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6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东周至秦朝这一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极其重要,对后世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其巨大且深远的影响。正是这一时期,中国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社会大转型。在此之前,中国是血缘社会,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在此之前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在此之后是专制独裁、帝王集权的时代。而这一重大转变,被史学家称为“周秦之变”。

——摘编自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周秦之变”这一论断进行阐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图为古代中国某朝代的中央权力架构示意图。该朝代是(     
A.秦朝B.西汉C.西晋D.隋朝
2022-12-30更新 | 83次组卷 | 3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战国后期,荀子到秦国访问,讲述观感时说到“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梏。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观其朝廷,其朝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材料体现了秦国的统一是因为(     )
A.秦王雄才大略招贤纳士锐意改革B.良好吏治为其统一发挥重要作用
C.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D.秦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2022-12-28更新 | 570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战国时期,各诸侯相继称王。秦王嬴政灭六国后,不再称王,自称“始皇帝”。战国时期,无论尊卑,皆自称朕,秦王嬴政灭六国后,只有皇帝称朕。这反映出(     
A.最高统治者的独尊地位B.王位世袭制度的逐步确立
C.王权借助神权维护统治D.中央集权是历史发展潮流
6 . 北宋时期,收乡长、镇将之权全部归于县,收县之权全部归于州,收州之权全部归于路的行政机构监司,收监司之权全部归于朝廷。这反映了(     
A.重文轻武政策有效实施B.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C.君主专制局面基本形成D.国家统一日渐巩固
7 . 有学者认为,仅就丞相制度而言,明朝经历了一个废丞相、置四辅、设内阁的历史阶段,而清朝经历了置议政大臣、设四大臣、立军机处的历史轨迹。两朝最后都形成了“兼职丞相制”的体制。“兼职丞相制”的形成从本质上反映出明清时期(     
A.官僚政治体系扭曲混乱B.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C.贵族政治淡出历史舞台D.前朝宰相制度变相恢复
2022-12-25更新 | 456次组卷 | 35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棠湖中学2020届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8 .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闭幕式上发表讲话:中国人民有坚定的意志、充足的信心、足够的能力挫败一切分裂国家的活动!......我们伟大祖国的每一寸领土都绝对不能也绝对不可能从中国分割出去!          202282日,美国国会众议长南希.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中方对此强烈谴责、坚决反对;同时,全球多国政府及国际组织发表声明,表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美方侵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径。

材料二:吐蕃既服,世祖携喇嘛八思巴而归,即位以后,尊为国师,号为“大宝法王”.....其后八思巴返回吐蕃,世祖授以吐蕃统治权,以酬其劳绩,这是以宗教领袖统治吐蕃的开始。

———傅乐成《中国通史》

材料三:“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这首广为传唱的《爱我中华》,是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反映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我国级别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民族传统体育赛事,在弘扬民族体育文化、增强人民身体素质、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中管理吐蕃的机构,并阐明该机构的主要职责?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上所取得的成就?
9 . 《宋史》记载“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之。掌总理郡政……。通判……建隆四年(963),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这反映出宋代政权机构设置的特点是(     
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间矛盾B.君主专制权力呈现强化趋势
C.制约了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D.通过地方分权来加强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治平四年(1067年),宋神宗欲召王安石到中央政府来工作,“安石屡引疾乞分司”(唐宋之制,中央官员在陪都任职者,称为分司)一而再,再而三请病假;神宗提拔司马光为翰林学士,司马光多次推辞,最后神宗“诏以告置光怀中,光不得已乃受”。可见北宋时期(     
A.士人普遍孤傲清高B.君主权威日益下
C.政治环境相对宽松D.群臣结党制约皇权
2022-12-14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