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828 道试题
1 . 1923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文化辞书》收录了“共产主义”“剩余价值”“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丰义”等词条。这反映出当时(     
A.民主共和观念盛行B.印刷出版业的兴盛
C.维新思想成为潮流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6年初,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但第一次中央官制改革有名无实。其后设置资政院,然而权力相继由满族内阁与皇族内阁掌控,载洵等人“殖其私财,卖官鬻缺”。各省请愿者虽云集京师,但“政府始终冥顽如故,最后竟以军警驱逐请愿代表回籍”立宪运动最终失败。

——摘编自谷钟秀《中华民国开国史》

材料二   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制定之后,各方争议甚大。中国民主同盟认为,“此次宪法所依据的宪草乃国民党片面提出的草案”,违背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决议程序与精神。孙科等国民党高官认为,该法“思想上有矛盾,因之在制度上欠和谐”,不能体现典型的时代性格。其他国会代表认为中国共产党和民盟都未参会,“由此产生之宪法,安能期其有效?”该宪法最终沦为国民党专制统治的装饰品。

——摘编自汪朝光《中华民国史(1945—1947)》

材料三   在制定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时,毛泽东亲自主持起草工作。除了全国各级人大596万多代表的讨论外,还进行了近三个月的全民讨论,参与人数达1.5亿,形成了13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该宪法的制定是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典范,为其后历次宪法的修改确立了基本依据。

——摘编自董成美《制定我国1954年宪法若干历史情况的回忆》

(1)根据材料一,归纳清末预备立宪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华民国宪法》立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对社会主义民主优越性的认识。   
3 . 嘉庆年间,安徽桐城祝氏宗族将订立的族规“呈县请批”,县批文说: “祝姓户族人等知悉,尔等务须……听从户尊长等开列规条,共相遵守。如有不遵约束者许该户长据实指名赴县具禀,以凭惩治。”这体现了当时基层治理(     
A.重教化而慎刑罚B.家国双重治理结构升级
C.严控基层自治权D.着力缓和官民紧张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78年,美国总统卡特在致国会的咨文中说:“这个制度(文官制度)有严重缺陷,它已成为官僚主义的迷宫。这座迷宫忽视功绩制,容忍拙劣的工作表现,容许滥用雇员的正当权利,使每件人事行动都陷入繁杂、拖拉的公事程序及延误和混乱的泥沼。”由此可知(       
A.美国应该废除文官制度B.卡特意在进行文官制度改革
C.卡特打破了政务官特权D.美国加大了惩治腐败的力度
5 . 1933年4月的《公务员任用法》具体规定了按照资历确定职位的办法:曾于民国有特殊勋劳或致力“国民革命”10年、7年和5年以上者,均不必经过考试,可任用为不同级别的公务员。国民政府的这一举措(       
A.意在强化国民党一党专制B.有利于完善民国时期公务员体系
C.开创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D.表明考试选拔的公务员占比较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尚书·尧典》载:舜任首领后,设官分职建立了管理机构,禹被任命为“司空”,平治水土;弃(人名,“后稷”),播司百谷;皋陶(人名)作“士”,主管刑罚。这一记载反映了(       
A.奴隶制度等级森严B.早期国家雏形出现
C.专制王权开始形成D.重农抑商政策制定
7 . 下图是《唐律疏议》的部分内容,这反映唐律的特点是(       
诸告祖父母、父母者,绞。
【疏议】又曰:父为子天,有隐无犯。如有违失,理须谏诤,起敬起孝,无令陷罪。若有忘情弃礼而故告者,绞。

——《唐律疏议》

A.世界领先B.皇权独尊C.兼收并蓄D.以礼入法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1年,美国制定了“第四点计划协定”,协定指出“要使喜马拉雅南麓的国家赞同并效忠于西方的民主制度”。协议同时提出,开展援助主要是考虑到尼泊尔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并提议对尼泊尔的矿产资源开展调查,以便于更好地开展经济技术援助。同年,美国和尼泊尔签订了《技术合作总协定》,向尼泊尔提供援助。

1956年,中国应尼泊尔的请求,与其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尼泊尔王国政府经济援助协定》。协定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本协定签字生效后的三年内,无偿地援助尼泊尔王国六千万印度卢比”,开启了新中国对尼泊尔经济技术援助的序幕。

——摘编自穆阿妮《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美两国对尼泊尔经济技术援助的比较研究》

材料二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的对外援助和国际发展合作为全球互联互通提供公共产品。以非洲为例,据统计,2000年至2020年,中国帮助非洲建成的公路、铁路超过13000公里,建设了80多个大型电力设施,援建了130多个医疗设施、45个体育馆、170多所学校,为非洲培训各领域人才共计16万余名。中国本着博采众长、相互借鉴的精神,在“受援国提出、受援国同意、受援国主导”的原则基础上,不断加强同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交流,积极探讨开展三方合作。2016年以来,中国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难民署、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红十字会等十多个国际组织和国际非政府组织开展合作,在亚洲、非洲、美洲等地区近50个国家实施粮食援助、灾后重建、难民救助、妇幼卫生等领域的发展合作项目,2000多万发展中国家民众受益。

——摘编自马汉智《新时代的中国对外援助和国际发展合作:整体态势、内外挑战与因应策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五十年代美、中两国对尼泊尔经济技术援助的时代背景,并概括两国援助的各自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援助尼泊尔的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对外援助体现的外交新理念。
2024-02-18更新 | 221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四中学2024届高三12月考试历史试题
9 . 据秦简《法律答问》记载,老人控告子女不孝要立即拘捕子女,而子女告父母概不受理,且治告者罪。对不孝子女施以流放、断足等严厉的刑罚,赡养老人逐渐成为强制性义务。这反映出秦朝(     
A.基层治理趋于完善B.出现律令儒家化现象
C.治国理念发生异变D.伦常秩序受政府重视
10 . 有学者指出:“我们不应忘记这样一个事实,一个落后、农业占主导、文盲占多数、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而濒于崩溃的俄国,在极短的时间内变成了各领域都实现工业化、文化普及和科技发达的强大国家。”该学者描述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A.新经济政策的顺利推行B.苏联模式的贯彻落实
C.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D.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