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题后所给问题

材料   位社会学家断定,“技术和经济越发达、社会的不公正就会越大”。这一假设为在我们这个技术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时代里形成的逐步升级的不公平所证实。联合国1994年的《人口发展报告》披露,在过去的50年中,世界收入增长了 7倍,人均收入增长了 3倍。但是,这一巨大收入的分配在一国内和在国际上却都是不公平的。报告说:“在1960年至1991年间,占世界人 20%的最富有的人所拥有的世界收入从70%增加到85%, 20%最穷的人所拥有的极少收入则从2.3%下降到1.4%. ”在平均收入方面,贫富国家之间相差74倍,而在1960年,这种差距仅为30倍。此外,200名最富有者的资产超过占世界41%的收入总和。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所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角度提炼出一个观点,并进行评析,言之有理即可。
2023-12-1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罗平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1世纪后期,《查士丁尼法典》一经发现,便引起人们的关注,许多人开始积极投身于对法典的研究之中。其中,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闻名欧洲,该大学逐渐取得欧洲法律学教育的领导地位,其全盛时期有来自欧洲各国的学生约一万多人,声名远播,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不同的法学流派也开始出现,其中最著名的法学学派有注释法学派和疏证法学派,通过他们的努力,中世纪的时代精神得以与古典时代的罗马法相融合,使得罗马法更加适合中世纪的历史实际,从而为欧洲各地接受以及在法庭审判中实际使用罗马法准备了条件。

——摘编自陈勇《查士丁尼法典评析》

材料二   古罗马法学家将法律分为公法和私法。公法是关于罗马国家的法律,私法是关于个人利益的法律。如果说国家的公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那么私法本质上只是确认单个人之间的、现存的且在一定情况下是正常的经济关系。在今天这个大工业和铁路的时代,人们可以把旧的封建法权形式的很大一部分保存下来,并且赋予这种形式以资产阶级的内容,甚至直接给封建的法律名词加上资产阶级的解释;人们也可以将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罗马法,以及它对简单商品所有者的一切本质的法律关系(如买主和卖主、债权人、契约、债务等)所作出的无比明确的规定作为基础,在资产阶级大革命以后,创造像法兰西法典(《法国民法典》)这样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

——摘编自【德】恩格斯《路德雏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查士丁尼法典》对中世纪法律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国家私法发展的两条主要途径及历史意义。
2024-03-30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场暴风雨的到来,在洗涤一个旧世界的同时,也冲刷出一个新世界。蒙古帝国的兴亡皆具有这种历史意义。由于亚欧大陆是世界古代史的核心地区,蒙古帝国在亚欧大陆东、中部的迅速崛起与旋即覆闻都刮起了世界历史上的巨大旋风,具有影响世界历史全局的意义。蒙古帝国的打通了亚欧大陆文明之间的地理分隔,亚欧大陆各文明并未退回到原来的区域空间,而是凭借蒙古帝国打开的广阔视野,踏上充满未知、充满风险,而又机遇无限的历史征途,世界近代史由此开端。

——摘编自赵现海《十字路口的长城:明中期榆林生态、战争与长城》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得出结论。(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10-2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五)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关于宋代的发展情况,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而另有一些国外学者认为由于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这一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认为宋代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停滞状态,没有制度性的突破。

——据【美】罗兹·墨菲《东亚史》、马克垚《世界文明史》等整理

评析材料中关于宋代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析: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57年,印度爆发了民族大起义,章西女王领导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直到壮烈牺牲。1885年,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成立了国民大会党,积极要求民族平等和自治。1908年,孟买10多万工人举行政治总罢工。1920年,国大党通过了甘地起草的新党章,开始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30~1934年,甘地领导了“食盐进军”和各地的抗税斗争。1942年,甘地发动了要求英国立即撤离的“退出印度”行动。二战后,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卷》

材料二

一些西方学者和政治家认为,一些殖民地的独立是宗主国自愿结束殖民统治的结果。例如,二战结束后的英国前首相艾德礼就在一次讲演中宣称:“只有唯一一个帝国,这个帝国在没有外来压力下或没有对统治的负担感到厌倦情况下,统治民族自愿地放弃了对臣服民族的统治,把自由给予了它们。”

——据余伟民《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30、40年代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二的观点。
2022-07-09更新 | 80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美国文官制度

