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某同学笔记上出现下表,他记录的是
A.商鞅变法B.诸葛亮治蜀C.孝文帝改革D.王安石变法
2020-05-18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变革中的抉择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学界关于东亚发展模式的研究成果颇丰。普遍认为东亚跨越19中期——20世纪初的历史大变革,各国的发展各具特色。主要呈现出三种类型,即“择他抵抗型”、“主动学习型”和“从属一自立型一。


回答:
(1)你认为中国和日本分属哪一类型?
(2)请结合中国近代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选择的这种类型进行阐释说明。
2020-04-2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乔纳森·斯彭斯曾这样评价中国的某一个朝代(2000年1月1日《新闻周刊》):

“上一个中国世纪是11世纪。当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成功的国家。它的领导地位源于一系列的因素,从技术上的发明到工业企业的兴起和管理良好的农业,从普遍的教育和行政管理试验的传统到对宗教和各种哲学思想的宽容。……上一个1000年的中国,是世界超级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问题:
(1)请以史实论证美国教授的这一说法,并完成下列表格。
观点证据
①技术发明世界领先
②农业管理良好
③行政管理的试验
④实行普遍的教育
⑤对宗教和各种哲学思想的宽容

(2)11世纪的中国也饱受后世学者诟病,你认为后世学者会提出哪些不满?
2020-03-2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1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从以下《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能得出的信息是

①俄国工业革命取得成效       ②农奴制改革推动工业的发展
③俄国逐步完成了现代化       ④俄国机器制造业发展迅速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针对王安石变法,苏辙曾提出批评:“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苏辙批评的变法措施是
A.均输法B.青苗法C.募役法D.保甲法
2020-03-2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1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的现象,最早应该出现于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千百年来,日本一直注意向强者学习,先后为自己找到了两位老师。请你说出这两位老师是谁?
(2)请用史实说明日本“弃旧图新,迎头赶上”是通过哪一事件实现的?这次事件中的哪项内容措施对日本影响最深远?为什么?
(3) 与此同时,与日本相邻的中国也发生了哪一次“救亡图存”的类似事件?它为何未能使中国摆脱列强的蹂躏而顺利实现现代化?给你什么启示?
2020-02-1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谈及俄国与西方的关系时说:“俄国人对于西方人17世纪的这些侵略行为的回应,就是大量采用西方技术,大量引进与这些技术不可分割的西方生活方式。”能突出体现这一观点的事件是
A.彼得一世改革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C.列宁的十月革命D.参与瓜分中国东北
2019-11-13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15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9 . 《日知录·宋市风俗》记载:“及神宗朝,荆公秉正……国是日非,膏肓之疾,遂不可治。后人但言其农田、水利、青苗、保甲法为百姓害,而不知其移人心、变风俗为朝廷之害。其害百姓者,可以一旦为更。而其害于朝廷者,则数十百年,滔滔之势,一往而不返矣。”此段材料
A.对王安石变法做出了较为客观的评价B.对改革前的描述符合当时实际情况
C.对王安石变法持全盘否定态度D.反映后人对王安石变法评价不高
10 . 【名家笔下之商鞅】

材料一:“商君教秦孝公以连什伍,设告坐之过,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而遂公家之劳,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国以富强。”

——韩非《韩非子•和氏》

材料二:“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司马光《资治通鉴》


问题:
(1)上述名家对商鞅的评价有哪两类?
(2)你认为,上述材料对商鞅的评价为何出现如此差异?
2019-11-0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16年高三4月质量调研(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