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0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蓝”并不是现代中国人的独创,据出土的珠料和管料推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尚蓝”已成为贵族审美的嗜好,并成为一种祥瑞的象征。古人不畏险阻从遥远的异国他乡采购青金石作为蓝色颜料来装饰佛像,以示对信仰的虔诚。唐代的窑工们,将“波斯蓝”与中国“瓷”相融合而烧成青花瓷器,浑厚华滋。经历了两宋时期的没落,青花瓷在蒙元时期得到迅速发展。烧制元青花瓷的高铁低锰的钴土矿(“苏麻离青”)来自波斯。元朝政府于1278年在景德镇设立了专门烧造贡瓷的“浮梁瓷局”,烧制出的青花瓷颜色稳定、沉静,而且在烧制瓷器的温度、质地及装饰手法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就。青花瓷也因其高贵典雅的艺术水准而成为14世纪大规模对外出口商品之一。……元、清两代因信仰萨满教而崇尚天蓝色,明代统治者因信奉道教而推崇青蓝色系。几经历史淘洗,“中国蓝”终于成为华夏文化记忆和对外和平交往中繁荣发展的见证。

——摘编自邹文兵、曾璐《“中国蓝”:色彩情感与品牌视觉形象实践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朝以来青花瓷快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蓝”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79年4月的中央工作会议提出,适当提高轻纺工业的投资比重。6月,全国人大五届二次会议确定,适当增加轻纺工业所需贷款和原材料的进口。为响应国家政策调整,迎接新中国成立30周年,“全国轻工业新产品展销会”于1979年9月在北京开幕。从9月15日至10月15日正式展销的一个月里,参观人数累计达到80万人次。在展销会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前来视察指导,各国驻华使馆和外宾等来展销会参观。这次展览会突破商业部门统购包销,工业部门尝试自销。展览厅设在农展馆的综合馆内,展出的“四新”(新产品、新品种、新花色、新包装装潢)产品,包括28大类,4000多个品种;销售的产品有3000多个品种。其中新产品就有49种,这是前所未有的。例如,常州市产的金狮牌自行车,既适合城市用,也适合农村用。“四新”产品中,虽然有一部分是高档的新兴家用电器,但大多数比较经济、实惠,价廉物美,适应人民群众的购买力。在展销会上,南京“钟山牌”九钻手表售价30元,很受欢迎。北京市一位小学教师说:“‘钟山牌’手表正合适,无论如何要买一只。”

——摘编自杨兴山《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性展销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9年全国轻工业新产品展销会开展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展销会上“钟山牌”手表为何如此受欢迎。
2024-01-06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全真模拟(五)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代冶铁业的规模有明显的扩大,其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发现的汉代冶铁遗址主要分布在豫、冀、晋、鲁、陕等地区。产铁之地设铁官,专管冶铁和铸造铁器,全国共有49处。较大的冶铸作坊有郑州古荥镇、南阳瓦房庄等遗址。这些遗址面积大,炼铁炉种类多,所用技术较为先进。生铁炒炼成钢等技术的应用提高了铁产量。汉代冶铁技术的提高为生产工具的制造和改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据考古发掘,我国古代主要农具大部分已在代出现,可分为垦耕工具、播种工具、整地工具和收获工具等类型。

——摘编自张钢杰《试论汉代冶铁业的发展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根据材料,概括汉代冶铁业发展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冶铁业的发展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024-01-02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海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检(三)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地指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使得“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

192012月,毛泽东指出“中国问题本来是世界的问题,然从事中国改造不着眼及于世界改造,则所改造必为狭义,必妨碍世界”。此后,毛泽东还分析指出:“五四运动是在一九一九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劳动运动的真正开始是在一九二一年,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之后,即在民族问题和殖民地革命运动在世界上改变了过去面貌之时”,中国共产党开辟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就是世界革命普遍经验在中国的具体表现。193512月,毛泽东审时度势,从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相互关系的角度明确提出,“我们的抗日战争需要国际人民的援助”,建立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础上的国际援助“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一个必要的条件”。

中国革命的胜利,离不开毛泽东以世界眼光对中国革命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战略思考,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20世纪继俄国十月革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政治事件。

——摘编自刘会强、连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以世界眼光对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的战略思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毛泽东的“世界眼光”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2023-12-2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12月联考(一轮复习调研)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以来,学者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研究涵盖了诸多层面。第一、先秦的内外服制、分封制、礼制、世卿制以及郡县乡里制、军功爵制、官僚制等。第二、在此前偏重上层统治结构、皇帝官僚制度、律令制度等问题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基层社会治理的研究。第三、古代官吏选任、考课、监察等制度的演变历程。

学者认为,汉唐政治制度研究领域中一些经典著作的出现为“政务运行”概念的提出奠定了基础。汉唐时期,随着官僚制和皇权体制的建立与巩固,国家权力的运作具有了一整套可依赖的行政运作的规章与流程,皇帝制敕的起草颁布、三省的运作、部司与寺监及州县之间的政务关系等都支持着汉唐社会的发展繁荣。

——摘编自卜宪群《不断深化中国古代制度史研究》、史索《2020年的中国古代史研究》等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研究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唐在古代政治“政务运行”方面的贡献。
6 . 千百年来,对中华文明高度的认同感,追求和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始终是萦绕在无数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情结,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价值取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西方学者认为,从西周到魏晋时期为中华文明的“古典时代”。进入古典时代后,技术发展使得农业和整个文明的扩展速度与强度都大大超越过去。秦汉帝国确立了其后中华文明发展的基本要素。该文明要素的结构不仅包括庞大官僚体系和国内服务系统,还包括把这个广大的文明连接起来的道路和运河,支持着农业基础的灌溉网络,以及保护中国内地免于游牧民族袭扰的庞大的边墙。正如这些成就所表明的,中华文明是全部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文明之一。

