历史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论题具体明确,论述须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