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3 道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盛世危言》,是中国近代思想家郑观应的重要著作,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正式出版。《盛世危言》是一个全面系统地学习西方社会的纲领,它不讳言中国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落后于西方。提出了从政治、经济、教育、舆论、司法等诸方面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的方案。在政治上不但提出了建立议会式的立宪政体,而且提出了将政治公开于传媒,由朝野各方评论,这样才可能使施政臻于完善;在经济上郑氏主张由民间组建工商业团体,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在教育上,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有新见解;在司法上他指出了中国的法律和法律的运用无不体现了黑暗与残暴,所以须得向西方学习,他说:“西人每论中国用刑残忍,不若外国宽严有制,故不得不舍中而言外,取外而酌中。”光绪二十一年,江苏布政使臣邓华煕曾将《盛世危言》五卷本推荐给光绪,光绪批示印制2000部,分发给各省官员该书印刷达十余万部之多,并成为科举士子的必读参考书籍,它是中国近代出版史上版本最多的书。

——摘编自易惠莉《郑观应评传》

书评,即评论并介绍书籍的文章。


请以《郑观应评传》中关于《盛世危言》的相关内容和评述,撰书评概要。概要要包括论题、背景、内容特点和影响。(要求:论题内容简明扼要,联系材料,史论结合,不得摘抄材料。)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嬴秦以降,虽盛衰分合不常,然汉、唐、宋、明之外患,不过曰匈奴,曰突厥、曰回讫、吐番、曰契丹、蒙古,总之不离西北塞外诸部而已,降及今日,泰西诸国以器数之学,勃兴海外,履垓埏若户庭,御风霆如指臂,环大地九万里,罔不通使互市。虽以尧舜当之,终不能闭关独治。而今之去秦汉也,亦二千年。于是华夷隔绝之天下,一变为中外联属之天下。夫自群圣人经营数千年以至唐虞,自唐虞积二千年以至秦始皇,自始皇积二千年以至于今,故曰不过万年也,而世变已若是矣。

——薛福成《变法》

材料二   中国与各国立约,所急欲删改者,惟一国倘有利益之事,各国一体均沾之语,最不合西洋公法。缘有时乙国以事求于甲国,而蒙允许,丙国亦欲同沾利益。其实交际情形并不相同,无益于丙国,而徒有损于甲国也。

——清驻英法公使曾纪泽1879年4月与巴西驻英国公使对话

凡遇交涉,异邦客商,一切章程,均由各国主权自定。实于公法吻合,彼虽狡悍,亦可以理折之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1894)

材料三   处此时代,苟用平民主义,致令国内纷乱,势必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何能自立图存?惟国家主义盛行,则上下一心,遐迩一体,国人皆互相团结,壮其合群之魄力,发其爱国之精神,然后众志成城,急公仇而缓私仇,先国家而后家事,其国未有不盛,其种未有不倡者也。故欲致和平之幸福,为伟大之国民,必自尊重国家主义始。

——《论平民主义与国家之主义之兴废》,《东方杂志》1907年第4期

(1)根据材料一,概括自秦至鸦片战争后“天下观”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思想意识变化的背景。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国家主义”思想。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08年11月14日,慈禧太后临去世前下旨:“嗣后军国政事,均由摄政王(载沣)裁定。”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立即向华盛顿发电,汇报北京政权交替的情况。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收到北京电报的同时,收到了一封康有为从美洲发来的电报。康有为在给罗斯福的电报中指控北洋领袖、军机大臣袁世凯谋害光绪皇帝,变换君主,扰乱中国。康有为希望罗斯福能够致电北京的柔克义公使,以美国的名义联合所有国家,不予承认摄政王的合法地位。但柔克义提醒罗斯福道:“调查这里的官员和外国人,几乎所有人的回答都是相同的——康有为在中国没有追随者,他在1898年对光绪帝的影响现在被认为不利于真正的改革。”

—整理自李德林《最初的国会一晚清精英救国之谋1910—1911》

材料二谕军机大臣等、近闻有海外逆党。乘国家多难之际。妄思煽乱。肆意捏造谣言。其诬妄狂悖(谬)。直有使君臣上下所不忍闻者。复敢刊印函单。分致京外各衙署回所学堂。淆乱是非。多方簧鼓。居心尤属险恶。著邮传部迅电各处邮政局。认真拣查。遇有自外洋寄来汉文函件。字迹封式在五件以上。分致上项各处者。立即拆阅。傥语涉悖(荒)诞。即刻一律焚毁。其各埠外国邮信局社。亦由该处地方官。婉商仿行。共保治安。

—1908年12月《宣统朝政纪1》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08年康有为的意图及美国的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政府在1908年底加强控制的社会背景,并结合材料分析1908年康有为意图落空的根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完成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几千年来通行的都是居家养老,并形成一整套的完备体系。民间社会通行的主导观念是“父母在,不远游”;因“孝”为“忠”之基础,故统治者提倡的也是以孝治天下。自隋朝开始,法律就严禁祖父母、父母在世时,子女“另立门户、分割财产、供养有缺”。在思想观念上,民众自幼就接受儒家孝道教育,元代《二十四孝》成为专对幼儿进行孝道教育的通俗读物。历朝还经常以皇帝下诏的形式旌表和奖励孝子,康乾时期还曾多次在宫中举行宴请民间老人的“千叟宴”。除此之外,宋、元、明、清时由官府举办的救助机构遍设于全国府、州、县,历代还有各种养生方法的流行。

