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3 道试题
1 . 《海国图志》一书认为,夷之长技有三:战舰、火器、养兵之法,并对西方的民主政体进行了介绍。这一认识
A.预见了鸦片战争结局B.开启了政体变革历程
C.冲破了传统思想束缚D.促使清政府深入反思
2020-04-0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孔子、孟子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希望功君行道;儒家思想在汉武帝之后进入天子殿堂,成为拥有独尊地位的统治思想,绵延两千余年。这反映了儒家
A.坚守“民本”思想的传承B.为政治服务的思想主题
C.始终能够适应统治的需求D.兼收并蓄与时俱进的特质
2020-04-02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胡适在《诸子不出于王官论》中说:“诸子自老聃、孔丘至于韩非,皆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挤之,故其学皆应时而生。”此文发表后不久,即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影响颇为巨大。这说明
A.历史研究应着眼于还原真相B.历史认识深受特定时代影响
C.新文化运动植根于传统文化D.社会变革必须进行思想解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的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受其影响,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认为仁统万物,仁统宇宙,仁就是世界的本体。由此可见,维新派思想的突出特点是(  )
A.照搬西方思想学说B.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结合
C.固守儒家传统思想D.全面接纳西方自然科学成果
2020-03-18更新 | 67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0-2011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六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实现了儒家的
A.道德化和宗教化B.政治化C.世俗化和普及化D.哲学化
2020-03-12更新 | 286次组卷 | 92卷引用:2015-2016学年山西省太原市五中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材料二 从19世纪开始,西方绘画的变化发展日新月异,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等直到抽象主义。如果把这一发展过程描述得概括一点,基本上可以说是主观因素不断压倒以至全部取代客观因素的过程。

——朱狄《当代西方美学》


(1)材料一分别涉及哪些文化领域?他们共同属于何种流派?图二所代表的流派具体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印象派绘画的主要特点并列举出其前期和后期的代表画家各一人。
(3)根据材料二分析19世纪以来西方绘画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和树立新的价值规范,愤懑的抗争最初表现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被动反应;后则表现为“中体西用”式的挣扎。……到戊戌和五四时代,一代新知识分子则能够越过“技”的层面,径直直面“政”和“教”,从而开始了对传统政制以及传统文化的全面、激烈的批判了。批判之结果,传统的权威普遍失落,传统的价值和信仰发生危机,由此又引起人们在心理上寻找和认同新权威,塑造新的价值规范的普遍渴求。…于是科学就在这种历史际遇中合乎逻辑地产生,成为与孔学暂时并存的新权威,一切在孔子旗帜下发展又都在科学之下被观照。……这无疑是唯科学观念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

材料二 中国科学社发行的最重要的杂志《科学》仅1919—1938年间即刊行了20卷,中国地质学会自1922年成立之后,就开始刊行《中国地质学会志》,直至1940共刊行20卷,共计800页(每卷平均约400页),插图1000余幅。……学术交流的途径主要是定期举办年会以及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在这些年会上,还有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现象,即1934—1936年曾三次召开了多学会共同举行的联合年会,这可谓是当时中国科学界的一大景观,大大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为了鼓励青年科学家的研究和写作兴趣,进一步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许多学会都想方设法地设立科学奖励基金。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段治文《中国近现代科技思潮的兴起与变迁》

材料三 两届世界博览会中美展品对比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唯科学观”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科学研究发展的表现。
(3)提取材料三中任意两条信息进行对比,并加以说明。
2020-01-2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大曲,也称燕乐大曲和舞蹈。它是一种综合性的大型歌舞音乐形式,包括器乐、歌唱和舞蹈,同时具备多段结构,是隋唐宫廷燕乐极为重要的一种。唐大曲与汉魏时期的相合大曲、清商大曲相比,在形式和规模上有更大的发展,包括很多的外域音乐成分。其结构主要有三部分:散序——节奏自由,器乐独奏或合奏,不歌不舞;中序、拍序、歌头——节奏固定,歌唱为主,器乐伴奏;破、舞遍——舞蹈为主,器乐伴奏,时有歌唱。唐大曲的代表曲目有《秦王破阵乐》《霓裳羽衣曲)雨霖铃》《得宝子》等

材料二   受法国大革命以及拿破仑称帝的影响,法国的政治、文化生活的变化导致歌剧从内容到体裁发生了变化,同时法国观众欣赏歌剧的趣味也有所变化。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法国大歌剧盛行。法国大歌剧一般采用历史性题材,情节富有戏剧性篇幅较大通常是四到五幕,舞台布景奢华、场面宏大,剧中穿插精致的芭蕾舞场面,合唱队、乐队的运用增加了舞台的戏剧性效果。

材料三   《牧神午后》是德彪西在1889年法国巴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上深受爪哇的佳美兰乐队(印度尼西亚乐队,打击乐占有重要地位)演奏的影响而创作的曲目。他进一步挖掘了钢琴音乐的表现力,还将法国象征主义诗人的作品谱写成艺术歌曲和室内乐曲。在他的作品中,旋律失去了主导地位。他更加重视和声和音色的作用,采用复杂的七和弦、九和弦等和弦结构,大量使用全音音阶、五声音阶及中古调式。从19世纪80年代末起德彪西的创作逐渐显示出独特的个人风格。

——以上材料均选编自白海燕、孟燕《中西音乐史简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大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则材料分别代表的文艺流派并分析各自产生的时代背景。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艺术流派形成的主要因素。
2020-01-26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947年,中国高等院校中文、法、商科在校学生占大学生总数的47.6%,1952年降到22.5%,1957年又降到9.6%。1957年,高等院校共有323种专业,其中工科183种,占56.7%。而文科、政法/财经各专业所占的比重急剧下降。上述现象反映了
A.国家调整国民经济的部署B.教育体制照搬苏联模式
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D.国家实现工业化的需求
2020-01-2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她是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在宇宙中遨游的第31230号小行星以她的名字命名。2018年,她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她的事迹被写入教科书。2019年9月17日,她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她”取得的成就是
A.初步完成了人类基因组框架图B.杂交稻的培育
C.成功研制“银河一Ⅲ”计算机D.青蒿素的发现
2020-01-2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