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中共一大南湖会议何时闭幕?史家们依据档案资料及当事人回忆共提出了7月31日、8月1日、8月2日、8月3日、8月4日和8月5日六种看法,2018年嘉兴市委宣布经过史学家缜密研究确定一大闭幕日期为8月3日,其论证主要依托四条线索:一是7月31日代表行踪;二是8月1日嘉兴刮巨风事实;三是广东代表乘新宁轮4日离沪;四是沪杭甬铁路时刻表及会务细节的合理推断。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随着时间推移,所有的历史谜底将被一解开
B.档案史料比其他史料更加可靠
C.历史是讲证据的学科,想象和推断都是不被允许的
D.史料实证讲究完整的证据链,孤证不立
2021-05-21更新 | 152次组卷 | 3卷引用:解密17 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有学者认为《三国演义》"犹如一个巨大的多棱镜,闪射着多方面的思想光彩,给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人们以历史的教益和人生的启示。"这反映出《三国演义》
A.真实遵循历史发展线索B.思想内涵博大而深厚
C.客观再现历史人物生平D.歌颂公正无私的美德
4 . 长线索观察、大视角分析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

材料二   40年春风化雨、春华秋实,……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有机统一。……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20181218日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习近平以人类向往的“天下大同”为核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认为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各个国家应当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的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唯有如此,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才能够实现。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者将“大同”社会视作一个逝去的理想型社会。根据材料一,概括儒家所提倡的“大同”社会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儒家这一政治理想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写出推动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两个“宣言书”,并结合这两个宣言书的内容,概述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分析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背景,并用一句话概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②以新型国际关系和大国关系为视角,概述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作出的努力。
2022-05-28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2022届高三5月第三次选考科目适应性训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在全国4.62亿亩耕地面积中,南方12路中约有耕地3.18亿亩.....大致是当时北方耕地面积的2倍。南宋、金对峙时期.....不算南宋前期50年间新辟土地,南方土地面积仍占全国土地面积的65.03%。唐代中后期,北方已由原来占有优势而衰退变化为与南方保持基本平衡的状态,至南宋时期,南方已跃升为主导地位,粮食产量显著地超过了北方....北宋初期的989年,全国户数只有650万。到北宋末的1110年,已增长到2088万。

——张全明《中国历史地理学导论》

材料二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总体发展趋势是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相权不断被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地方权力不断被削弱。以下是古代政治制度概况线索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提炼并概括关键信息。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原因,并分析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对文化的影响。
(3)根据材料二的线索图,自拟一个标题写出你的看法,并论证。(要求有标题,有论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之治狱,论心定罪。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诛。

——摘编自西汉《盐铁论·刑德》

材料二   北魏高祖太和十二年(488年)诏:犯死罪,若父母、祖父母年老,更无成人子孙,又无期亲者,仰案后列奏以待报,著之令格(古代律法)。

——摘编自《魏书·刑罚志》

论者谓唐律一准乎礼,以为出入,得古今之平。

——摘编自《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材料三   设计存留养亲制度,使子孙能够尽到对直系尊亲属的养老送终义务,有力地维护了家庭关系的稳定,并进而通过构建“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的家族伦理关系,来促进社会大环境的稳定和谐……传统的“无讼”思想,在当代表现为通过调解制度来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重新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

——摘编自杨鹏程《礼法结合:中国古代法律发展的基本线索》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时期的司法审判标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魏高祖时期判案标准的新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封建法律儒家化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追忆似水年华》又译为《追寻逝去的时光》,全书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有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只有贯穿始终的情结线索。该作品所属的流派是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二里头遗址是探索夏文化的重要研究对象。二里头遗址Ⅲ区曾发掘出土一块不规则形残陶片,有研究者认为这块陶片表面存有多个字痕,与郑州二里冈早商文化牛骨刻辞、殷墟晚商文化中甲骨卜辞文句结构近似,疑似“社”“六”“蛇”“告”等文字,这能够说明
A.夏文化已经出现文字B.二里头遗址存在研究陶器的线索
C.研究历史必须有考古依据D.二里头文字与商文字有传承关系
2021-04-01更新 | 294次组卷 | 4卷引用:考点01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精华备考】2023年高考一轮基础学案(纲要上)
9 . 科学发展和思想解放是世界近代思想文化史上的两条重要线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牛顿用刚性的、机械的力取代天体运行中的神秘因素,以数学公式表述其规律,并得到经验的有力证实,取得巨大成功。这表明,无论是地上的万物,还是宇宙的天体,都固有其自然秩序和规律,根本不存在神秘因素的干预和超自然的意志。

——郑晓松《科学经济与社会》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相信不仅存在着像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的法则,也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规则。理性被用来检验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让·雅克·卢梭提出了一些启蒙运动中最深刻的社会和伦理问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在文艺复兴以及思想启蒙之后,现代科学的理性思维已经建立起来……在思想和理性上,为达尔文创立自然选择进化论提供了思想依据;而青年时的远游,则为他积累了大量的实据,引发了他关于物种进化的思考并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大卫·布林尼《进化论》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世界近代科学发展与思想解放的关系,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02年,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指出“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并主张“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小说文体简介
《新法螺先生谭》科幻小说叙述主人公新法螺从地球到月球、金星,最后重返上海的奇异经历。小说中涉及了大量的技术名词,如“离心力”“卫星”“洗脑”“循环系统”“动物瓷器学”等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1909年)章回体小说全书以主人公“九死一生”的经历为主要线索,从他奔父丧开始,至其经商失败终止。通过这个人物20年间的遭遇和见闻,揭露了从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前后至光绪三十一年左右的清末社会的黑暗现实,并从侧面描绘出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
《新中国》(1910年)科幻小说小说以第一人称写作,是一部以梦为载体的幻想之作。书中写道:“万国博览会”要在上海浦东举行,为此在上海滩建成了浦东大铁桥和越江隧道,还造了地铁

——摘编自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梁启超认识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0-12-29更新 | 523次组卷 | 9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纲要上) 第七单元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