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15 道试题
1 .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成立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国家版本馆,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些决策(     
A.强化了历史学科的独立性B.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C.服务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规划了文化产业发展蓝图
2 . 表2所示为在中国出土的部分东罗马帝国金币的概况。其中安菩夫妇墓的墓主原籍为中亚的安国(今乌兹别克斯坦一带),664年在长安去世,709年迁葬洛阳;金币被墓主握于右手中,拉丁文铭文显示其铸造时间为602—610年。据此可以被认定为史实的是(     
出土时间出土地点概况
1914年新疆和田首次发现东罗马金币
1945年甘肃武威唐墓1枚东罗马帝国早期的金币
1953年西安附近隋墓1枚东罗马帝国金币
1978年河北磁县东魏茹茹公主墓2枚东罗马帝国金币
1981年洛阳龙门唐墓(安菩夫妇墓)1枚东罗马帝国金币
A.金币是古代国际贸易的通用结算货币
B.隋唐中国与拜占庭陆上通道相对畅通
C.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长期处于出超地位
D.东罗马帝国征服了意大利及中亚地区
3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调查显示,世界遗产名录上约一半世界遗产地高度依赖政府补贴,当补贴减少时,世界遗产地将面临巨大风险;2020年,有13%的世界遗产地曾裁减正式员工,有27%的世界遗产地裁减了临时员工数量。这启示我们,世界遗产保护(     
A.必须由联合国组织协调B.需要各国积极担当作为
C.可作为振兴经济的机遇D.应拓宽人才流通的渠道
4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   明清时代,皖南一域产生了大量的契约文书。在徽州当地, 一般民众之间的经济交往相当频繁,田土交易推收过割,以及乡土社会秩序之维持,在很大程度上以“契约和理性”来支撑,即使是亲族之间也不例外。明清以来的徽州遗留下的大量文书,除契约文书之外,还有 日记、书信(包括原件、信底及活套)、账册、杂抄(“碎锦”“杂录”)、启蒙读物、日用类书和诉讼 案卷等,几乎涵盖了民众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徽州在传统上属于诉讼频繁的“健讼”之地,围绕着各类土地、房产、赋役以及人身依附关系的文书,作为发生纠纷和诉讼时的有力证据,有长时期保存之必要;再加上“敬惜字纸”之观念深入人心,巨量徽州契约文书得以留存。

材料二   海外也零星可见徽州文书之收藏。如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有明代歙县方氏信函七百通(从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作为书法艺术珍品流入美国);英国的档案中有一些徽州茶商的资料;日本长崎等地,保留了一些徽州海商的文书。日本其他的一些机构也保留有少量徽州文书,但其整体收藏的情况还不是非常清楚。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有日本学者提出:古代徽商的海外贸易活动的巅峰在明中后期,徽州海商在明末以后走向衰落,到清朝时,徽商则倾其全力经营国内商业。1984年,有学者利用中日(官方)交涉中的海事资料,揭示了清代徽商利用沿海来扩大其商业范围,并以巨额资本从事海外贸易的事实。1999年,有学者广泛搜集中日两国的文集、笔记、随笔、碑刻、族谱和尺牍等资料,并从中寻找徽州海商的印记,得出在清代(太平天国运动前)的东亚,徽州海商仍然极为活跃的结论。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振忠《徽州文书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分析明清时期徽州文书大量存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海外收藏的徽州文书的史料价值。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下半叶学术界关于徽州海商的争议焦点,并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具体说明史料辨析在史学争鸣中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2世纪中期,有阿拉伯地理学家指出,在摩加迪沙南边的布拉瓦,居民没有任何信仰,他们将地面突起的石柱视为神灵。但近年来的考古活动显示,这一区域存在大量的阿拉伯人墓葬,碑刻显示12世纪时该地区有许多穆斯林。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A.现代学者更加关注人种的迁徙B.文献记载受到作者信仰的干扰
C.阿拉伯帝国一度占领非洲东部D.考古发现有利于更新传统认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二战结束后,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构建了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平行的另一个世界市场。但在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决策机制中,苏联阵营在形式上、体制上始终尊重并维护联合国及其主要分支机构的权威,更没有另搞一套“社会主义国际法”。这反映出,冷战时期(     
A.经济领域是大国竞争焦点B.联合国偏袒社会主义阵营
C.雅尔塔会议成果遭到破坏D.国际政治局势总体上趋稳
7 .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如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颜元等,或侧重经学,或侧重史学,或侧重哲学,但均是经世实学思潮的提倡者和践行者。其学术背景是(     
A.西学东渐逐渐加深B.程朱理学体系烦琐
C.陆王心学愈发空疏D.三教合一成为现实
8 . 春秋战国直至汉初,社会任侠之风大盛,侠士言必信、行必果、重然诺、轻死生的品格历来为世人称道;但“布衣为任侠行权,以睚眦杀人”之举也被视为“以奸犯公法”。自西汉中后期起,任侠之风便一蹶不振。这一变化主要缘于(     
A.豪强地主的崛起B.主流思想的变迁
C.专制统治的强化D.选官制度的变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1948年5月,国民政府开始在山西实行所谓“平民经济”政策, 一半工资以贱价的小米计价。政策实施后,太原市内的工人间便流传开一则顺口溜:“(工资)米麦各半,加工另算,打(碎)灯泡罚你四万,你要(鸣)不平,送你(去)前线打仗。”这一现象的出现(     
A.得益于共产党对群众的动员B.说明国统区金融体系已崩溃
C.缘于国民党军投入战略决战D.暴露了国民政府的反动面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中国古代不少人口迁移运动都带有政治权力的影子,迁移的动因有避难、迁都、垦荒等。而由最高统治者主导的内聚式的人口迁移运动,往往带有增强文化向心力的意图,最适合作为其依据的是(     
A.秦朝将六国贵族迁入咸阳B.北魏贵族移居并改籍洛阳
C.靖康之变后宋室南渡偏安D.清前期移湖广之民人四川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