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9 道试题
1 . 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规定“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返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孝文帝的此项改革措施
A.有利于解决平城人地矛盾问题B.缓解了中原地区的社会矛盾
C.有利于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D.防止了北方少数民族的骚扰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梭伦改革的一项措施被认为“像一颗耀眼的明珠,驱走了贵族经济上残酷统治的黑暗,给广大平民带来了光明”。该项改革措施应该是
A.颁布“解负令”B.实行财产等级制
C.设立陪审法庭D.设立四百人会议
2021-09-25更新 | 130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安东新区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魏兴起于蒙古高原,初以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为首都,为便于向南扩张而以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为南都,后遂迁都平城。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平城被称为北京。

——华林甫《中国地名史话》

材料二   迁居洛阳的鲜卑人,经过三十年,大体上已经汉化。一个统治民族仅仅经过三十年时间,就与被统治民族相融合,不能不说是孝文帝汉化政策的极大成功。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   但是,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进步的现象。特别是那些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中原汉族的少数民族,一旦走进黄河流域这个汉文化的摇篮,他们就终究要融入这个汪洋大海之中。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1)据材料一,归纳北魏迁都的过程。北魏不断迁都的原因是什么?
(2)列举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政策。
(3)孝文帝改革对鲜卑族的发展历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你是如何认识材料三的观点的?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材料庆历四年,知制诰欧阳修等人起草并颁布贡举新制,使得科举考试各方面都有了参考标准。陈植锷在《北宋文化史论述》中对庆历科场新制的内容作一详细的录入:进士(省试)试三场,不改封弥、誊录制度。考试顺序为:先试策三道,一问经旨,二问时务;次论一道;再诗赋各一道。关于旧时的试帖经、墨义,今统统取消。关于各场的评判标准:初场引试策,先次考校。内有文辞鄙恶者,对所问不备者(谓十事有五项以上不对者),误引事迹者(谓十事误引五项以上者),虽能成文却理识乖谬者,杂犯不考式者,凡此五等,并不更考论。对于论,内有不识题者,文辞鄙恶者,误引始者(十事误引三项以上者),虽有成文却理识乖谬者,杂犯不考式者,凡此五,亦不更考诗赋。第三场诗赋毕,将存留策、论卷子上与诗赋通考定去留。合格荐名者,出榜告示。

——摘编自许洪波《宋初科考与文赋--以欧阳修为中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庆历年间"贡举新制"中有关"省试"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庆历年间"贡举新制"的历史影响。
5 . 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特点是( )
A.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B.分布不平衡
C.对外国资本依赖严重D.总体水平落后于美国、西欧
6 . 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A.保留了农奴制的一些残余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发生
2021-06-18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洹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世宗朱厚熜(1521—1567年在位),年号嘉靖。世宗即位后,撤回天下镇守内臣,基本不曾再设,仅裁革冒滥职员一项,每年省太仓粟二百五十万石。宦官犯罪,鞭挞至死,陈尸示戒。多次降旨,“若有才识优异堪以任重者,不拘资格,从公举荐,吏部遇缺,酌量请简用,不许避嫌推托”。因“近屡旨禁肃朝仪,廷臣多故违以唾者”,禁城内不许吐唾。嘉靖八年(1529年),敕谕户部清查庄田,对强占民田者,俱还原主。此后,只准许王府留用封国之初所请庄田,此外,不得议留。吏部方献夫奏称:洪熙以来,始封外戚,其后一门数贵,传袭不已。建议自现在始,已封爵的令终其身,不得再承袭。这项制度经世宗裁定后成为永制。嘉靖九年(1530年),桂萼上疏建策清查新增田地及编审徭役,世宗批准施行。这些改革仅是在局部范围内,且“数行数止”,“嘉靖新政”很快成为泡影。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嘉靖新政”的主要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嘉靖新政”作一简评。
2021-06-07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五一中学2021届高三考前定位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陆贽(754-805年)字敬舆,苏州嘉兴(今属浙江)人。他不仅是-个政治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个经济思想家。唐中期以后均田制遭到破坏,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出现了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地的状况。这样租庸调制就难以实施。由于长期用兵,战事频繁,兴师动众,人民的徭役负担繁重。同时军费开支庞大,人民遭受的赋税剥削越来越残酷。当时陆贽.上疏提出“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指出:“建官立国,所以养人也;赋人取财,所以资国也,故立国而不先养人,国固不立矣。”并主张采取一些改良举措,“凡所占田,约为田限”,要“量人之力”征收赋税,“裁减租价,务利贫人”,使“贫弱不至竭涸,富厚不至奢淫”,国家要“量入以为出”,认为“不节则虽盈必竭,能节则虽虚必盈”。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陆贽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陆贽经济思想的意义。
2021-05-0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1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01年迄1905年,清廷最高统治者痛定思痛,决意变法。19017月,清政府宣布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新设商部、学部、巡警部和练兵处、财政处5个中央机构,撤除地方和中央的闲散衙门。1905年前后,立宪国日本战胜君主国俄国的消息传来,慈禧太后震惊之余,“如梦初觉,知二十世纪中,无复专制政体容足之余地”,退决心仿行宪政,并于19069月下谕宣示预备立宪要先行厘定官制。190811月,溥仪继位,由其父载沣担任摄政王,主持国政,积极筹备立宪。原有之内阁、军机处、会议政务处、宪政编查馆、吏部、中书科、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批本处等衙门一律裁撒。组建责任内阁,在13名阁员中,满、蒙贵族占9名,其中皇族5名。当时即有人预言:“窃恐内闾甫成立,而推翻之动机已伏矣。”果然,不到半年,武昌首义爆发。

——摘编自李志茗《论清末新政时期的行政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行政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末行政改革。
10 . 描述日本明治维新、俄国1861年改革、埃及阿里改革和中国洋务运动的成果时,共同采用的关键词是
A.政治民主B.民族独立C.富国强兵D.近代工业
2021-04-14更新 | 681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南省林州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人教版第八单元《明治维新》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