材料一   文官制度从源头上讲来自中国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一种选官制度。科举即分科取士,它是采用公开考试方式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其实质为公开、平等、竞争、择优。考试通常分为地方上的乡试、中央的省试与殿试。科举考试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等多种科目,考试内容有时务策、帖经、杂文等。科举制度创建于隋朝开皇七年(公元587年),经历唐的兴盛,宋的改革,明的强化直至清末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废止,共一千三百余年。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重要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度不仅为历代封建王朝选取了难以计数的官吏,对封建社会中后期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被西方国家吸收逐渐形成和建立了具有世界意义的现代文官制度。

——摘编自《科举制度的世界影响》

材料二   1829年,杰克逊入主白宫,开始实行“分赃制”。其特点是:甲党上台后,立即斥退大批政府官员,而让在竞选中有功的本党党徒填补这些空位。乙党上台后,亦如法炮制。这些官员们在任职期间,贪赃枉法,营私舞弊,无所不为。

为了纠正这些弊端,美国于1883年颁布了文官制度条例,即“彭德尔顿法”。主要内容是:成立由3人组成的美国文官委员会负责制定文官管理细则,主管文官考试和录用、保障文官权益等;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文官,文官考核和工资以实绩为依据,公布待补文官职位缺额;经考试录用的文官实行常任制,由法律保障其职位,不得任意撤换;受到惩罚的文官,有权提出申诉等;文官不得提供政治捐款。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具体说明美国文官制度是如何借鉴中国科举制度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美国文官制度。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现在人们越来越不愿意把某一个事件,或者某一个时间点,看作一个时代的结束或另一个时代的起点。人们会说,整个历史是有延续性的,就好比流水一样,中国有一句古话,叫“抽刀断水水更流”。历史也是这样,不可能去找一个点,说这个点之前是一个时代,这个点之后是另一个时代,人类社会随时都在变化,就如同流水一样,虽说有时缓缓而流,有时湍急而过,但不会不流;人们不可用刀把水砍断,也不可能用时间把历史隔开。

——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根据上述材料,以中外历史中的任意一个历史分期为例,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评析。(要求;论题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2-02-25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三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历史试卷(四)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讲到“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的关系,有学者举例说:“《史记》中有不少司马迁关于历史现象的叙述,因为司马迁并没有亲身经历或以事后追忆的方式来描述的,所以司马迁对历史现象的叙述可以看作是我们研究这些历史现象的‘第二手史料’;如果我们要研究司马迁的史学思想,这些‘第二手史料’就自然成为‘第一手史料’了。当然,《史记》中也有不少司马迁关于历史现象的分析和评价,这些‘历史分析’和‘历史评价’也可以成为我们研究司马迁史学思想的‘第一手史料’”。该学者旨在说明
A.“一手史料”即为历史评析,“二手史料”即为历史叙述
B.历史真相必须建立在“一手、二手史料”的相互印证之上
C.“一手史料”的研究和使用价值往往要高于“二手史料”
D.“一手史料”与“二手史料”的属性并不是绝对不变的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拿破仑·波拿巴出生于科西嘉岛,是法国十九世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先是作为1799年至1804年的第一执政,后又作为1804年至1814年的皇帝,统治了法国。就国内政策而论,拿破仑可比得上开明的专制君主……虽然他对国家实行独裁统治,但却有效统治了国家。他把法律编集成法典,将行政机关置于中央集权制下,组织国民教育体系,建立法兰西银行,并就法国的教会和国家间的关系和教皇达成协议。大多数人因他结束骚乱和建立起一个可信任的、强有力的政府而向他欢呼。拿破仑因不断地进行的战争浪费了这种友好亲善……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都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法国的统治通常意味着行政管理质量的提高,但是人们对行政管理的法国式性质的印象比对行政管理的质量印象更深刻的时候来临了,换句话说,这些人已经成为民族主义者,而且他们的民主主义已发展为反抗拿破仑统治的运动。

——《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拿破仑统治时期的内外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拿破仑。
2022-02-24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三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历史试卷(四)文综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通常人们都会把美国的革命当做我们的革命的起因,不错,法国革命的确受到了美国革命很大的影响,不过在当时来说,美国革命对法国革命的影响,并没有法国本土的思想对法国革命的影响大。就在欧洲的其他国家还在把美国革命当做一件非常新奇的事情的时候,法国人就已经对它很熟悉了,在这里它更加丰满和使人惊叹。在欧洲人们好奇它,在法国人们则相信它。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说明:可对该学者观点表示赞同、反对或另提出自己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22-05-11更新 | 133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