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了序文手稿(即下图)。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


材料二


材料三   “二拍”中的《转运汉巧遇洞庭红》一节主要写在国内经营破产的商人文若虚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跟着“几个走海泛货”的朋友出海,靠着“一两银子买得百斤有余”的“洞庭红”橘子,赚了“一千多个”重有“八钱七分”的银钱,又在荒岛上捡了个宝贝,卖得了五万两银子。从此“做了闽中一个富翁”“子孙繁衍,家道殷富”。


(1)材料一作品中的字体是什么书法字体?该作品被称为什么?
(2)请把四幅图片所反映的两种诗歌风格归类。
(3)材料三反映了明清小说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2023-03-2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昌吉州行知学校2023届高三1月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   你,我的朋友,伟大、强盛而且智慧的城市雅典的一个公民,像你这样只注意金钱名位,而不注意智慧、真理和改进你的心灵,你不觉得羞耻吗?美德即知识。

——苏格拉底


请回答:
(1)材料一属于哪个学派的思想?该派别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苏格拉底是针对雅典怎样的状况提出的?其目的是什么?
2023-03-1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昌吉州行知学校2023届高三1月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3 .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未曾中断的原生文明,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延续力和融合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周时期,生产力显著提升,生产关系剧烈变化。当此时,诸家并出,百花齐放,儒尚仁义、道体无名、法兼势术、兵贵止戈……皆欲塑当世之秩序,焕华夏以新生,故而风云激荡,史称百家争鸣。其所争者,为济世之要枢;其所鸣者,为治平之大道。

——故宫博物院展览《何以中国·源·启蒙奠基》

材料二   汉唐以降,得益于陆上、海上贸易线路的畅通,中华文明同外部文明展开更加广阔的对话。中华文明始终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

——故宫博物院展览《何以中国·流·和衷共济》

材料三   在对技艺的推敲、对规律的总结、对民生的眷念中,中华民族展现出非凡的创新精神与创造伟力。四大发明,耕作蚕织,制瓷铸铁,建筑园林,茶叶医药,天文地理……各项科学技术成就,无不凝聚着中华民族尽精微以求新知、致广大以惠亿民的探索精神。

——故宫博物院展览《何以中国·汇·格物维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在“塑当世之秩序”方面所提出的主张,并用一句话概括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2)列举两例唐朝时期“中华文明同外部文明展开更加广阔的对话”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明清时期系统记载了中国古代医药学和工艺学相关知识的著作名称,并概括这一时期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所呈现的新特征。
多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朱熹编著《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依照道德要求,规范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饮食等日常习惯。王阳明颁布《南赣乡约》,告谕乡民“和尔邻里,齐尔姻族”,内察自省,做“一念而善”的善人。由此可见,他们都(     
A.强调个性自由B.主张格物致知
C.倡导修身养性D.注重教化百姓
5 . 在1919~1937年间,影响极大的报纸《申报》上多次出现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阶级斗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其中,“阶级斗争”“唯物史观”的出现频率远 远高于“剩余价值”。由此可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A.契合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环境
B.适应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C.反映了当时国人变革的渴求
D.说明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得到广泛认同
多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梁启超在甲午战争后曾言:“今之言变法者,其荦荤大端,必曰练兵也,开矿也,通商也,斯固然矣”,然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 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由此可见,梁启超(     
A.认识到洋务运动的不足B.主张改革旧式官制
C.反对引进西方科学技术D.力求实行共和政体
7 . 1919年,陈独秀在《新青年》的《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一文中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两位先生”是(     
A.民主与科学B.民主与共和C.和平与发展D.自由与平等
2023-02-26更新 | 8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第一次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01
8 . 汉初,儒生陆贾曾提醒高祖刘邦:“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他主张“行仁义,法先王”,以儒术治国。其所进献的《新语》十二篇深得皇帝称许。这表明汉初(     
A.秦朝治国理念被摒弃B.统治者重视教化的作用
C.无为而治思想受推崇D.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9 . 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

材料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主要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

1845年

第一部合著《神圣家族》首次提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重要原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1845—1846年

合作撰写《德意志意识形态》系统论述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等。

1847—1848年

合写《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完整系统阐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欧洲革命爆发后,直接参加并领导革命。创办报刊宣传革命,组织工人参加武装起义。

1864—1867年

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马克思出版《资本论》第一卷,首次阐明剩余价值学说,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与共产主义的必然胜利。

——摘编自华东师范大学历史教育比较研究中心《历史读本(世界史)》

材料二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应运而生的,一成立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开辟了伟大道路,创造了伟大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一方面,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方面,根据时代的发展,根据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际,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摘编自杨煌《从百年党史感悟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别概括马克思、恩格斯主要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二,简析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分析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10 . 《汉书·艺文志》中写道:“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这反映了当时出现的历史现象是(       
A.兼并战争B.百家争鸣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变法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