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3 道试题
1 . “最初促吾人觉悟者为学术(指‘西教西器’、‘火器历法’、‘制械练兵’之类),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指‘行政制度问题’与‘政治根本问题’),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刻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指‘自由平等独立’)。”以上是陈独秀认为近代中国国民不断觉悟的历程,对应以上历程的三种思潮是
A.师夷长技三民主义维新思想B.中体西用变法革新民主科学
C.天朝上国中体西用变法革新D.民主共和民主科学新三民主义
2020-01-2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据北大教授王东考证新文化运动的干将们只是提出了要“打孔家店”。1917年李大钊在《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文中写道:“余之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政政治之灵魂也。”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
A.维护儒家正统地位B.理性批判传统文化
C.存在激进主义倾向D.崇尚西方政治文明
2020-01-2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据统计,仅1821—1861年40年间,至少有66名人物赞成中国必须采办军舰和枪炮,其中包括道光皇帝、政府高级官员和著名学者。这反映了
A.民族觉醒的国家观念已经形成B.“中体西用”主张受到学界推崇
C.向西方学习进入主动选择阶段D.器物科学观的思想正逐渐形成
2020-01-26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鸦片战争后,“西学中源”说一度盛行,保守者以此说来拒斥外来文化,维新者则以此为西学在中国扎根创造条件。这说明
A.比较法是进行历史研究的主要方法
B.研究者的立场影响其对历史的解读
C.历史事件的评价应置于特定的时空
D.历史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其后世影响
2020-01-26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1839年9月1日林则徐上书道光帝:“夷兵除枪炮之外,击刺步伐俱非所娴,而腿足裹缠,结束严密,屈仲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是其强非不可制也。”这种认识
A.没有突破传统思维的禁锢B.反映了夷兵作战能力的缺陷
C.益于形成制敌的有效策略D.客观分析了中英之间的差距
6 . 魏源的《海国图志》仅在二次鸦片战争后才开始在少数开明士大夫中流传,真正发挥的影响力就更加有限。就算是对于落后的传统予以极大尊重也还是受到保守士大夫的抵制。这突出反映了当时
A.西方阻挠中国进步B.政府助推社会革新
C.社会变革意识淡薄D.魏源主张脱离国情
2020-01-2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提出:“世卿之制为孔子所削,选举之制为孔子所创;选举者孔子之制也。”他在孔子身上寄托了议院选举、民权等一系列资产阶级思想。这反映了他
A.思想和实践上的错位B.引领民众回归传统
C.为维新变法减少阻力D.延续中体西用思想
8 . 《向往的生活》是一档生活服务纪实节目。该节目用一种清新的田园风光,向大家展示着农村生活前所未有的魅力,从而击中了都市观众的心。即使隔着屏幕,观众也仿佛能呼吸到地头那股久违的纯净空气。该节目的热播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A.民众对现代生活的反思B.人们的价值理念逐渐趋同
C.电视传播资讯功能加强D.影视艺术能主导社会意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它以充满激情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理想追求、主观情感和某种社会心理。它的基调是:对新事物的期待、在新事物面前的惶惑、渴望认识新事物的那种烦躁不安的神经质的向往。材料中的文学形式
A.表达对理性王国的失望B.强调对自然真实的刻画
C.有反理性反传统的特点D.揭示西方世界精神危机
2020-01-26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意大利的卢梭洛在《噪音的艺术》中说“要更大胆地与一切传统音乐决裂",这一音乐流派主张音乐模仿机器汽车飞机,战争等发出的声音”。这一艺术流派
A.将美丑对照的原则运用到极致B.以英雄为主题鼓励人们奋起斗争
C.追求反传统的个性化艺术风格D.遵循写实原则来揭露社会问题
2020-01-2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