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0 道试题
1 . 宋代书法是魏晋、隋唐书风向元明清过渡的转折阶段,是书法史上的一个分水岭。唐人尚法,宋人尚艺,“文人书法”的传统在宋代正式从幕后跃出。“文人书法”
A.体现了“追求个性、注重法度”的文化特点
B.彰显了“重文轻武、民族交融”的时代特色
C.凸显了“注重心境、有意无法”的艺术风格
D.反映了“批评现实、理学强化”的政治背景
2021-12-15更新 | 256次组卷 | 2卷引用:【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一轮巩固卷07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传统伦理文化的义利观中,“义”,就是道德准则,是谋“利”的立足点和根本点。“利”,就是利益,既包含物质利益或功利,也包含其他方面的利益。它是人活动的目的,也就是举“义”的目的。义为理,利为欲,二者互为依存,对立而同一,这一对矛盾范畴作用于人的主体,就构成了人的思维方式,即形成了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是主张“贵义重利”,提倡和鼓励人们追求“义”的利益。二是在谋利的方式和处理“义”和“利”的关系上,主张“取利于义”“见利忍义”,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损人利已,确立了传统伦理文化最基本的价值法则。

——摘编自吴定求《论中国传统义利观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材料二   在近代义利观演进中能较为完整地吸收和消化西方思想,并提出独立见解的要数严复,他将义利观摆在其德育教授新法中的显要位置,并借用西方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念,为这一古老的课题赋予了新的意义。严复依据西方近代生物学知识论证自利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又依据经济学知识来论证“独利必不利”的公例,进而提出了“义利合”、“两相为利”的思想。他认为,要获取功利,其行为必须以符合道义为前提,所谓“非明道则无以计功,非正义则无以谋利。

——摘编自孟祥亭《传统义利观的近代衍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传统义利观的内涵,并分析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严复提出近代义利观的历史背景。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巴黎公社运动失败后,公社战士鲍狄埃写下《Linternationale》的诗篇,第一段为“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1888年,工人作曲家狄盖特将这首诗谱成歌曲,命名为《国际歌》。130多年来,《国际歌》被译成多种文字,被誉为歌曲版的《共产党宣言》,广为传唱,经久不衰。

——摘编自颜广明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论革命歌曲的重要价值》等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国际歌》传入我国。最初是“诗”的形式,后来才发展成为“歌”。1923年瞿秋白翻译的《国际歌》发表在广州出版的《新青年》季刊第1期上,他还为其配上了简谱。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来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在瞿秋白和张太雷的教唱下,首次合唱《国际歌》,大会在庄严的歌声中闭幕。从此,在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奏唱《国际歌》成为延续至今的传统。

——摘编自陶乐《<国际歌>与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等


(1)结合材料一中《国际歌》的歌词和所学知识,指出《国际歌》与《共产党宣言》的相通之处。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国际歌》在中国翻译并传唱的历史背景。
2021-12-29更新 | 296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1843年魏源评论美国:"数百年来,育奈士迭遽成富强之国,足见国家之勃起,全由部民之勤奋。故虽不立国王,仅设总领,而国政操之舆论,所言必施行,有害必上闻,事简政速,令行禁止,与贤辟所治无异。此又变封建郡县官家之局,而自成世界者。"这表明魏源
A.在东西方文化冲突背景下的理性认知
B.开启了向西方学习之先河
C.践行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理念
D.从西方视角否定封建制度
2021-05-26更新 | 365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柏拉图(前427—前347)认为国家的统治者应该由哲学家——所谓的"哲学王"来担任,因为"哲学王"最富有智慧,最具正义感和理性。这一思想产生的背景是
A.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暴露B.雅典民主处于鼎盛时期
C.政治民主化改革尚未完成D.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激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小说《追忆似水年华》以19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巴黎社会为背景,既有对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作者自我内心经历的记录。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只有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该作品所属的流派是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7 . 中国文化在传承与碰撞中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病,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世之君子惟务致其良知,则自能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己,视国犹家,而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求天下无治,不可得矣。

——引自【明】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

材料二当决定守旧或革新的国是。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不必白费金钱派什么留学生,办什么学校,来研究西洋学问。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譬如既然想改用立宪共和制度,就应该尊重民权,法治,平等的精神;什么大权政治、天神、圣王,都应该抛弃……若相信科学是发明真理的指南针,像那和科学相反的鬼神、灵魂、炼丹、符咒等,都是一派妖言胡说,万万不足相信的。

——摘编自《<独秀文存>选》

材料三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

我国科技队伍蕴藏着巨大创新潜能,关键是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把这种潜能有效释放出来。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

——引自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王守仁“良知”学说的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他在理学发展史上的突出贡献。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陈独秀对“决定国是”问题的主要观点。从社会道德角度阐述激进民主主义者的重要主张。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写出建国初期党在“文化事业”上的重要方针,并分析其提出背景。文化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人,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党和政府在人才教育与培养方面的思考与实践。②指出20世纪80年代“科技体制改革”中遵循的战略方针。简述这一时期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的重大进展。概括广大科技工作者“精神气质”的深刻含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885年,有官员上书说:“设立上下议院,凡练兵筹饷各举,使斯民身居局中。”清廷回复:“外洋……与中国政体迥殊,若仿其议院之制,无论扰乱政治之大患……其事断不能行。”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要素内容
A上书人身份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
B上书人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
C清政府态度坚持施行新政
D该事件背景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A.AB.BC.CD.D
9 . 如表所列的是鸦片战争前后向国人介绍西方的书籍概况。如表表明当时
书名主要编纂者成书背景
《四洲志》林则徐任职广东期间组织搜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摘译而成
《海国图志》魏源以《四洲志》为基础增补、整理而成
《瀛寰志略》徐继畲任福建布政使期间组织人员搜集、编译资料而成

A.闽粤是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B.政府大力推动学习西方
C.士人群体广泛关注外部世界D.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2021-01-31更新 | 634次组卷 | 7卷引用:【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山东专用)-解密10近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分层训练)
10 . 现代戏曲发展的历史,既是一部艺术史,又是一部社会发展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3年全国第二届文代会强调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批评了公式化、概念化倾向,特别是1956年提出“双百”方针后,创作环境相对宽松,加上前一时期戏剧创作经验的积累,戏剧创作开始走向繁荣,涌现出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如《刘莲英》《妇女代表》等。但随之而来的“反右”运动扩大化使人们对现实的思考和探索就此夭折,不得不以政治风向为依归。

这一时期创作上的不足也是明显的:虽然有着对新社会的由衷热爱,但缺乏对新生活的深刻体验;由于对新社会可能出现的矛盾与曲折估计不足,戏剧冲突的解决往往过于简单,因而总体上缺乏一种历史的深度与广度。

正是在这种创作背景下,老舍的话剧《茶馆》益发显得卓尔不群。

——摘编自黄仕忠《中国戏曲史研究》


(1)编写一幕发生在1957年一位中国戏曲爱好者家庭里的人物对话场景。(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中国当时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2)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戏曲的发展,说明中国戏曲的历史是一部“社会发展史”。
2021-03-01更新 | 3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