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986月,维新派向光绪帝提出开制度局前,便开始筹划在内廷开懋勤殿。懋勤殿设在紫禁城内,清代皇帝有过开懋勤殿议政的先例。康梁认为,制度局是外来名字,目标太大,易遭阻遏”,要进到皇帝身边参与议政,开懋勤殿更实际可行。在上奏中,他们提出“选集通国英才数十人,并延聘东西各国的政治专家,共议政治制度,将一切应兴应革之事全盘筹算,定一详细规则,然后施行”。在另一奏折中重申,在懋勤殿,“悬百国之图,备中外之籍,分列百政,各设专科,派以纠集东西,斟酌古今,编纂政法,以备施行”。但因慈禧的反对未能实行。

——据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维新派设计的懋勤殿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维新派主张设立懋勤殿的原因。
2 .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它源于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对人的价值的阐述,并经历史不断的沉淀和丰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智者学派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凡事让我(具体的我)满意的,就是正确的;由于每个人具体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所以不存在普遍意义上的善。事实上并非如此,必定存在着判断人们行为正确与否的标准、原则,这个标准或原则也即是善。那么,善到底是什么?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就是最高的“善”,他所谓的“理念”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实践性,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实践的基础上来理解苏格拉底的美德。……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中心观点就包含在“知识即美德”这一公式之中。

——摘自张利涛《苏格拉底与优素甫“知识即美德”思想比较研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要评价“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结合所学,概括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美德”的背景。

材料二  英国宗教改革是一场激进的神学教义革命,在中世纪天主教一统天下到近代早期天主教与新教并存的文化转型中,有关信仰矛盾的不断激化挑战了君主统治的权威,因此宗教信仰并存问题成为亨利八世之后的英国君主重点调和的对象。英国内战、“光荣革命”无不体现着信仰的矛盾。在社会转型时期,信仰自由依靠政教分离得以实现,真正促成了公民时代的到来,政教分离因而被称为近代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原则。

——摘编自刘城《20世纪英国宗教改革史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转型角度分析英国宗教改革的影响。

材料三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新民主主义的教育纲领已经确定了新中国的教育事业是为工农服务的,是为生产建设服务的。1950年,全国工农教育会议确定,工农教育首先以识字教育为主,扫盲教育应配合国家各项生产建设的开展。同年,高等院校进行了调整,在各类学校中优先录取工农子女入学接受教育。高等学校先后聘请苏联专家共861人,担任顾问或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摘编自苏渭昌《中国教育制度通史》

材料二   1978年随着教育界拨乱反正,全国各地流行“尊师重教”的口号。1988年以后重视“数理化”“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一教育口号在当时深埋人心。在农村地.区则流行“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199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战略思想。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教育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8年以来人民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原因。
2022-01-1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习近平总书记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阅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本思想在我国产生的时间较早,周公就不止一次地告诫群臣子弟,要“知稼墙 之艰难",要知道民众的痛苦。孟子认为"君以民为本,社稷亦以民而立,故民为贵。君与社稷虽有轻重,但皆为民服务”。荀子认为“足国之道,节用裕民”。墨子认为“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唐太宗认为“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明末清初黄宗羲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主张,认为君主应该“以天下万民为事”的观点。这些观点主张中,无不蕴含着朴素的民本思想。

——摘编自游唤民《先秦儒家民本思想论》等

材料二 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段,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 族资产阶级。这些阶级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团结起来,组成自己的国家,选举自己的政府,向着帝国主义的走狗即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 党反动派及其帮凶实行专政,只许他们规规矩矩,不许它们乱说乱动。如果要乱说乱动,立即取缔,予以制裁。对于人民内部,则实行民主制度,人民有言论集会结社等项自由权。选举权,只给人民,不给反动派。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而主要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这两个阶级占了中国人口的80 -90%0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主要是这两个阶级的力量。由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主要 依靠这两个阶级的联盟。

——摘编自《论人民民主专政》

材料三 毛泽东站在历史唯物论的理论高度,全面论证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伟大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尊重群众服务群众和关心群众的极端重要性。他指出“共产党人的 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高标准”,把群众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把群众看作是我党排除艰难险阻克敌制胜的法宝和根本保证,从而使传 统的民本观发生质变,升华为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而且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彻底地付诸实践。国家真正以民为本,老百姓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使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在新中国变成了现实。

