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的中华文明成就彰显了中国人的智慧和社会治理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世又铸锡作字,以铁条贯之,作行,嵌于盔内,界行印书,但上项字样,难以使墨,率多印坏,所以不能久行。今又有巧便之法,造板木作印盔,削竹片为行,雕版木为字,用小细锯锼开,各作一字,用小刀四面修之,比试大小,高低一同。然后排字作行,削成竹片夹之。盔字即满,用木屑屑之(先结切),使坚牢,字皆不动,然后用墨刷印之。

——摘自王祯《农书》附《造活字印书法》

材料二   在传统中国,边疆是尚未或者正在驯化中的地方,边疆问题其实是央地关系的次生形态。从唐至宋,我们看到了两种边疆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它们的实施结果:①唐代的藩镇模式,后引发了安史之乱。②宋朝建立了一个极端的分权模式,后导致北宋积贫积弱。

——摘编自赵冬梅《法度与人心: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的互动》

材料三   1941年,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的《陕甘宁边区纲领》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颁布实施。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摘编自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1)阅读材料一,判别这是哪一项科技发明?从经济和文化角度阐述该项技术发明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2)阅读材料二,请选择两种边疆治理模式中的其中一种,并结合所学,指出采用该模式的缘由并对其影响进行简要评析。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思想原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且在全国普遍实行的学制,它的颁布以及随后所实行的一系列措施产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它奠定了中国现代教育的基础,打破了儒家经典一统天下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教育行政体系等等”。对这一学制的评析错误的是(     
A.标志着学堂选官制度正式设立B.促进了科举制的正式废除
C.是清末新政的重要成果D.标志着文官考试制度的确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某学者指出:“在遣返对象中大都是下层人士……所以在相关书籍中很少提及;广大史学家只关心某些大人物的冤假错案,关心社会整体在政治经济文化层面上的得失,但对成千上万普通而可怜的‘黑五类’不屑一顾……但历史的必然告诉我们百姓的凄惨苦难,才是最大的不幸……”该学者意在
A.发挥家国情怀在史学研究中的正向价值B.运用社会史观辩证剖析挫折的时代教训
C.批判当代史学研究空洞浮华的研究方向D.号召历史学者形成清本溯源的评析方法
2022-02-1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素养竞赛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习惯法随着时间的流逝、案件的积累等诸多因素而不断发生变化。因此,中世纪时期的领主和佃户便要求将习惯法诉诸文字,以备审判时准确无误地使用。在英国,庄园法庭的判决结果一般是记录在案的,从而形成所谓的“判例”,而新的“判例”便可以作为新的习惯法在下次审判中被引用。虽然庄园惯例并不是由庄园领主统一制定的,但当已经存在的惯例不能够完全满足领主的某些利益时,领主便会召集农民来重新制定新的庄园惯例。每个庄园法庭里的农奴和领主为了自己的利益进行无休止的争辩,从而产生了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新的判例。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集体表决,我们会发现新的惯例在慢慢倾斜,倾向于农奴一方。

——摘编自刘璐《论中世纪英国庄园法庭的性质》

材料二   11世纪后期,《查士丁尼法典》一经发现,便引起人们的关注,许多人开始积极投身于对法典的研究之中。其中,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闻名欧洲,该大学逐渐取得欧洲法律学教育的领导地位,其全盛时期有来自欧洲各国的学生约一万多人,声名远播。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不同的法学流派也开始出现,其中最著名的法学学派有注释法学派和疏证法学派。通过他们的努力,中世纪的时代精神得以与古典时代的罗马法相融合,使得罗马法更加适合中世纪的历史实际,从而为欧洲各地继受以及在法庭审判中实际使用罗马法准备了条件。

——摘编自陈勇《查士丁尼法典评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英国“庄园惯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世纪“庄园惯例”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查士丁尼法典》对中世纪法律的影响。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人们形容这一时期(中华民国成立后)“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为数几至近百”“党会既多,人人无不挂名—党籍。遇不相识者,问尊姓大名而外,往往有问及贵党者”……1913年2月,国会选举结果揭晓,国民党大获全胜,使孙中山等人看到了中国民主共和的希望。但是,孙中山良好的政治设想很快就被无情的现实所打破,1913年3月宋教仁被刺杀身亡、11月国会被迫停止议事,1914年1月部分留京议员被袁世凯遣回原籍。