   ———摘编自郭培贵《中国古代养老制度的现代启示》


材料二
中国现代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对比表
类目
时间       
养老方式
属性
变迁过程
1949- 1956年土地养老
个人养老随土地制度改革,依习俗自发演变,自上而下
1956- -1978年集体养老
集体养老
政府引导,由初级向高级演变,自上而下
1978- -1992 年
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
安徽农民创新,政府向全国推广,先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
1992--2002 年
老农保
个人缴费为主的社会养老政策引导、地方自建,自上而下
2002--2013年新型农村养老
个人、政府、地方分
担的社会养老
中央主导,先在地方试点后全国推广,自上而下

———孙贵博《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变迁的过程与结果》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居家养老体系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重视居家养老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现代农村养老制度变迁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
说明养老制度的历史价值。
2018-05-14更新 | 20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婚姻观念
中国西方
婚姻目的扩大亲属同盟,传宗接代爱情是男女结婚第一位的、必不可少的动力。维持美满婚姻的首要条件也是爱情
择偶标准身家清白、门当户对,郎才女貌两个人的互相契合。其余的条件像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等因素则可以不在考虑之列
夫妻关系丈夫往往在婚姻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妻子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形成“男主外,女主内”的文化分工夫妻共同承担家庭的经济责任。家中的大小事情均由夫妻二人共同商定

——据《中西方婚姻上的差异:中国传统的婚姻目的是为家庭而非爱情》整理


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外婚姻关系的状况。任选上表中一种婚姻观念,自拟论题,结合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中外关联、写明观点、史论结合)
6 . “对上帝的信仰是与对独裁的屈服紧密相连的,它们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只有当最后一个国王被人用最后一个神父的肠子绞死时,人们才能获得自由。”这种诉求的历史背景是
A.美国南北战争
B.法国启蒙运动
C.欧洲宗教改革
D.英国光荣革命
2018-06-19更新 | 228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6届安徽六安一中高三下文综训练(九)历史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理学家们通过对所控制的科举制度进行改革,将科举考试的内容逐渐收缩到儒家学说的核心上来。与之相配合,注重蒙学教育的教材和读物的编写,通过儿童时期特有的认知特点,将儒家价值观念传播提前至儿童时期。更难得的是,宋代注重族规家训的编纂,士大夫为了使家庭、家族得到长久地延续,运用儒家三纲五常规范族人、家人的社会和家庭生活习惯。理学家将儒学的原则和制度渗透到民众的生活中,促进了儒学的世俗化和社会化。

——摘编自《浅析宋代儒学社会化的新途径》

材料二:

儒学在很长一段时间是被批判的。上世纪80年代,我们对儒学的态度开始有了一些改变,……这么多年过去了,应该说现在儒学的复兴已经成为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比如说很多地方都竖起了孔子像,有人说这是对儒学的一种认可。还有全球现在有400多所孔子学院以及当前的“国学热”。

——摘编自吴光《当代儒学发展的新方向》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儒学世俗化和社会化的表现,并简析其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西汉和宋朝两次儒学复兴的社会背景。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当今儒学复兴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新文化运动对于传统儒学的批判,一方面以西方现代性启蒙话语为理念背景,从而将古今问题延展为中西问题;另一方面又将孔孟、庄子哲学及传统文化特质回溯至封建专制时代,将中西问题还原为古今问题,从而凸显了西方价值理性的现代普遍性意义。由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A.激情大于理性
B.重视传统文化的转化
C.强调思想解放
D.注重中西文化的融合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王阳明(1472—1529)提出“心外无物”的命题,认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离开人的意识活动,便不存在客观事物。他又提出“心外无理”的命题,认为事物的“理”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而是存在于人心之中。他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性中的天理,是一种天赋的道德。“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王阳明强调“致知必在于格物”,“致知”是要求“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格物”是要求端正人心,去恶存善,“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

——摘编自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等

材料二   1517年,路德(1483—1546)将他的“九十五条论纲”张贴到了维腾堡教堂门口,反对罗马教皇在德国发行赎罪券。路德认为,对上帝的信仰是教徒得到拯救的唯一条件,只有内心真正信仰上帝,才能有真正善良的行为。路德指出,只有《圣经》才是信仰的唯一权威,教徒个人有权凭借自己的良心和理性去解释《圣经》,可以用《圣经》里的话或用理性的论据来反驳教皇的教义。路德宣称,国王有权管理和处置教会财产,日耳曼的金钱不能送给罗马教会。他提出每个国家都有权建立自己的教会,罗马教廷不得干涉。

——摘编自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阳明和路德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阳明和路德思想主张产生的相同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意义。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