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人类历史纷繁复杂,一切历史都是在时间的长河中产生的、发展的、结束的。在具体的历史教学语境下,时序意识的表现之一就是在时间的背景下把握历史的变迁与延续、原因与结果。

下表所示为世界近代史上的若干关键词。

“全球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的兴起”“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确立”“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亚非拉独立运动”

——摘编自李秦苏《例谈高中历史教学中时序意识的培养策略》等整理

从材料中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处于“同一时间背景下”的关键词,据此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前后关联,史论结合。)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60年代中后期,英国政府谋求强化对北美13个殖民地的管理和控制。鉴于此,殖民地民众展开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政治大辩论。这场政治大辩论从伸张殖民地居民的权利开始,逐步发展到否认英国对北美的宗主权,他们阐述了反对英国政策的理由,为进行革命寻找理论根据。通过这场辩论,北美民众对殖民地的地位和命运的认识更为清醒,维护自由和争取独立的信念逐渐明确。欧洲的政治哲学在辩论中转化为北美民众的常识,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国政治自由主义。

——摘编自李剑鸣《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前的政治辩论及其意义》

材料二   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上出现了“弗吉尼亚方案”“新泽西方案”“康涅狄格妥协方案”。“弗吉尼亚方案”提出“各州在国会的投票权应按照各州财力贡献的大小或自由民多少的比例进行分配”,“完善中央政府的组织,国会设两院,国会外增设行政和司法机关”,试图通过一场平静的革命,把陈旧无能的体系扔在一边。而“新泽西方案”则主张统一赋予联邦国会征税权、管理商业权、司法权,同时保留邦联条例关于大小州有同等表决权的规定。此次制宪会议最终通过了“康涅狄格妥协方案”:中央的权力受到一定的限制,但不得受地方侵犯;各州立法不得与中央相违背;两院制立法机构中,众议院每州代表数目由州内自由民加上五分之三的奴隶数目决定,每州都有两名参议院代表。该制宪会议辩论进行了近4个月,最终达成的宪法草案对美国宪法、政治和社会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摘编自张友伦等《美国通史:美国的独立和初步繁荣(1775—1860)》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60年代中后期英属北美殖民地开展“政治大辩论”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的具体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的意义。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美国画家约瑟夫·克普勒于189。年前后创作的一幅漫画,原名《参议院的老板们》,反映了19世纪末美国垄断资本主义急剧发展的社会背景。

提取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对19世纪末美国出现的“托拉斯”加以阐释。
2024-06-0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唐朝诗人张籍在《凉州词》中,采用以声传影的艺术手法,描述了一支商队经由河西走廊,运送丝绸前往西域的画面。这幅画面的历史背景,就是源远流长的丝绸之路贸易。

——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材料二   近日,第十八届(2023年度)全省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项目推介活动评选结果揭晓,丽水市博物馆的“华彩归来——明清外销瓷精品展”经过多轮评比,从53个陈列展览项目中脱颖而出,斩获“十大精品奖”,其中共展出323件(套)精品外销瓷器,主要集中在明清时期,下列是其中的两件展品:

图1,“满大人”源于葡萄牙语mandar,意为“统治或管理”。17至18世纪外国使团来到中国,他们以文字、绘画记录所见所闻,由于西方社会对“满大人”生活的好奇,满大人图案出现于外销彩瓷之上,而后逐渐运用于其它外销工艺品上。

图2,盘心主题纹饰分别绘“耶稣诞生”“耶稣受难”“耶稣复活”等内容,图案摹仿荷兰艺术家简·路肯绘制的《圣经》版画。瓷盘图案特征与原始版画相同,而版画的室内建筑结构则被更符合中国审美的园林景观所取代。这套版画于1734年在阿姆斯特丹第一次出版,后来被送到中国,成为订制瓷器的样稿。

——江敏《丽水文旅》

参考材料,运用相关史实,围绕丝绸之路的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5 . 茶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却在近代英国社会广泛传播开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风在十七八世纪的欧洲曾盛行一时,影响了其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茶的西传正是基于这一历史大背景。17世纪上半叶茶传入英国,此时饮茶仅局限于社会上层,消费量较为有限;至18世纪中叶,英国东印度公司茶叶进口量猛增,饮茶消费大众化。英国人的饮茶偏好逐渐由绿茶转向红茶,并在茶中添加牛奶与糖,此举逐渐成为英式饮茶的习惯性做法,“下午茶”也在英国社会日渐流行起来。饮茶传入英国后,其有益于健康的特质在争论中逐渐为社会各界所认可。随着饮茶在英国逐渐传播开来,其在诗歌、小说、散文乃至绘画中也多有体现,寄托了英国人对茶的深厚情感,体现出其独特的精神文化价值;不过传播媒介对饮茶的介绍偏重其实用功效,至于相关的精神文化内容则几无关注,这与中国茶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深层精神文化境界的取向不同。

