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秦始皇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A.建立保密制度
B.震慑谋反之徒
C.维护皇帝权威
D.削弱丞相权力
2017-11-17更新 | 448次组卷 | 28卷引用:海南省海口第四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礼记》记载:“夫礼者,所以章疑别微,以为民坊者也。故贵贱有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则民有所让。”由此可见,制定礼乐制度的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C.维护社会等级秩序
D.打击地方诸侯势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新唐书》中记载:“(卢商)早孤,家窭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作为文献史料,此记载可用于证明唐代科举制
A.体现九品官人法的原则
B.选官偏重人才道德品行
C.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进士科是入仕唯一途径
2017-02-17更新 | 152次组卷 | 17卷引用:海南省西南大学临高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荀子·儒效》记载,周初“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说明
①周的封国中周王亲属做诸侯的多
②血缘纽带与分封制度相配合,以团结同姓贵族
③西周初年民族隔阂日益严重
④利用同姓贵族排斥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尚书》记载“有夏(夏朝)多罪,天命殛(ji,杀死)之”、“商罪贯盈,天命诛之”。这反映了夏周时期
A.政权更替频繁
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尚未实现高度集权
D.世袭制度遭到废弃
2017-02-05更新 | 331次组卷 | 36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7 .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D.人口和铁犁
2016-11-27更新 | 359次组卷 | 51卷引用:海南华侨中学三亚学校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三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谁?主要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功绩?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宰相的主要职责。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军机大臣的职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史记》记载,秦“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称颂秦始皇仁、义、圣、德,“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使“尊卑贵贱,不逾次行”。这反映出秦朝
A.重视人伦秩序和社会教化
B.注重维护官僚政治体制
C.借法家思想建立君主专制
D.以仁义道德来遏制人欲
2017-10-10更新 | 399次组卷 | 22卷引用: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