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 道试题
1 . 汉代董仲舒、王莽等人对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的土地变革极为不满;宋代王安石、朱熹等人主张“复古井田制,田尽归官”;近代孙中山曾多次给予井田制高度的评价。这些主张的共同目的是
A.保护田庄经济
B.发展商品经济
C.维护封建统治
D.限制土地兼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宋代,以苏轼为代表的文人画家主张“以画为心画”,“不求形似”,鄙弃对事务的如实描摹,不囿于传统的画理、技法,以意趣为宗,只凭才情性致信笔挥洒。宋代文人画的兴盛得益于
A.理学思想兴起B.科举制度完善
C.科学技术进步D.商品经济发展
3 . 由于保守拒变的自缚式心理定势,构成强大的社会压力,也抢制着先进知识分子的变革探索,致使他们处于两难的选择:既要因应时代,又要因循传统;既要因应世界潮流,又要顾及本国社会。下列史实不符合这一特征的是
A.文艺复兴运动B.新文化运动C.戊戌变法D.洋务运动
2020-07-29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仔细观察下面的能源结构图,关于图中的表述正确的是
A.1850 年后木材所占的能源比重降低是出于环境保护
B.1980 年后煤炭所占的能源比重下降是由于资源枯竭
C.太阳能、核能所占的能源比重不断上升得益于科技革命
D.1870 年后石油资源所占的能源比重不断上升是由于拖拉机的发明
2020-07-2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北宋著名思想家张载(因定居陕西眉县横渠镇而被称为“横渠先生”)说:“(人应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名言一直为人们传颂,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将其称作“横渠四句”。“横渠四句”旨在说明
A.圣贤对社会进步的贡献B.心学的内容和地位作用
C.人应有责任感和使命感D.读书求学应该谦虚谨慎
2020·江西南昌·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3世纪欧洲大瘟疫的出现和黑死病的发生,导致了上帝万能论的动摇和对人生问题的深入思索。到文艺复兴时期,中世纪里一直潜在着的人学文化因子 ,终于获得了适宜其生长的文化气候。这表明
A.封建神学孕育了人文精神B.黑死病使人们不再信仰基督教
C.价值观念植根于社会现实D.瘟疫肆虐使人们开始思考人生
8 .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种思想的自由表达与学术的活跃空气发生于政治上军阀当道时期,其间可能有各种复杂的原因,诸如军阀间的纷扰争斗使其一时无暇顾及政治之外的其他方面,政府行政管理无序为学术自由留下了一定的挥洒空间,经济与市场的发展使学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谋生路、租界治外法权的存在亦使有违政府“禁忌”的文人有所托庇,等等。…但无论如何,新文化运动的发生与发展总是中国社会的综合环境发展到定阶段的产物。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的发生,从思想领域而言,可以称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其对民主与科学的张扬,对封建礼教的批判,通过新的表达方式普及到社会和民间,使国人又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礼,启蒙了他们的民主精神,增进了他们的科学意识,推动了他们的思想解放。

材料三:在20世纪10年代中期到20年代中期,学人活跃,学派纷呈,社团勃兴,出版兴旺,各种中西思想相互碰撞和砥砺,各派思想观点尽情表达和切磋,共同创造了中国近代思想的丰收期

——以上均摘自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民国初建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文化运动发生的直接因素。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为何称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启蒙运动”?对新文化运动作简要评价。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除新文化运动外,“中国近代思想的丰收期”还有哪些表现?对近代中国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2020-02-22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热情奔放、极具冲突感,场面混乱但乱中有序。视觉上会给人造成强烈不安的感觉表现了追求个性解放,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强调个人情感的真实表达。”下列绘画作品体现上述绘画风格的是(        )
A.《镜中的少女》B.《拾穗者》C.《自由引导人民》D.《日出·印象》
10 . 战国时期荀子吸收法家学说,倡导“礼法并用”,汉代董仲舒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学说,提出新儒学,宋代儒学大家糅合佛、道思想,创立理学。据此可知,儒学在古代中国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统一的良好局面B.小农经济的长期主导
C.适应封建统治需要D.儒学自身的趋时更新
2020-02-22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