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5年夏,香港推出“汉武盛世:帝国的巩固和对外交流”大型汉代文物展,让观众近距离欣赏逾160组珍贵文物。展览以汉帝国崛起为重心,共设有“汉帝国的巩固和扩张”“汉代社会生活”和“汉代的科技、文化与中西交通”三个主题。

材料二   《贞观政要》记载了唐太宗执政23年的“语录”,在23年执政中,前1844次公开承认错误。这44次是有文字记录的承认错误,其中有4次是发布“罪己诏”。唐太宗自己说,贞观之治,功在魏征之诤言。魏征能够不断提出批评和意见提醒我,所以我才能把国家搞好。

——阎学通(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


(1)汉武帝时帝国最为强盛。列举汉武帝时期“汉帝国的巩固和扩张”的措施。
(2)展品之一石天禄神兽像是汉代的祥瑞之物,像老虎又像狮子。狮子生于中亚一带,未见于中原地方。一个十多岁的男孩好奇地问:“为什么汉朝的东西会有西方的文化特征?”假如你是这次展览的解说员,请对此加以解释。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贞观之治”出现的主要原因。
2 . 康德认为,哲学不是科学知识,而是比知识更高的道德实践,这才是形而上学的“本体”;人的尊严不在于他有理智、知识,而在于他能不受自然欲求的束缚去追求自己所设立的目标,人有民主的权利和道德的自由,这种道德是常人现实地具有的。据此可知,康德
A.强调遵守道德规则B.构建新的政治蓝图
C.揭示社会发展规律D.肯定人的自身解放
2022-01-14更新 | 278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初中枢决策机构,为满洲贵族政治特权的体现,对皇权有较大的制约力。由于采取了种种限制诸王权力的措施,使亲、郡王无法参加,于是改其名为“议政王大臣会议”。雍正时已徒有虚名,乾隆末年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演变表明
A.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B.满洲贵族的政治特权被取消
C.军机处最终取得朝廷决策权D.君主专制逐步得到强化
2022-01-02更新 | 28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这首诗始终围绕作为革命力量象征的西风来加以咏唱。诗篇表达了诗人对反动腐朽势力的憎恨,对革命终将胜利和光明未来的热切希望和坚定信念。全诗气势雄阔,境界奇丽宏伟,通篇采用了象征、寓意手法,含蕴深远。这表明,该作品
A.表达了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愤懑B.宣传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主张
C.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罪恶D.具有浓郁的革命浪漫主义色彩
2022-01-02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从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第三产业在产值份额中已占65.5%,其中信息业达到50%以上。到1986年,美国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和国民收入份额分别为71%和70.7%,且呈现出直线上升趋势。据此可知,当时美国
A.新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B.解决了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困局
C.科技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化D.不断加大对经济的持续性干预
2022-01-02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大钊指出:1917年的俄国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二十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须知今后的世界,变成劳工的世界”。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3》

材料二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材料三   习近平指出:要注重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掌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习近平2020年10月10日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影响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简述李大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毛泽东思想是在哪次会议上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不久,海军建设成为清廷的重要议题。其间清廷有过购船的尝试,但由于不尽如意,于是决定自造轮船,自建海军。从1868年到1874年,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相继制造了48艘轮船。1874年日本侵犯台湾事件是转折性事件。事件发生后,清廷在朝廷督抚中立即开展了一场海防大讨论,最后决定立即筹办北洋、东洋和南洋三支海军。海防大讨论的决心虽然很大,但受制于海塞防之争、满州集团与淮系集团之争等因素,到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时,只初步建成了5支各自为政、残缺不全的舰队,海军建设并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1895年,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的覆灭,标志清朝海军建设的失败。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二   19世纪80年代,伴随西进运动美国完成了在北美的扩张,海军成为限制美国扩张的重大问题。当时美国海军速度很慢、攻击能力极差,甚至没有一艘铁甲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建设现代海军,整个80年代美国统治集团内部展开了热烈讨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美国“现代海军之父”的马汉。他认为制海权是国家繁荣和富强的首要因素。只有强大海军才能重创敌人,促进美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此后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海军发展。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拨款建设4艘现代铁甲舰。1885年,海军决定举办海战学院。

1890年-1900年,美国共建造了15艘一流战列舰和5艘装甲巡洋舰。美国海军实力从世界第12位迅速提升到第3位。1898年的美西战争,美国就靠这支刚刚建立起来的新海军打败了西班牙。

——摘编自刘绪贻主编《美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世纪中后期中国海防大讨论的背景及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近代中国相比,19世纪末美国发展海军的优势所在。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近代中美海军的不同命运对海防建设的启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史记·伯夷列传》为正史列传之首。司马迁以来,从伯夷、叔齐、严光、梁鸿到顾炎武、王夫之,历代史书给避世者和失败者以极高的历史地位,成为表彰匹夫之志的“中国史的诗意”。中国史学的“隐逸”书写
A.彰显了历史惩戒价值B.承担了道义传承功能
C.批评了儒家伦理道德D.突出了修史的政治性
9 . 长期以来,哭泣是英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但到了19世纪,维多利亚时期的“宗教、军事和科学力量将不哭的英国人和下等人区别开来”,泪不轻弹也成为英国国民形象的核心特征。据此可知,近代英国国民形象的变迁得益于
A.人文精神的衰落B.宗教改革的彻底
C.科学理性的增强D.国家实力的提升
10 . 下列对“焚书坑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目的是为了钳制思想,巩固统治
B.李斯的建议起了重要作用
C.非秦国的史书、非博士所掌管的《诗》《书》等诸子百家语一律焚毁
D.坑杀儒生说明儒家思想不适应社会需要
2021-10-25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