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065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1669年,国际贸易重要港口阿姆斯特丹在全城设立了多达1800盏街灯,由100名城市点灯人负责运营。该市还雇佣150名市民每夜在大街小巷巡逻。造访该城的来客纷纷注意到这里少有犯罪和骚乱。同期,伦敦的夜晚也沐浴在玻璃灯笼的光辉之中。17世纪末,欧洲人第一次驯服了夜晚。据此可推断(       
A.西欧海外活动获利丰厚B.科学发展拓展人类活动空间
C.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巨变D.工业革命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2 . 关于玉米传入我国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这折射出(     
东南海路传人说先经欧洲传到菲律宾,后由葡萄牙人或在菲律宾等地经商的中国人经海路传入中国
西北陆路传人说从西班牙传到麦加,再由麦加经中亚,西亚引种到我国的西北地区
西南陆路传人说先从欧洲传到印度,缅甸等地,再由印度,缅甸等地引种到我国的西南地区
A.亚欧大陆之间的联系增强B.传统商路推动了玉米传入
C.人们对粮食作物缺乏认识D.高产作物促进了人口增长
昨日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藏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6世纪末,从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流向中国的白银达到了100万比索,这个数字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又翻了一番,在18世纪达到300万——400万比索。这些数据可用来说明当时(       
A.西班牙成为大西洋贸易网络中心B.西班牙白银产量不断增长
C.太平洋贸易得到迅速发展D.中国的对外贸易格局实现了逆转
4 . 西班牙商人常把一些既不值钱又无多大用处的商品运到美洲,殖民长官要求原住民必须购买他们并不需要的纽扣、花边、刮脸刀以及他们根本看不懂的宗教书籍。有的殖民长官甚至强迫其所辖原住民一律必须戴眼镜,以便把西班牙商人以低廉价格得到的眼镜配售出去。西班牙殖民者此举(     
A.促使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B.运用行政手段获取商业利益
C.引发欧洲商业革命的出现D.改善了美洲人民的生活状况
昨日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藏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西班牙殖民者确立在拉丁美洲的统治后,先捣毁印第安人的偶像,摧毁神庙,然后也像在西班牙社区那样,在印第安文明的废墟上广建教堂、慈善机构和教育机构,教原住民学习西班牙语,传授他们诸如木工、园艺和建造堤坝等知识。这反映出(     
A.殖民统治助推了西方文化的扩张B.教会成为殖民统治机构的重要支柱
C.传播宗教是欧洲殖民的主要目的D.移植本国制度是殖民者的通用手段
6 . 上海正蒙书院是光绪四年(1878年)由上海邑绅张焕纶等创办,学生分为数班,即后来多级教授制,教科为国文、地理、经史、时务、格致、数学、歌诗等,后增设英法文、旁及体育,尤其注重德育。该书院(     
A.与传统书院科目设置基本一致B.略具近代学校性质的新式书院
C.是洋务派开办的专门实业学堂D.标志着新学制系统的全面建立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商务者国家之元气也,通商者舒畅其血脉也……商以贸迁有无,平物价,济急需,有益于民,有利于国,是商贾具生财之大道,而握四民之纲领也。泰西各国以商富国,以兵卫商……惟中国不重商务,而士、农、工、商又各自为谋……凡通商口岸内省腹地,其应兴铁路、轮舟等,一体准民间开设,无所禁止,或集股、或自办,悉听自便……振兴我国农工。

——摘编自郑观应(1842—1921)《盛世危言》(1894年出版)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简要评价郑观应的“以商富国”观点。
昨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8 . 【陆权与海权】

材料一:美国军事理论家马汉在1890年提出“海权论”,认为“海权,包括海上军事、经济力量等一切可以增强海上力量或者是海洋控制权的东西,足以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他还强调,建立海权需要有一定的地理条件,比如该国是否拥有海岸线、良港等,同时也需要人口、资金等大量资源,因此从古至今都必须是国家行为,岛国英国比法国更加坚定地向海洋发展,才拥有了海权乃至世界霸权。海权论的问世使建设世界一流常备海军的观点在美国占了上风。西奥多·罗斯福就任海军部副部长后,很快制订了一份从西班牙手中夺取古巴和菲律宾的方案,并开始谋划洲际运河的开凿。到20世纪初,海权论在美国得到了全面实践。

——吴献东《海空天5000年:大国文明与力量简史》

材料二:1904年英国历史地理学家麦金德提出了“陆权论”的主张;他提出:“谁控制了心脏地带(欧亚大陆中心腹地),谁就控制了世界岛(指欧亚大陆),而谁控制了世界岛,谁就控制了世界。”他认为从16世纪以来,海军力量无与伦比的机动性使海洋国家称霸世界,但随着交通技术变革,这种机动性的优势在19世纪不复存在。他警示英国必须提防陆权国家的兴起带来的挑战。

——周桂银《国际政治中的外交、战争与伦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汉提出海权论的历史依据。并结合史实说明“海权论在美国得到了全面实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陆权论出台的时代背景。综合以上材料,谈谈海权论和陆权论内在的共通之处。
昨日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考前测试历史试卷
9 . 1783~1785年,蒸汽机开始在纺织厂使用。蒸汽驱动的纺织机对体力的要求较低,很多妇女和儿童进入劳工队伍;1810年,英国大约每五名棉纺工人就有一名是13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这反映出(     
A.工业发展导致妇女社会地位下降B.科技发展推动英国社会的发展进程
C.生产力变革深刻影响劳动力结构D.英国妇女儿童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48年8月15日,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指责:“职业学生一年半以来制造学潮109次,耽误课业 506 天,学潮漫及 18个重要都市。”这一现象的历史背景有(     
A.中共工作重心转向城市,广泛发动群众B.配合人民解放军作战的第二条战线形成
C.三大战役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D.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青年的极大愤慨
昨日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高三下学期最后一次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