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2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中国近代经济史的阶段划分,或称分期问题,在学界一直没有定论。下表是其中两种观点:

第一种

第二种

划分依据

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阶段性作基本线索

以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性作基本线索

划分阶段

18401919年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开始、形成和进一步加深阶段18401895年:资本主义经济产生阶段
19191949年为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缔造、产生、发展、取得彻底胜利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日趋没落、最后全面崩溃阶段

18951927年: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19271949年:资本主义遭受摧残和新民主主义经济产生发展阶段

——据杜恂诚《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模式、阶段划分与规模度量》整理

你赞同表中哪种观点或自己提出一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阐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唯物史观语境下,阐释学既不是一个区别于私人阐释才可能的公共阐释学问题,也不是一个基于文本而挖掘作者意图的语义阐释学问题。从现实效应看,近现代中国社会依次展开的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代表了唯物史观解释和改变世界的现实样本,这对建构中国阐释学具有鲜明的镜鉴意义。

——摘编自焦佩锋《从公共阐释学到历史阐释学——基于对唯物史观理论性质的探讨》

阅读材料,围绕阐释学就近现代中国的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任选一个或多个方面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抢分卷(二)·新教材·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民族文化与历史之生命与精神,皆由其民族所处特殊之环境、所遭特殊之问题、所用特殊之努力、所得特殊之成绩,而成一种特殊之机构。一民族所自有之政治制度,亦包融于其民族之全部文化机构中而自有其历史性。所谓“历史性”者,正谓其依事实上问题之继续而演进。问题则依地域、人事种种实际情况而各异。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对上述材料中的某一视角或整体予以论述。   (要求:视角鲜明,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农会的发展

时间

概况

1897年农务会在上海成立。梁启超指出,该会“置机器以代劳力……追三古之实学,保天府之腴壤”
1910年由南洋第一次劝业研究会发起,集合各省农业团体、农务人员,成立了全国农务联合会。该会翻译了大量外国农业书籍,创办了农桑学校和农业试验场,改进农业技术,介绍新式农具
1921年9月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新型农会组织——衙前农民协会成立。它领导农民进行减租和反对封建礼教的斗争
1924—1927年广东革命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号召农民即时组织农民协会。毛泽东于1927年到武汉,任全国农民协会总干事,主持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1928—1939年国民党政府先后公布实施了《农民协会组织条例》《农会法》《各级农会调整办法》等,国民党重建农会组织的目的是“对内则使其协助政府,实行本党之土地政策……以求社会安宁,而促进地方自治”
1930—1937年随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在共产国际的指示和领导下,各农村革命根据地成立“贫农团”,团结贫农、中农
1937—1945年敌后抗日根据地兴起了“农民抗日救国会”“农民救国联合会”等一系列抗战救国的农民组织,以创造抗日根据地,并谋本身政治地位提高及生产改善为宗旨
1947—1949年《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后,解放区开始普遍重新建立起了以贫雇农小组为核心的新农会

——据《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等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个农会发展的历史阶段,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逻辑清晰)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抢分卷(一)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的科技进步与城市发展

城市发展的阶段时间技术进步
前期19世纪以前人力与畜力;航海贸易
中心化阶段19世纪前期蒸汽机使用和运河建设
19世纪中叶蒸汽机车和铁路
19世纪晚期高架铁路、电车及地铁
蒸汽和电力广泛使用
钢架建筑技术发明及电梯使用
郊区化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福特式生产;电报、电话发明
20世纪20年代起汽车大量使用及高速公路网形成
20世纪80年代后计算机、互联网、人造卫星
结合材料,以“科技进步与美国城市发展”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摘取的河南地区1840——1911年三个阶段经济发展及社会现状描述。

1840—1894豫地农业未有甚大的突破发展,总体显现困顿的状态,只在局部方面有些许进步,如越加成熟的精耕细作、某些产物单产的大幅提高等。
1895—1901外国投资的煤矿和商行增多;外国教会建立的天主堂、耶稣堂在大多数县
市都可以看到;一些农民放弃世代沿袭的耕织结合的农业,越来越多的种
植棉花、烟叶、油料等经济作物,兼搞手工业,或专门从事手工业。
1901—19111904年卢汉铁路(北京到汉口)南段通车,驻马店火车站周围商贾云集,竞相建房开店,迅速形成新市区,成为郑州、武汉间的重要商埠。铁路全线贯通后郑州作为商品集散地的趋势渐趋明朗,1905 年河南巡抚陈夔龙上奏申请开放郑州为商埠,被获批准。不久以后,驻马店、洛阳等地也逐渐开埠。随着河南商会的发展,各商会的成立不仅反映了豫南绅商势力的崛起,而且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商情沟通和商业稳定顺利发展。
综合以上材料,自选角度拟定论题,并运用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高一下·全国·专题练习
7 . 下列图片反映了14世纪以来部分世界历史事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任意选取以上两幅或三幅相互关联的历史图片,拟定一个主题,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予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7日内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好题汇编】中外历史纲要下
2024高一下·全国·专题练习
论述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某历史学习小组在对“走向整体的世界”进行单元复习时,自主提出问题,编制问题清单,并进行主题研究。

问题清单
①新航路开辟发生在15世纪末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②资产阶级、封建贵族、基督教会、王室分别出于什么目的支持新航路的开辟?
③新航路开辟的主观优势有哪些?
④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分别开辟了怎样的新航路?
⑤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是如何开辟的。有什么影响?
⑥新航路开辟后,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换的特点是什么?
⑦全球航路的开辟对海路在世界贸易中地位的影响是什么?
⑧传统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的具体表现及影响分别是什么?
⑨早期殖民扩张如何促进了欧洲的崛起?
结合“问题清单”,以“走向整体的世界”为主题,自拟论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史实描述与历史解释相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7日内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好题汇编】中外历史纲要下
论述题 | 适中(0.65) |
真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2年中国重要新闻标题摘编如下:

锦州撤防辽西尽陷;蒋汪昨晚在杭晤谈;溥仪竟作傀儡;日本大批军批昨日到沪;蒋汪均决长住首都:日本毁我经济中心,上海闸北惨化灰烬;日军自昨晨猛烈总攻,我军沉勇坚守击退之;十九路军奉令开闽;蒋介石又做鄂豫皖剿赤总司令;全国红军继续大获全胜;国民党军阀大调白军布置进攻苏区;日军果进犯热河;湘鄂赣红军二次大胜利;国民党进攻苏区;愧儡组织近状;全线出击,红军捷报频传。

——摘编自陈益民、江沛主编《老新闻1931-1939

结合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知识,择取材料中的有关时事,拟定一个主题,写一篇短评。(要求:主题正确,运用材料,史实准确,评论合理。)
2024-06-10更新 | 53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高考新课标卷历史真题
10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   1933年,上海《申报》创办了《国货周刊》,所示为其刊登的部分典型广告。

品类

概况

胶鞋

买某某胶鞋不仅足以抵抗寒冬雨雪,还可尽到国民御侮抗暴之天职,“提倡国货与前线抗敌,是为两重抵抗”

香烟

蔡廷锴(1932年领导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抗日)牌香烟、马占山(1932年在黑龙江率军抗日)将军牌香烟
“旅行时与情侣吸金鼠牌,忽生爱国之思”

牙刷

“雪国耻要一心团结,刷牙齿要一心牙刷”

纺织品

“多用一分国货,保留国家一分元气”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20世纪30年代的《国货周刊》”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达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6-07更新 | 1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高考新课标卷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