——摘编自刘章才《饮茶在近代英国的本土化论析》

根据材料,从“文化”的角度谈谈你对茶的西传的理解。(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3-08-18更新 | 122次组卷 | 24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二战后,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都进行了深刻的调整与改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序号内容出处
1凯恩斯主义成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国家干预经济成为常态《西方经济学史》
2苏联模式在战后初期取得显著成效,但随后暴露出诸多问题,促使东欧和中国等国家进行改革《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与发展研究》
3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改革,尝试引入市场机制,但未能摆脱经济困境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史》
4

中国改革开放引入市场机制。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巨大变革

《中国改革开放史研究》
5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部分社会主义国家转向资本主义,但资本主义国家也吸收了社会主义的某些理念和实践《二十世纪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6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展开广泛合作与交流《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关系研究》
根据材料,提出一个观点,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文化背景,在于欧洲的思想文化传统,而近代欧洲文化有四个主流传统:基督教的传统、形而上学的传统、人文主义的传统和科学(主义)的传统。

主流传统

具体表现

基督教的传统

原始基督教的历史与现代工人运动有些值得注意的共同点。基督教和后者一样,在产生时也是被压迫者的运动……基督教和工人的社会主义都宣传将役和贫困中得救

形而上学的传统

现代唯物主义,否定之否定,不是单纯地恢复旧唯物主义,而是把两千年来哲学和自然科学发展的全部思想内容以及这两千年的历史本身的全部思想内容加到旧唯物主义的永久性基础上

人文主义的传统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数百年来的人文主义传统采取了“扬弃”的态度,像对待基督教和黑格尔哲学一样,他们把这些人类文化思想遗产与解放全人类的事业即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

科学的传统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情怀主要缘于19世纪工业化程度的发达和自然科学的创新性成果(如三大发现)

——摘编自张允熠《马克思主义形成背景中的欧洲文化传统》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马克思主义形成背景中的欧洲文化传统”提出观点并进行合理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论,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4-04-2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一轮科技革命将影响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可能重塑各个国家竞争力在全球的位置,进而引发未来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深刻调整。在新科技革命背景下,大国博弈正日益向着太空、极地、深海海底乃至网络空间扩展。……在新科技革命形势下,如果科技成果得到正确合理的利用,必将使世界变得更美好。……历史上科技成果被错误利用的事例可以说比比皆是,今后谁也不能 保证科技成果不再被错误利用。

——摘编自冯昭奎《论新科技革命对国际竞争关系的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以“科技革命”为主题,自拟观点,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4-04-3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它究竟能跑多快?》(素描作品, 创作于19世纪上半叶的英国)

创作背景:1825927日,一辆运载450名旅客的列车,以每小时24公里的速度从达林顿驶往斯托克顿;一位头戴高帽、斜侧身体的富翁与当地的乡绅和身着皮衣的神父围绕这个新鲜事物展开了讨论。
结合所学知识,以“《它究竟能跑多快?》赏析”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5-23更新 | 100次组卷 | 3卷引用:【好题汇编】纲要下期中冲刺(高频论述题60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区域文明下的谷物酒西亚和埃及的啤酒是以麦类为原料的,其酿造技术传至相邻的古希腊但并不受欢迎,因为希腊的谷物常陷入不足。中国的黄酒以黍类或稻米为原料仅传至同是稻作区的朝鲜、日本等地。印加帝国是以玉米为原料的吉查酒,仅限于美洲地区。
大航海时代的阿夸维特酒和兰姆酒由于来自美洲大陆的廉价马铃薯之普及,曾是滋补酒的北欧阿夸维特酒才得以成为大众化的酒。
西方殖民者把甘蔗移植到美洲,大种植园广泛建立,兰姆酒是利用甘蔗精制砂糖后剩余的糖浆制成,价格低廉,易于保存。奴隶船往返于三角贸易间,运载着由种植园奴隶生产的兰姆酒到非洲换取更多的奴隶。
工业革命后成为世界商品的葡萄酒工业革命后,铁路让酒得以大量运输。连续式蒸馏器和低温杀菌技术,让葡萄酒得以大量生产并长期保存。1860年,基于自由贸易原则英法缔结关税协定,促进了波尔多葡萄酒出口到世界各地。
全球化社会下的鸡尾酒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高科技革命、喷射机航线的形成、物流革命等,美国的鸡尾酒文化进而普及到全世界。混合搅拌了世界各地背景不一样的酒或饮料,也融合交织多国的酒文化。

——改编自宫崎正胜《酒杯里的世界史》

根据材料和所学,说明“酒的发展史是一部由区域世界不断走向整体世界的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