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初以来,听任郡国自由铸钱,造成币制紊乱,劣币充斥市场。到了武帝时代,钱贱物贵现象日趋严重。元狩四年(前119年),西汉朝廷开始改革币制,发行新币。所发行的新币,一种是用白鹿皮制成的皮币,规定诸侯王觐见天子时必须用它作为献礼;另一种用银和锡的合金铸成的白金币;还新铸三铢钱,以代替过去的半两钱。但是,由于白金币比值太高,私铸者甚多;三铢钱虽发行,而旧钱未收回,币制仍然很紊乱。元鼎四年(前113年),武帝采纳桑弘羊建议,采取废除一切旧钱,由国家统一铸造货币,彻底进行整顿:“悉禁郡国毋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钱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行。诸郡国前所铸钱皆废销之,输入其铜三官。”这种新铸的钱,称为三官钱,后世称为五铢钱。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有改动)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币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汉代币制改革的影响。
2021-03-17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西晋末年开始,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至于(南朝刘宋)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盖东西之极盛也。”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自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也已定型。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 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自南宋起,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为将南方财赋顺利北运,元朝重新开通了大运河和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明清时期,苏州、松江、杭州等地工商业市镇密集;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等行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

——摘编自宁欣主编《中国古代史(下)》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开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宋至明清时期我国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2021-09-20更新 | 404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南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模拟历史试题(合格考)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1622 凌晨,德国未经宣战突袭苏联,猛烈轰炸苏联西部的机场、铁路枢纽、军事营地、重要城市和正在国境线调动的苏军。苏联领导人相信德国在结束对英国的战争前不会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的前五个月内,德军深入苏联境内850——l 200公里,封锁了列宁格勒。紧逼莫斯科,占领苏联国土 150万平方公里。1941930日至1942420日苏军与德国侵略军进行了莫斯科会战。10月德军发起总攻,战线一度逼近莫斯科,德军一度对占领莫斯科盲目乐观。然而在全苏人民的支援下,苏军投入大量预备队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浴血奋战,挫败了德军攻占莫斯科的战略企图。12月苏军进入反攻阶段,最终苏军把德军击退150400公里,德军约50个师被歼,仅陆军就伤亡83万人,并被迫把39个师6个旅的80万补充兵员从西欧调往苏德战场。

——摘编自王绳祖 《国际关系史》第六卷(有改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联在战争初期失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莫斯科保卫战胜利的意义。
2021-03-17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朱熹(1130-1200),字元晦,祖籍徽州,长期潜心研读儒家典籍,兴建学校书院收子弟。留心恤民疾苦。1171年,由于福建崇安发生饥荒,朱熹在当地创办“五夫社仓”,并在总结历代经验的基础上,实行社仓法。1181年朱熹出任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史,经皇帝批准推广社仓法,使之成为一个以实物形式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朱子社仓法的基本内容有四点:其一,社仓设于乡里,官督民办;其二、社仓法规定货放收息,自行积累资金;其三,社仓米灾年用于赈济,平年用以扶贫;其四,社仓依靠乡官、士人管理。社仓法在中国古代社会保障方面起过积极作用,被后人誉为“先儒经济盛迹”。

——摘编自张品端《朱熹社仓法的基本内容及其社会保障作用》(有改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社仓法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先儒经济盛迹”中蕴含的时代精神。
2021-03-1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三)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为切断中国与西方联系的陆上交通线,并建立西攻印度的前进基地而入侵缅甸。应英国政府的要求,中国军区出师缅甸,开辟了连接中国战区和太平洋战区的滇缅战场。1942年春,10万中国远征军由云南西部首次入缅援英抗日。在战争中,远征军浴血奋战。给日军迎头痛击,援救了7000多名英军,还解救了被日军俘虏的英军官兵、记者等。但由于盟军指挥不协调,远征军撤出。19445月,中国军队强渡怒江,再次入缅作战,滇西远征军与中国驻印军遥相呼应,对缅甸日军形成东西夹击之势。1944年底,中、英、美、印军队和缅甸游击队配合收复缅北大部分地区。到了19455月,日军向缅泰、缅马和缅越边境退却,缅甸全境解放。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有改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滇缅战场开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滇缅战场获得胜利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王安石变法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青苗法。在人民青黄不接时官府货之以金钱,一俟秋收,则偿还本利。“昔之贫者举息之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之于官”,也可“广蓄积,平物价”,农民可出售粮食归还现金,也可直接归还粮食,青苗法显然是具有惠民性质的。1929年大萧条后,美国农产品大量过剩,但美国农业信贷系统被垄断集团把持,农民无法获得货款以应对危机。此时,王安石的青苗法启发了美国农业部长华莱士,他从中国古代思想中看到了解决美国农业萧条的希望。1933年美国通过《农业调整法》,华莱士建立了商品信贷公司和联邦剩余商品救济公司,运用常平仓原理,一方面实施农业货款,一方面收购多余物资和粮食食品,免费分发给城市人民,不但解决了救荒问题,还保证了粮食物资价格的稳定。通过建立常平仓,华莱士奠定了解决大萧条的制度基础。