——摘编自孙岩《民国初年政党政治探索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两种重要形式,协商民主的出现可以弥补选举民主的不足,不同的利益集团,包括各种政党、民族、宗教,可以通过协商形成共识。协商民主的主要意义是能够保证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能够保证各个阶层、各种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和各个政党,都能通过这种形式参政议政。协商民主在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种民主形式,同时又是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行民主监督的一种民主形式。

——摘编自李君如《中国人在民主政治问题上不要妄自菲薄》


(1)根据材料一,指出民国初年政治领域的新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其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我国协商民主政治制度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认识。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的历史虽然长期之间战乱频仍,兵戈扰攘,但从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看,却又一个从小到大、由弱及强、持续发展、一脉相承的演变过程。而罗马共和国和帝制相对稳定的统治,则又使得历史学家和有识之士得到一个总结历史经验、反思当前政治的较好机会。由此说来,罗马历史的一线发展为历史学家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罗马社会内部的统一和内聚的要求,又成为历史学家寻求历史启示的动因。

——摘编王晴佳《西方的历史观念》

材料二   拜占庭帝国所处的东部地中海地区,多属古代东方文明的发祥地,又经希腊化时代文化的长期浸润,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社会经济文化类型。罗马人虽曾从军事和政治上占有这个地区,却从未能最终在精神文化方面取而代之,实际上帝国的东部行省对罗马一直维持着文化上的独立性。所以,后来希腊化的帝国东部与拉丁化的帝国西部相分离,似乎体现了某种基于文化、心理和传统的力量催化的结果。当西罗马帝国在蛮族入侵浪潮的冲击下罹遭覆亡、经济文化全面衰落之际,拜占庭却依然维持不堕,终致渡过难关,恢复生机,保存并继承了古典文化遗产,创建成自己特有的文化范型,一直存续近千年。拜占庭在本质上大致是一个罗马帝国的政治模式、希腊的文化传统和经过希腊文化改造的东正教体系的多元混合体,这正是它极具魅力的特色所在。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三   阿拔斯王朝期间,巴格达城是一个著名的科学文化中心。波斯人、希腊人、犹太人、叙利亚人和阿拉伯人都在这里相遇,他们中的许多人热心文化交流,对不同时期、不同国度、不同文本的文献书籍进行整理,翻译成阿拉伯文,他们的工作得到了阿拉伯君主和贵族的支持。哈里发马蒙统治时期(813833年在位)也许是哈里发历史上最光荣的时代。马蒙不仅移都巴格达,而且还在城里成立一个学府,专门翻译希腊文、叙利亚文、波斯文和梵文的哲学、文学和其他科学著作。译文相当精审,其中对于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不仅进行了翻译,而且还进行了译注……他们还翻译了许多波斯和印度的书籍,但这些书籍不曾再译成拉丁文,因此没有传到西方。

——摘编自【美】菲利普·希提著,马坚译《阿拉伯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代表古罗马史学最高成就的两位史学家及其代表作。
(2)根据材料二,概括拜占庭帝国文化的特点及其原因、影响。
(3)依据材料三,评析阿拉伯帝国在世界文化交流中的地位。
2022-06-07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讲到“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的关系,有学者举例说:“《史记》中有不少司马迁关于历史现象的叙述,因为司马迁并没有亲身经历或以事后追忆的方式来描述的,所以司马迁对历史现象的叙述可以看作是我们研究这些历史现象的‘第二手史料’;如果我们要研究司马迁的史学思想,这些‘第二手史料’就自然成为‘第一手史料’了。当然,《史记》中也有不少司马迁关于历史现象的分析和评价,这些‘历史分析’和‘历史评价’也可以成为我们研究司马迁史学思想的‘第一手史料’”。该学者旨在说明
A.“一手史料”即为历史评析,“二手史料”即为历史叙述
B.历史真相必须建立在“一手、二手史料”的相互印证之上
C.“一手史料”的研究和使用价值往往要高于“二手史料”
D.“一手史料”与“二手史料”的属性并不是绝对不变的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传统文化统一性与多样性是对立统一的。汉代董仲舒“独尊儒术”的主张把传统文化的统一性推向了极致。但事实上,统治者宣扬的“吾家治国之道,霸王道杂之",又使它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就先秦而论,从周人对前代的维新,到孔子对周礼的重新解释;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到荀子对先秦百家争鸣的总结与融合,传统文化又经历了维承性与变革性的过程。古代中国虽历经战乱、分裂和王朝更替,但传统文化从未中断,总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和包容性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这种包容性又利于中华文化图的形成和发展。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二   近代中国人接纳西方文化的过程是认识世界和反思自身的过程。它冲破了中国传统的民族封闭意识和自大心理,强化了民族忧惠意识和民族复兴的内在驱动力,对中国的近代化具有积极意义。这一过程中,全盘否定民族文化、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仅限于上层人士和社会精英参与等弊端也比较明显。因此,近代中国接纳西方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包容得失的历史过程,遵循着其内在发展逻辑。实践证明,近代中国文化的最终出路——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与中国固有文化体系相结合,并不断吸纳全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和文化精华,以使中华文化体系能与时俱进,永存活力。

