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科技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自成体系而且独立性与排外性强,与政治联系密切,以官办为主,形成了大一统的结构体系。在思想上,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学化的特征非常明显。在应用上,学术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国计民生,实用性很强。在研兗方法上,主要采用对传统典籍的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科学实验,轻视对理论的概括和研究。在发展水平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遥遥领先于世界,但在明清时期落后于西方,没有形成近代科学,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遗。

——摘编自谭周性《浅谈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占代科技形成上述特点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普者,于是为之立王善之,此天意也。

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则正多。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等级)说也。

儒学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恶因。吾国思想家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净尽。则有因必有果,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袁世凯,当然接踵应运而生,毫不足怪。

       ——摘编自《陈独秀书信集》

材料三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新加坡政府即针对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道德危机,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宣传活动。儒家复兴运动首先从中学的儒家伦理课程开始,进而推广到全社会,成为全民参与的文化再生运动,把儒家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八德目”)作为社会的道德标准和基本价值观。……儒家正是从最基础的家族伦理“孝、悌”出发确定了“父子有爱、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这些前资本主义家族制社会的思维方式和伦理规范通过新权威政治的强化带入了现代生活,家的概念扩大到了社会生活的其他群体如公司、企业、社群等等,而家族伦理“孝、悌”也衍化成了具有更加广泛意义的社会公共道德。

       ——摘编自罗传芳《儒家传统与新加坡发展模式》


(1)据材料一归纳董仲舒新儒学的基本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张为汉武帝采纳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陈独秀对孔学的看法和原因。
(3)据材料三归纳新加坡推行道德教育措施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以儒家思想的发展为主题结合现实谈谈你的认识。
2020-07-28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15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学者根据《史记》《汉书》《后汉书》等文献记载整理的两汉时期自然灾害统计情况如下表,文献关于灾害的记载东汉时期明显多于西汉时期,出现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在于
A.史书的记载出现错误偏差B.受到社会主流思想影响
C.东汉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D.自然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2020-12-02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庆南开中学2021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17--18 世纪,欧美国家在制度上的变革,深深的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请回答:
(1)列宁说:“现代美国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这场战争的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这场战争是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
(2)启蒙运动作为世界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对法国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革命中,体现启蒙思想的法律性文献有哪些?
(3)历史学家认为:“ 滑铁卢之战虽然使拿破仑帝国彻底崩溃,但欧洲君主们专制统治的基础却已不复牢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1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永川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19年美国哲学家杜威在上海讲演时倡导:学生自主自治,注重平民教育,实行社会服务,遭到不少教师和官员的消极抵制。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在长沙讲演时认为:改革中国政治最好是采用苏俄方法,不宜用西洋民主政治,一时大受欢迎。两人演讲的遭际不同,原因不包括
A.杜威学生自治的主张挑战了教师的权威地位
B.罗素的演讲契合了当时中国的思想传播趋势
C.中国外交失败使国人对西方的民主深感失望
D.国人尚未意识到平民教育是救国的当务之急
6 . 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历史研究中历史分期是一项重要工作,关于“中国近代史起点”问题,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均有或明或暗的交锋,至今依然并未消歇。最具影响的观点主要有如下三种。

关于中国近代史起点的最具影响的观点


——整理自赵庆云《何为近代一中国近代史时限问题讨论述评》


(1)关于中国近代史起点存在多种观点,分析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起点"的理由。
2020-12-23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脂、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B.文字记载是印证历史史实的唯一依据
C.东汉纸取代了竹简缣帛D.人类需求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晚清民国时期的信仰危机要远远惨烈于了前两次,因为这一次远道而来的西方人无论是在物质上、制度上和科技上,最后都远远超过了中国人,而且他们还保留了蛮夷的野蛮和残暴。这就使得中国人不仅面临着信仰的危机,而且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在两次鸦片战争的时候,中国人与西方人并没有太大的差距,甚至中国还占据着优势,远道而来的西方人不仅无法征服中国人的精神,也没有办法灭亡中国这庞然大物┅┅但是当西方列强开始转变策略,扶持同在东亚的日本进攻中国的时候┅┅彻底摧毁了天朝的最后一丝颜面,中国人的天朝信仰彻底崩溃,至今没有得到解决和恢复。

——王诚《论中美各自命门》

材料二 启蒙运动源自人们对基督教神学教条的开始怀疑。怀疑的缘由主要有两大发现:一是新大陆的发现,二是地球在围绕太阳转。《圣经》居然对这两个事实只字未提!一下子就引发了信仰危机。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中国信仰危机出现的原因和带来的影响。
(2)依据材料一、二,比较中西出现信仰危机的异同点。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18世纪,东西方才开始第一次真正的文化交往,也只有这次交往,构成了东西方两个伟大文明之间的第一次真正实质性接触。传教士传到中国的文化主要是“天学”,即西欧的宇宙论。此外,还有历算学、几何学、解剖学、光学、医药学、地理学等科学技术知识和三棱镜、自鸣钟、炮弹制造、玻璃制造等器物和实用技术,也有音乐、绘画、建筑、宗教和哲学知识的传播。这些知识的传入,弥补了中国科学技术重实践轻理论的不足,起到了开拓中国人眼界的重要作用。

——摘编自王军《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

材料二   传教士在把西方科学文化传到中国的同时,也把一些中国的儒家经典及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风土人情、政治制度的见解及研究成果以书信、笔记和书籍的方式介绍到欧洲,使中国的历史文化、宗教哲学、典籍制度、礼仪习俗等大规模地、系统地传入欧洲。……中国高度发达的文明、古老发达的伦理观念、儒家的治国理论引起了启蒙思想家的强烈兴趣,他们在这里发现了另一个人类优秀文明。启蒙思想家们从抨击封建制度和教权的角度出发,对中国文化加以吸收和利用,成为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精神食粮。

——王军《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知识,分析传教士东来的原因及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种文化现象的不同
2020-12-20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重庆复旦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明清时期是重要的社会转型期,也是各种思想互相碰撞和激荡的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经世致用是儒学内部的一种思潮。它在遵守儒学根本信条的前提下,致力于解决当时社会存在的现.实问题。这个思潮不绝如缕,只要儒学被视作统治思想,几乎就可以找到它的影子。但它引起人们的关注,通常都是社会腐败现象特别严重的反响。

在清一代,经世致用思潮曾两度兴盛。一是清初顾炎武等人总结前朝覆灭的教训,为反对明末空疏的学风而倡导。他沉痛地写道:“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故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进入19世纪,清朝全盛时期已过,官场的腐败,社会的破败,又一次触动朝野有为之士的心弦,盛极一时的汉宋之学都无力解决这些难题,经世致用思潮再度弥漫。1826年,魏源受贺长龄之托仿照明代《皇明经世文编》的体例,编就《皇朝经世文编》,此后,补编、续编、三编、四编、五编、新编、统篇等同类书接踵问世,反映了这思潮在19世纪中国长盛不衰的状况。鸦片战争以后,内忧和外患交织,经世致用便成了统治阶层应付这个困境的基本思路。

一袁伟时《经世致用思潮与鸦片战争后改革的延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经世致用”思想的内涵并指出其在清初兴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经世致用"思潮在19世纪中国长盛不衰的原因和表现。
2020-12-06更新 | 22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四)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