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4 道试题

1 . 材料一   1872年太政官发布废止幕府时代服饰的布告,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洋服一时成了时髦衣着。饮食结构也在变化,幕府时代禁食的牛肉被称为“开化的药铺”“文明的药剂”,“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咸以不食牛肉为不开化”,牛肉火锅店里顾客盈门。一群群年轻人聚在店里边大嚼牛肉,饮用葡萄酒,边用蹩脚的英语谈论时事,成为众人趋之若鹫的时尚。

材料二   (1888年日本某学者认为)一国文明之进步,必基于国民本来之元气和性格,绝不是仅凭一朝一夕的模仿和虚饰就可以得到解决的。然而,我国开国以来只是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之外观,而不考究泰西文明能有如此今日之所以然。一味心醉于泰西文明之结果,便产生了崇拜泰西文明之风潮。此风潮破坏了作为国民独立之根基的国民性格,虚饰了一国之文明。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日本文明开化的特征。
(2)据材料一、二,说明日本人在吸收外来文明的态度上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则材料中对待学习西方文明的态度产生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戊戌新政提出后,山西省成立了商务局,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以上材料反映出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戊戌变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工业发展
B.戊戌变法法令得到广泛落实
C.戊戌变法取得了成功
D.维新变法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020-03-18更新 | 155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1年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572年明神宗十岁继位,次年改元万历。同年,张居正成为明皇朝最有权势的内阁首辅。史称:“帝虚己委居正,居正亦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中外想望丰采。”正是凭借着这样的权势,张居正对明朝旧政积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革新。前五年着重从政治上整顿官府和吏治,后五年重点转向经济改革。为了改变吏治腐败和因循敷衍的官场恶习,张居正创立了“考成法”,用以考核官吏的政绩。“考成法”规定评判官吏政绩好坏的标准以“安静宜民者”为上,“沿袭旧套虚心矫饰者”列下考。其方法是逐级考核,包括月考、岁考,建立起严密的考核制度。万历九年,张居正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一条鞭法:将赋役以及土贡方物等杂征皆合并为一项,一律征银,按人丁和田亩分摊;赋役额数以州县为单位,原有赋役额不准减少;赋役额由地方官直接征收。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九个月后,明神宗下诏削去张居正的官秩,并抄了他的家。张居正的改革成果也大多付之东流。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张居正推行新政的目的。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一条鞭法的历史进步性及改革失败的根本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895年6月,光绪帝颁布的12道新政诏书遭到抵制,珍妃之兄侍郎志锐及其师文廷式暗助光绪寻求宫外人士支持。次年,珍妃遭慈禧杖责,太监寇良才问斩,文廷式等被定为“翁党”遭贬斥,宫廷关系紧张。这从侧面反映出维新变法
A.受制于旧式宫廷政治B.激化了清廷内外朝矛盾
C.改变了清廷权力结构D.开启政治博弈的新局面
2020-02-13更新 | 955次组卷 | 26卷引用:2020届海南省普通高中高三5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材料   汉文帝即位之时“汉兴二十余年”,拥立大臣们如周勃、陈平等人对汉文帝既存期待之心,又有考察之意,随时可以废立皇帝。决策层一方面,“多质(朴实、粗野)少文(文化)”,缺乏“为国远虑”的谋略,另一方面,“皆日天下已安已治矣”,看不到当时社会出现的新矛盾,反对“纷乱诸事”。汉文帝首先废除“诽谤妖言之罪”。他认为,“言者不狂,而择者不明,国之大患”。“闻河南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召以为廷尉”。吴公荐洛阳少年贾谊,“帝召以为博士,一岁中,超迁至太中大夫”。即使贾谊触讳,也不予怪罪。袁盎其父“故为群盗”,其本人曾“为吕禄舍人”,“遇孝文初立,资适逢世”官至中郎将。文帝二年、十五年两次下诏,“举方正贤良能直言极谏者”。纳言与求才并重,成为选才与决策的一种制度。

——摘编自邵金凯《再论汉文帝的“因循”与“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
6 . 商鞅变法内容中,直接打击奴隶主贵族势力的是
A.重农抑商B.奖励军功C.废井田,开阡陌D.建立严密的户籍制
2020-01-18更新 | 248次组卷 | 16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市三亚华侨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北魏孝文帝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推行的措施是
A.实行均田制B.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
C.推行汉化政策D.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泰西近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曰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1)材料一反映了康有为怎样的政治主张?

材料二



(2)阅读上表,从“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某个侧面,选出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并说明自己提炼的主题。
9 . 绘制思维导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在学习宋朝历史时,绘制了如下导图。其中①   ②、③处应依次填入
A.经常换防各地驻屯的军队、“积弱”局面、保甲法与将兵法
B.设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政权、“积弱”局面、市易法与均输法
C.程朱理学成为了官方哲学、“积贫”局面、保马法与保甲法
D.对土地兼并采取放任态度、“积贫”局面、严格“恩荫”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改革完成了北魏社会的封建化,推动了民族融合;有人则认为,孝文帝的汉化是迂腐的儒化和消极的汉化,最终导致国家的衰亡;也有人在肯定他汉化改革的同时,又对其不加区别的吸收汉文化表示批评。这些认识说明(  )
A.研究者叙述历史的主观性B.历史事实随史料变化而变化
C.历史评价缺乏一定的标准D.从不同评价中就能发现真相
2019-12-06更新 | 766次组卷 | 24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