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39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商鞅变法的改革措施规定:在战争中杀敌1人,赐爵一级或授予50石俸禄的官职;杀敌军官1人,赏爵一级,田1顷,宅地9亩。这一做法(     
A.保护了守旧贵族的利益B.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
C.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D.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2024-05-30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西周时期,“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而到了战国时期,“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分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耒耜等磨制石器的出现B.分封制和井田制的瓦解
C.出现大规模的兼并战争D.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2024-05-3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材料表明华夏族(     
A.通过不断交融而形成B.构成中华民族的主体C.居住分散,交通发达D.有统一的文化和信仰
2024-05-30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通过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五层面积较大、堆积较厚的灰烬,以及烧石和烧骨等,可以推测出当时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还掌握了保存火种的技术。这表明(     
A.北京人遗址内涵丰富B.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C.北京人进入农耕时代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2024-05-30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玻利瓦尔反对君主制,主张在独立后的拉美建立资本主义共和制。在《牙买加来信》中,他说:“渴望和平、公正、科学、艺术和贸易的美洲人更喜欢的是共和国,而不是王国。”由此可见,拉美独立运动(     
A.反对殖民者残酷掠夺B.促使民众推崇联邦政体
C.是对光荣革命的学习D.深受启蒙思想传播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新航路开辟使“文明舞台限于亚欧大陆的格局归于终结,东西方开始进入了一个互相认识的全新时期”。材料中的“全新时期”的含义是(     
A.世界市场雏形出现B.西方对东方的殖民掠夺
C.东方完全落后于西方D.东西方文明间的冲突加剧
2024-05-28更新 | 82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学考)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明朝中期起,……由于农业多种经营方式的推广,很多地方的农业染上了商业色彩,农产品主要面向市场而并非自己消费,同时粮食商品化的趋势也日益明显。……许多重要商品的贸易,已不再局限于地方局部范围内的狭小市场,而是被长途贩运到很远的地方销售,乃至行销全国。……在国内贸易发展的基础上,海外贸易的需求日益强烈。欧洲在与中国的贸易中,无一例外地都处于贸易逆差之中。由于这种贸易以中国的丝绸为主角,因此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对流”。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二:纵观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专制统治登峰造极,统治者完全用行政命令去干涉经济活动,工商业受到官府的严酷控制。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一直受到专制政府的压抑,再加上重本抑末观念,许多商人在发财后不是将资金投入再生产,而是投向旧式的土地经营。农民耕耘自食,小农经济在社会经济中依然占据优势,城乡间工农业商品经济的交流市场很小。统治者把外人来华贸易视为是“天朝”对“蛮夷”的恩赐,海禁封闭政策极大地抑制了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的社会转型因此而严重滞后,直到鸦片战争后才开始缓慢的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坎坷之路。

——据郝钧、周连春《明清时期中西方社会转型的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商业贸易出现的新现象,并分析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阻碍明清社会转型的因素有哪些?
(3)除上述史料之外,研究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还可以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答题需说明史料类型+举例)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诸家之学,并起争鸣,经过相当时期之后,总是要归于统一的,统一的路线有两条:(一)淘汰其无用,而留存其有用的。(二)将诸家之说,融合为一。

——吕思勉《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儒学正统地位确立之后,治经道路,随着时间的推移,愈走愈窄,从而严重地阻碍了儒学的发展。自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获得了大发展,在意识形态上大有取代儒学之势。进入宋代,小规模的农民起义不断。大规模的边境冲突也时有发生,一些儒家学者想从儒学经典中去寻找挽救社会危机的思想武器。同时,这一时代,广大平民有机会加入读书人的行列,他们由于出身贫苦,没有旧的经学传统的束缚,所以易于建立新的儒学体系。在这种形势下,自北宋中期起,儒学发展出了新学派——理学,它是一套包括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在内的理论体系。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将思想“归于统一”的主要举措,并说明其产生的不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理学形成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程朱理学的核心主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古代儒学发展的认识。
9 . 1842年中英签订的《南京条约》,关于关税的原文表述为“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这一规定(     
A.保证了中英之间的正常贸易B.体现了清政府的外交成就
C.加速了经济的半殖民地化D.捍卫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2024-05-24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其中第一条规定对活佛转世的认定实行金瓶掣签制度。该条文说:“大皇帝为求黄教得到兴隆,特赐一金瓶,今后遇到寻认灵童时,……由各呼图克图和驻藏大臣在释迦牟尼像前掣签认定。”这一规定(     
A.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安定B.彻底解决了西藏各教派间的矛盾
C.保证了改土归流政策的实行D.开始确立中央对西藏的行政管理
2024-05-2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