——摘编自《百年考古推动中国古典学步入黄金时代》《全球文明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在“古典时代”开创性贡献。
2023-12-1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初期,西方国家实行天然橡胶(注:天然橡胶是弹性体的主要原料,弹性体在日常生活、工业和国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全面禁运政策。由于橡胶事业是国际事业”“必须马上动手1952年,华南垦殖局海南分局宣告成立,负责统筹领导海南的橡胶垦殖工作。以解放军为骨干,以翻身农民、各类干部、社会青年为主力,以从事林学、农学的专家、技术人员和归国华侨为科技中坚的垦殖大军,开赴海南岛,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天然橡胶垦殖大会战。

1953年,由于国际天然橡胶市场出现产品积压、价格下跌的产业危机,西方国家对华橡胶禁运最终瓦解,橡胶大会战结束。1954年初,海南垦殖分局确定:集中力量进行整顿巩固,展开大转弯,海南橡胶种植转为务实的依山靠林以林保胶策略。大转弯后,橡胶生产初见成效,于1958年实现第一批橡胶树开割。20世纪70年代末,海南岛植胶面积占全国的56%,干胶产量占全国的70%,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改革开放初期,海南农垦着重解决了政企合一及大锅饭中的效率问题,垦区工业由围绕农业办工业转变为围绕市场办工业。这一时期,营业收入、利润水平、发展势头特别是职工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都是建垦以来最好的。

——摘编自张海明《琼州垦殖:国家使命与海岛实践海南农垦70年历程回顾及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海南开展“橡胶大会战”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推动海南橡胶事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2023-12-1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4届省高三上学期全真模拟考试(四)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

设有大司徒职官,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下辖遂人、遂师、委人廪人、仓人、司稼等,多部门协同救灾。

秦朝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田律》中规定:它物伤稼者,亦辄言其顷数。近县令轻足行其书,远县令邮行之,尽八月之”。

汉朝

有民曹尚书……汉平帝元始二年,郡国大旱,蝗,……遣使者捕蝗”。

隋唐

有户部等兼管救灾的中央常设部门。开元初年,山东、河北、河南等粮食主产区爆发了严重蝗灾,唐玄宗派出御史担任捕蝗使,分道指挥山东等地的除蝗工作,并将灭蝗成效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官员政绩的标准。

宋朝

安抚使、廉访使等差遣职位也参与赈恤;宋真宗下令在全国推广常平仓制度;实行地方长官兼河堤使制度。

清朝

在黄淮等地区专设河道总督和漕运总督,康熙先后诏令善于治水的靳辅、于成龙和张鹏翮为河道总督,负责治理黄河水患。

——摘编自张涛《中国古代灾害治理的历史经验》

材料二   李士谦,字子约,(北魏)赵郡平棘人也。

李氏宗党豪盛……尝集士谦所,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谓群从曰: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少长肃然,退而相谓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

家富于财,躬处节俭,每以振施为务。……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士谦曰:吾家余粟,本图振赡,岂求利哉!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契,曰:债了矣,幸勿为念也各令罢去。

——摘编自[唐]李延寿《北史·李士谦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历代政府加强灾害治理的举措,并分析历代政府都重视灾害治理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的角度解读材料二中的现象。
2023-12-12更新 | 150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2024届省高三上学期全真模拟考试(四)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经济结构指中国国民经济的组成和构造。1952年沿海省份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70%左右,内陆省份仅仅占30%左右,而“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约80%项目则落在内陆中西部地区,这是当时新中国所处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及地缘经济政治环境使然。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由于国际局势和周边环境恶化,三线建设使我国生产力布局进一步西移。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与周边各国的关系趋于缓和,东南沿海地区参与了世界经济分工,促进了内地和边境省份的经济发展。据统计,我国第一产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到2007年下降到10.97%,第三产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在2018年达到52.2%。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济的变化表现在从重生产轻消费的重工业基础建设,转向轻重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合理发展,完成了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两步走”目标;经济变迁验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摘编自王志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结构变迁历程与未来方向》

(1)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格局演变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格局演变的主要因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林启自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任杭州知府,于次年呈《请筹款创设养蚕学堂禀》给浙江巡抚,认为设立养蚕学堂就时局而言,为中国之权利;就王政而言,为百姓之生计;就新法而言,为本源中之本源;就浙省而言,为切要中之切要。同年,他奏请浙江布政司拨银三万六千两,创办蚕学馆。18979月,林启聘宁波江生金为教习,江生金曾前往法国国立蒙伯叶城养蚕公院,学习巴斯得防备蚕病之法。次年聘日本著名蚕师轰木长为教习。18983月蚕学馆正式招生开学,《农学报》中详细报道:杭州蚕学馆已于上月十三日开学,招收学生三十人,备取学生三十人,额外二十人,留学日本二人。日本蚕师轰木长,为其国宫城县农学校讲业管主。杭州蚕学馆还专门设立了推广部,宗旨是均以学校之所造就者,推行于社会,试验夫适应与否也,而社会庶几得所咨询商榷,以共底于成,蚕业教育,乃得与社会沟通,而社会亦得教育之利

——摘编自吴洪成、罗佳玉《中国近代最早的职业教育机构一杭州蚕学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林启创办杭州蚕学馆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杭州蚕学馆的办学特点。
2023-12-1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4届省高三上学期全真模拟考试(四)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