——摘编自蒋秀碧《毛泽东的群众观和古代的民本思想》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传统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的局限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革命和建设必须主要依靠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毛泽东人民观的进步性。
2022-01-19更新 | 184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有学者认为,明清文化主流延续着秦汉以降的常态,而扬弃性的文化变革在潜滋暗长,所谓“常”中寓“变”,“变”中有“常”,故明清文化宜以“袭常与新变”概括。从思想角度看,明清之际的“新变”表现在
A.否定孔孟儒学B.冲破“天朝上国”观念束缚
C.主张民本思想D.批判“私天下”的君主专制
论述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它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推动和思想家们的概括提炼,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传统。这些优秀文化传统,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时于中华民族的成长壮大,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而这些优秀文化传统的相互凝聚和整合,便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由于中国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表现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思想也不是单纯的,而是一个包含着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就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1-11-07更新 | 273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阳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张善孖(1882-1940年),四川内江人,张大千之兄,著名国画大师。他自幼从母学画,喜爱剑术,曾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前人多以臆想画虎,而他却在家中养虎以观察其一举一动,故善于把握虎的动态而不失于流俗,其“虎画”常钤(盖)“虎痴”或“虎公”印。1937年底,他创作了《怒吼吧,中国》,画面为象征中国28个行省的28只猛虎(如图),以咆哮之势直扑落日,并题署“雄大王风,一致怒吼,威撼河山,势吞小丑!”1940年,他创作了《飞虎图》,赠予陈纳德将军,成为美国援华抗日空军志愿队的队徽来源。时人评述其虎画“开美术界抗战宣传画之先河”。


——据沙伟《“虎公”张善孖抗战时期的虎画》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善孖“虎画”的艺术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善孖取得“虎画”艺术成就的原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5年聂荣臻抱病到重庆等地的军工厂调查,深切感受到了中国国防科技的落后。1956年,聂荣臻提出了《关于建立中国导弹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疾呼发展尖端国防科技,这一意见得到中央领导支持。同年,他亲自参与领导制定了国防科技建设的十二年规划纲要草案。不久,聂荣臻受命领导研制“两弹一星”,他积极组建研究机构、试验基地和国防科技高等院校。60年代初,苏联单方面停止援助,国防尖端项目陷入“下马”危机,聂荣臻顶住压力坚决反对“两弹”下马。他提出“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实行行政和技术“两个系统、两条指挥线”,强调科学家的事交给科学家去办。他还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多次组织钱学森等老专家为大学生和技术骨干上课。经过几年艰苦努力,我国在国防科技建设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摘编自周萌《聂荣臻与新中国国防科技建设》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聂荣臻为新中国国防科技建设所作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聂荣臻在领导我国国防科技建设中所体现的精神。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主要代表的洋务派,发出了外抗强权、内求变革的呼声。他们揭露封建“衰世”的腐朽,质疑儒家经典、科举取士的现实价值;首倡学习西方科技,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改革社会,抵御外侮,提倡学习“西学”,提出了新的人才标准:掌握西语,了解西技。这是中国近代人才观变革的开端。

——摘编自胡婵《洋务运动时期的人才观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材料二 根据新的人才标准,洋务运动时期兴办了一批新式学堂。具体见下表

洋务运动时期所办新式学堂简表

类别年代学堂名称地点创办人
外语学堂1862京师同文馆北京奕䜣
1863上海广方言馆上海李鸿章
军事学堂1887广州陆师学堂广州张之洞
1890南洋水师学堂南京曾国荃
技术学堂1867福州船政学堂福州左宗棠
1887台湾西学堂台湾刘铭传

——摘编自王哲《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兴起与中国近代化》

材料三 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85年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因此,从1978年到1992年,我国教师总数由899.4万人增加到1036.7万人,高校毕业生由16.5万人增加到60.4万人,科技人员总数1978年435.68万人,到1992年,仅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就上升到 1759.7万。图书馆由1218个增加到 2558个,县级文化馆由2748个增加为2900个;1979—1998年获国家发明奖290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7297项;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24.1亿元增加到1992年的26651.9亿元。

——摘编自罗洪铁等《邓小平人才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洋务运动时期人才标准提出的背景,概括洋务运动时期新式学堂创办的特征。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才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及其影响。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人才建设的历史启示。
2022-01-19更新 | 501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届高三9月测试文综历史试题(一)
10 . 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人们都喜欢拿王阳明和马丁·路德作比较。有的西方学者更直接称王阳明为“中国的路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二   王守仁进一步发展、完善了陆九渊的心学体系,与程朱理学形成分庭抗礼之势。……王守仁继承了陆九渊“发明本心”的思想,主张从“本心”入手去认识圣贤之心,以自己的内心为最高权威,反对用先验观念强制管辖心灵,体现出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萌芽。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三   151710月,马丁·路德在教堂门口贴出了著名的《关于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纲》。1520年马丁·路德发表了《致德意志的基督教贵族书》等一系列文章,系统地阐发了自己的宗教改革主张。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是所谓的“因信称义”。在马丁·路德看来,人的“原罪”使得人的本性败坏,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坚持《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每个信徒都应当阅读《圣经》,并完全可以对《圣经》的含义做出个人的价值判断与理解。他进一步指出,既然人人都能与上帝直接沟通,能自主地阅读和理解《圣经》,那么人人在上帝与《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根本不需要教士和教会作为人们与上帝沟通的中介。国家权力为神所授,是唯一合法的权力,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德意志应当取消教廷的最高宗教司法权,建立本民族的教会。

——根据人教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及相关材料整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王守仁的基本主张,并概括其思想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路德的哪些观点削弱了教会的权威?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王守仁和路德思想的相似之处。
2022-01-19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