——摘编自孙守敏«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接纳及得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特性。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近代中国接纳西方文化的进程加以简要评析。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战(指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参战各国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超过3000亿美元。欧洲失去了大量的海外投资,英国失去1/4,法国失去1/3,德国失去全部;工业遭到严重破坏;到1929年美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2.2%,这一产量是包括苏联在内的所有欧洲国家的总和;它的海外市场也由于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美洲和亚洲的工业竞争而不断萎缩。……1919年仅各协约国对美国欠下的债务就高达100亿美元。

——摘编自徐蓝《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一种宏观的论述》

材料二   美国经济在经历了战时繁荣后,面临着产能过剩带来的转型压力。……CEEC(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各国以对美贸易赤字为基础向美国提出了援助需求。

1948年对外援助法案》对马歇尔计划的受援国、援助条件、援助方式、援助金额、监督机制等做出了详细规定,其中核心要点如下(部分)

美国在法案中要求每个受援国必须与美国签订双边协议,做出八项具体承诺。……美国还要求受援国承诺:必须为美国出于战略目的原料购买提供便利,欧洲在原材料生产提高的情况下应考虑向美国输送,欧洲国家向美国提供美国短缺的材料是换取援助的条件;受援国必须优先购买美国的农产品;……必须消除关税壁垒,以利欧美自由贸易。

——编自赵庆明、宋有为《浅析马歇尔计划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一战对欧洲经济的影响,并结合所学指出一战后美国经济地位的变化。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马歇尔计划出台的历史背景,并从美欧关系角度评析马歇尔计划。
2022-05-10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五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金融货币体系作为世界经济运行中制度性安排的重要一环,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金币币种及年代出土及发现时间出土发现地点及位置数量埋邦年代
查士丁金币(5185271914新疆和田1不详
查士丁一世金币及仿制币1915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1356号墓3约六世纪
拜占庭金币1945甘肃武威康阿达墓1唐代
查士丁尼二世金币(5655781953陕西咸阳隋独孤罗墓1600
希拉克略(610641)仿制币1956陕西西安土门村唐墓1七世纪中叶
列奥一世金币(4574741959内蒙古土默特旗华克齐镇1约六世纪
赫拉克留斯(6106411969陕西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1756
拜占庭金币1974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4不详
佛卡斯金币(6026101990甘肃清水县唐墓1不详
查士丁一世(5185271988陕西咸阳唐贺若氏墓,有二穿孔1621
拜占庭金币1976新疆吐鲁番哈拉和卓105号唐墓1不详

——转引自康柳硕《中国境内出土发现的拜占庭金币综述》

材料二   1617世纪主要商贸机构一览表

时间国家事件
1531荷兰在安特卫普创立商品交易所
1571英国在伦敦创建皇家交易所
1602荷兰组建东印度公司
1609荷兰创立证券交易所
1694英国创立英格兰银行

——整理自《选择性必修2第8课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材料三   回顾国际货币体系的产生,可以发现其产生有三种方式。①自发形成的货币体系。世界经济中若干主要国家采用相同的货币制度,从而自发地形成国际货币体系。②协议形成的国际货币体系。即若干国家通过协议的方式,就国际本位货币等达成一致,从而构建国际货币体系。③旧制度瓦解的产物。既存的国际货币体系由于某种原因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瓦解的结果是无制度的货币体系。

——黄泽民《牙买加货币体系演变的前景》


(1)根据材料一,指出拜占庭金币出土地的分布特点及反映的历史现象。结合所学,概括货币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航路开辟后商业贸易领域发生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带来的经济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任选国际货币体系的一种产生方式,进行阐述和评析。
2022-01-24更新 | 16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