——摘编自李超民《王安石变法与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新政》(有改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莱士采取的农业政策的内容并简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制度借鉴的意义。
2021-03-17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四)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自由选择保证的民主选举;从1947年至60年代,由美国援助而得到保持的市场经济;欧洲人之间的和解,尤其是德国人和法国人和好。在此基础上一于17年诞生欧洲经济共同体,虽然不无危机和紧张局面,欧共体仍得到扩大。

-----摘编自[英]约翰史蒂文森《欧洲史》

材料二   到1958年1月1日,六因都已批准了罗马条约,共同市场告成立581年至1902年间,共同场内的工业生产手均长7.6,而歌洲七国由贸易联(以国为主的北欧等七个国家)的增长仅为。这个对比本就雄持地说明这一创举的成功。在这儿年里,六国间的贸易增加将近一倍。

----摘编自[美]斯图尔特·休斯《欧洲现代史》

材料三   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歌洲联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它在成员国之间实现了和平,为它的公民带来了繁荣。它创建了单一欧洲货币和无国界的“单一市场”…它已经成为一支强大的贸易力量,在环境保护和发展援助领域成为世界领先者。

     ----摘编自冯寿农、项颐倩《欧盟概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共同市场的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欧洲联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的表现。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欧洲走向联合的特点。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主要少了两件东西∶独立和民主。却多了两件东西∶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由于强大的帝国主义及其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中国革命主力军的农民的斗争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这样中国革命有在农村首先胜利的可能。

——摘编自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等

材料二   19531957年,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建设投资中,工业是重点,占58.2%,这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这期间,苏联援建的156个大中型建设项目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这些建设为后来的经济发展奠定了新的物质基础。

——摘编自郭笑文《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

材料三   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指出,14年前(即1978年)我们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当前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摘编自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和中国共产党开创的革命道路。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一五计划期间中国经济建设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的“新的革命”和“新经济体制”分别指什么?
9 . 五四运动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有着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80年里,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地探索救国教民道路,先后聚焦于仿照西方船坚炮利、取法民主制度以及进行思想启蒙等方面,希望通过向西方寻找真理发现救国救民的出路。但是,一切努力都失败了。中华民国初年混乱不堪的糟糕实践,实际上宣告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破产。救国救民需要新的思想武器,先进的知识分子把目光转向了俄国。……五四运动发生于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世界革命格局的新形势下,发生于中国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新情况下,这就使中国革命的属性内涵、斗争特征、发展趋向都发生新的变化。……五四时期各种宣传新思想的刊物达1000余种,其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思想先进性得到较为普遍的认同。

——摘编自齐卫平《理解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四个向度》

材料二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中国仁人志土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实践活动。
(2)据材料二分析五四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
(3)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五四运动的主要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由于波斯帝国的统治范围广大,有些被征服地区沿用当地的统治制度。大流士(波斯帝国皇帝)采用并改进了亚述人所使用的驿站制度。他还统一币制,使得境内的商业活动有一定的标准,这种由王室发行以保证其纯度的钱币铸造起源于小亚细亚的吕底亚王国。

——摘编自马克直《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图1、图2和图3中的相关制度。
(2)根据材料二,概括波斯帝国大流士为维护统治采取的措施。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治理方面的认识。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