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世纪后半期世界大事记(部分)

时间大事
50年代美国打开日本国门、克里米亚战争、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印度反英大起义、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
60年代俄国解放农奴、美国南北战争废除奴隶制、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西门子发明大功率发电机、第二次英国议会改革、日本明治维新、英法签订自由贸易协定
70年代巴黎公社成立、法国颁布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统一并颁布1871年宪法、贝尔发明电话、爱迪生发明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
80年代德奥意三国结成同盟、第三次英国议会改革、越南成为法国殖民地、芝加哥工人大罢工、苏丹反英大起义、第二国际成立
90年代法国吞并马达加斯加、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美西战争、居里夫妇发现钋和镭、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

——据李亚凡《世界历史年表》等


对历史事件进行不同侧面、不同时空的宏观和微观分析,可以发现许多历史现象或规律。请从表中选取一组事件,指出其反映的历史现象或规律,并对其予以阐释。(要求:选取历史事件不少于两件,阐释须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1-06-21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1919年、1949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主义情绪在中国蔓延。那些在十几年前把欧美作为中国改革的榜样和理想的青年知识分子,热切地期待着1919年巴黎和会的结果。然而,当和平缔造者们同意日本继续干涉中国时,这些希望被彻底粉碎了。

——摘自(美)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1750年至今)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大事记——1949年(部分)


——据金冲及著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上)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青年知识分子对“1919年巴黎和会的结果”的期待,简述“这些希望被彻底粉碎”而引发的运动的重要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大事年表所列资料及所学知识,概述1949年发生的这些大事为新中国成立所创造的条件。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自古以来,人类只能依赖于自然条件进行食品贮藏保鲜,直至19世纪罐头的现推动了贮藏保鲜方法的重大变革。

大事年表

1795年,法国政府悬赏征集军粮长期保存、防止腐烂变质的方法。

1809年,法国人阿佩尔采用意大利生物学家斯帕兰扎尼的加热密封法,为拿破仑军队发明了玻璃瓶装罐头。

1810年,英国人杜兰德发明锡铁罐头,罐头很快成为英国海军标准口粮。

1830年,美国辛辛那提建立了最早的肉类罐头工厂。

19世纪30年代,欧洲和美国的商店开始向民众提供鱼罐头和肉罐头。

1851年,伦敦万国博览会展出了大量罐头产品,包括来自中国和印度的罐装火腿等世界各地食品。

19世纪50年代,铁路大量建成和冰采集技术的发展,延长了罐头食品的保质期,保障其从资源丰沛的产地调运到城市。

——《罐头曾经的快生活方式》


依据材料和所学内容,对19世纪罐头食品的兴起和发展撰写一份说明。(要求:多角度提取信息,分析全面,解释合理,不少于150字)
2024-02-05更新 | 63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 汉武帝时,只叫地方长官每年要选举一些孝子廉吏,但后来孝廉充斥仕途,别的进仕之路都为之阻塞了,于是大家都争要为孝廉。本来所谓孝廉,一种是孝子,另一种是廉吏。后来规定每郡满二十万户口的只能举一个,如是则孝廉不分,仅成一个参政入仕的资格而已。后来又请托舞弊,逼得朝廷于察举孝廉后再加上一番考试。如是则全失却原来察举孝廉之用意。从此以后,无论选举或考试,都是分区定额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和经济文化进步的地区,都一样照人口比例来考选。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科举制大事年表(部分)

1.隋场帝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2.唐武则天始置武举

3.宋太宗时实行殿试封弥(糊名)

4.宋真宗时殿试创行誉录法

5.明宣宗时实行南北分卷

材料四 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先秦时期人才选拔制度,并指出其选拔的标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汉代、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与汉代相比魏晋时期的选官依据有何显著不同?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科举制演变的基本特征。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5)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中国人才选拔制度的认识。
2024-01-0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达成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2023-12-06更新 | 328次组卷 | 40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3月份)阶段考试历史试卷
6 .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武帝时,只叫地方长官每年要选举些孝子廉吏,但后来孝廉充斥仕途,别的进仕之路都为之阻塞了,于是大家都争要为孝廉。本来所谓孝廉,一种是孝子,另一种是廉吏。后来规定每郡满二十万户口的只能举一个,如是则孝廉不分,仅成一个参政入仕的资格而已,后来又请托舞弊,逼得朝廷于嘉举孝廉后再加上一番考试。如是则全失却原来察举孝廉之用意。从此以后,无论选举或考试,都是分区定额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和经济文化进步的地区,都一样照人口比例来考选。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科举制大事年表

1.陆炬帝大业元年(605)   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2.唐武刚天长安二年(702)   始置武举
3.束太宗淳化三年(992)   殿试弥(糊名)
4.宋真宗案德二年《1005 )   殿试誊录
5.明宣东宣德二年(1427)   南北分卷
6.明宪家咸化二十三年(1487)   八殿文定型
7.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   废科举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选官制的依据和方式前后有何变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科举制演变的基本特征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中国人才选拔制度的基本认识。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近代反侵略的进程中,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勇抗争,努力地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鼓舞了全国人民反帝爱国的伟大斗志。在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历史关头,中国人民表现出了“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仆后继、救亡图存”的反抗精神,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也正是中国人民怀着深厚的忧患意识,发扬自强不息、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经过一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斗争,才有最终百年国耻的洗雪。     

——摘编自宋凌迁《近代反侵略进程中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简单列举近代中国前期(1840-1910年之间)维护国家主权斗争大事年表(不少于5件),归纳所体现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2022-01-1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晓天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下表为经济全球化大事年表(部分)。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大事
1947年关贸总协定建立
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
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992年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
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
1999年欧元正式问世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经济全球化从少数国家提倡到所有国家普遍接受
B.世界贸易从原则和理念发展到制度化、体系化
C.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贸易发展,消除了贸易壁垒
D.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得到发展且获利最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改革开放大事年表(19782001年)

197812月的一天,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秘密签订“包产到户”协议。
1213日,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邓小平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
1218日至22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19791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告台湾同胞书》;国防部长徐向前声明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中美正式建交。
128日到25日,邓小平访美。
7月,中央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19804月,四川广汉向阳公社决定率先改社建乡。
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9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在全国推广。
19844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等14个港口城市,逐步兴办起经济技术开发区。
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19904月,中国政府宣布开放上海浦东。
199212月邓小平南巡,发表南方谈话。
10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2001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材料反映了中国现代史发展的多条线索。请从中提炼出一条线索,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线索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阅读下列材料:

——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

时间大事
五月五、六日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开紧息会议,决以实力赞助学生。
五月七日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
五月二十日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
六月五日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摘编自彭明《五四这动史》

材料二   1924年国民党的改组对孙中山重振声威大有帮助,可以统一所有的革命力量在孙中山的领导之下。国民党重视并开展民众这动,也是在改组之后出现的新现象。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时趋高涨,各界民众反帝爱国的积极行动越来越踊跃。民众运动的开展,为北伐的酝酿与进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

——摘编自朱英《北伐之前的国民党与民众这动》

材料三   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所谓“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运动,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

——摘编自王建郎、黄充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五四运动的进程具有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国民众积极参与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政策举措。据材料二,归纳国民党改组带来的积极作用。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主要因素。
2021-12-29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徐水综合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