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孟子提出“仁政”,首先要使“民有恒产”,“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五十而衣丝,七十而肉”,遇到灾荒可以避免死亡。孟子这一主张
A.竭力维护了奴隶制度B.顺应了封建经济发展的要求
C.违背了孔子仁的思想D.指导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变法
2021-11-28更新 | 720次组卷 | 18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汉承秦制,略有损益”。“汉承秦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职官制度采取了秦制,在皇帝下同样设置了丞相、太尉等十二个朝臣;其二应是(     
A.继续以法家治国B.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
C.重新建立了封国D.大力铲除异姓诸侯王
3 . 历史学家黄仁宇将秦汉时期称为中国的“第一帝国时代”,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汉文帝认为农业是立国之本,时常提醒百官劝课农桑。他曾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粗率减为三十税一。这样,农业得到较大发展,粮价大幅降低。汉初来一石值五千钱,文景时降到一石仅值数十钱至十余钱。

——高中教材《中国古代史》选修

材料三   孝武(汉武帝)穷奢极欲……外事四夷…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

——《资治通鉴》


(1)秦完成统一大业是在何时?比较材料中秦汉疆域图,指出西汉开始对我国今天哪一地区进行了有效管辖?
(2)材料二反映了西汉的哪一盛世局面?对西汉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3)材料三认为汉武帝“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请从政治、经济、思想和民族关系方面任选三个角度进行说明。
2021高三下·福建·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898年夏,吴汝纶为严复的译著《天演论》作序,称誉该书“与晚周诸子相上下”,但又担心难以引起“以时文、公牍、说部为学"的一般士子的关注。据此可推知当时
A.维新运动的社会基础较为薄弱B.新旧知识分子阵营分明
C.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尚未彰显D.科举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2021-11-09更新 | 1299次组卷 | 22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文)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作为史料,图1、图2分别能论证什么观点?

材料二   战国时期的各个学派,人们总称之为诸子百家。各派各家都著书立说,议论政治,既互相批判,又互相影响,在思想战线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对于当时的社会变革及文化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2)请列举一位思想家,并以他为例论证“百家争鸣”对“当时的社会变革……起了促进作用”这一观点。
2021-11-09更新 | 30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2019年感动中国十佳人物之一的潘威廉(中国籍美国人)接受采访时说:“中国发展这么快,这么好。我最佩服的是完全靠精准政策,精准扶贫,还有精准的老百姓的经济发展……我怎么会舍得离开这么好的国家?”他的话体现当代中国的治国理念所蕴涵的思想是
A.依法治国B.以德治国C.德法并治D.以人为本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正史《列女传》挑选女性入传标准由开始的“才识与贞洁并重”,到五代后“重贞节、轻才识”,直至宋以后只局限于“贞节”,其女性形象逐渐窄化为贞孝节烈的道德形象。这表明宋以后
A.女性普遍认同入传标准B.理学被社会广泛接受
C.政府更加注重伦理教化D.入传女性的地位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统计,在文化状况可考的公卿中,西汉初期儒家、儒者仅占5%,到西汉中期儒家占公卿总数的45.1%,居于各家之首。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儒学独尊的确立B.官学教育的发展
C.选官制度的改革D.官吏素质的提高
9 . “土地私有化的进行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增长,奖励军功有利于军队战斗力的提升,推行县制不仅使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掌控,更有利于减少贵族对财政的截留”。该材料探讨的是,商鞅变法
A.使统一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B.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C.满足了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D.使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2021-10-27更新 | 398次组卷 | 16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文化遗存发现了成堆的稻谷、谷壳、稻秆,最厚处达七八十厘米;发掘出的夹碳黑陶则是掺有碎叶、稻壳的陶土烧制而成;该遗存还发现了成排颇具工艺的卯榫结构的木构建筑。这些考古发现说明,当时
A.人们生活逐渐稳定B.良渚文化已经初具规模
C.稻粟种植开始出现D.居民财富分化已经形成
2021-10-27更新 | 361次组卷 | 18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