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62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尽管“军机处的设立无疑与雍正年间西北两路用兵密切相关”,但其“本质并不在军事,而在有‘承旨办理机务’之名的秘密政治”。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立(     
A.解决了西北军事危机B.规范了行政机构运转
C.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D.强化了皇权专制机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秦朝建立后,在地方彻底废除分封制,将战国时已经形成的郡县制在全国推广,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县以下设乡、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这些举措(     
A.加强了君主专制B.便利了垂直管理地方
C.消除了地方割据D.形成权利的相互制衡
2023-02-12更新 | 525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肃宗《令谏官言事制》云:“所设谏曹,欲闻讽议,允副从绳之望,须成削稿之书。其谏官令每月一上封事,指陈时政得失。若不举职事,当别有处分”。唐代宗亦要求“谏官每月上封事,无所回避”。这一历史现象(     
A.利于减少统治者决策失误B.扩大了谏官的权力
C.使中央决策日趋透明开放D.分化了宰相的权力
2023-02-10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一统是我国历史上国家治理的突出特征,它既指在治理实践中形成的重视和尊重一体、统合的治理制度体系,也指政治观、民族观与天下观。

要在中央、国家统一、郡县体制是我国古代大一统国家治理理念和治理体系的三大要素。要在中央是其基本形式,国家统一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郡县体制是中央集权治理体系的行政区划基础。

统一的中央集权治理体系,符合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复杂的实际,为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开展大规模公共工程建设、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了有利条件,认为不仅发挥出政治功能,也发挥出经济、社会与文化功能。

——摘编自卜宪群《大一统民惟邦本”——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


解读材料,自拟一个与中国古代“大一统”国家治理相关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商朝甲骨文“德”字没有“心”旁,也不常见。西周金文“德”字加入“心”旁,且常常被周人提到,并提出“天命靡常,惟德是依”。这种变化反映了(     
A.文化影响范围扩大B.儒家道德观念形成
C.周人关注人的努力D.神权迷信思想破除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科举制实行复试、殿试制,以及考官锁院制,推广世家子弟、考官亲属的别试避嫌法,推行封弥、誊录法。无论是官宦子弟,还是庶族地主、殷富农民、工商子弟,凡是"稍具文墨"的读书人,都可以应举入仕。唐代科举考试录取后,只取得做官的资格,还须经吏部考试合格后搜予官职。而宋代进士录取后,不仅可以直接授官,而且升迁迅速,“第名前列者,或不十年而至公辅","名公臣卿皆由此选"。两宋通过科举共取士115427人,平均每年361人,约为唐代的取士人数的5倍。

——摘编自郭学信《士与官僚的合流:宋代士大夫文官政治的确立》一

材料二   18世纪,西方人对科举的了解更为全面,用法文和英文出版的谈及科举制的书籍出版量很大,就连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一代哲人对中国政治制度也赞扬有加。到19世纪,尤其是中英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在西方人眼中已不再神秘,声望一落千丈,一切都落后原始,但惟独科举制例外。当时,欧美各国文职官员的选用实行政党分肥制,导致任用私人带来结构性的贪污腐败,使各种无能之辈充斥于政府之中,因政党更迭而大批撤换行政官员还会引起周期性的政治震荡和工作连续性的中断。1884年,英国人密迪乐指出,“强有力的证据表明科举考试制度的优点和中国政府的榜样已导致了欧洲和美洲一些最开明的国家采用这种方法以提高其文官的效率。"这是在英国于1855年试行并于1870年全面推行文官考试,以及美国于1883年开始采用文官考试制度后做出的评论。

——摘编自刘海峰《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时期科举制的发展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欧美国家学习效仿中国科举制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秦代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名位在御史大夫之上,然而御史大夫所拥之实权,却比丞相大得多,其职司范围不仅限于“掌图籍秘书”“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还掌管全部律令。秦朝这制度设计体现了(     

A.三公之间的权力斗争公开化B.皇帝失去对三公权力的掌控
C.权力分割与牵制的政治权术D.君主专制必然导致权臣专权
9 . 《汉书·师丹传》记载:汉成帝末年,师丹升为大司空,位居三公,他联合丞相孔光等人提出“诸侯王列侯皆得名田国中,列侯在长安,公主名田县道,及关内侯,吏民名田皆毋过三十倾。……期尽三年,犯者没入官。”由此可见,师丹提出的“限田”政策旨在(     
A.限制诸侯王列侯势力,力图挽救汉室统治B.减轻平民的徭役赋税,同时惩办贪官酷吏
C.打击绿林、赤眉起义,从而改变土地私有制D.遏制豪强地主兼并土地及缩小贫富差距
2023-02-04更新 | 96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西周时国人有参与议论国事的权利,甚至对国君废立、贵族争端仲裁等有相当的权利。 周厉王打破传统的听政程序,禁止国人议论、监督王政。最终,公元前841年发生了西周 首都镐京以平民为主体的暴动,厉王“流于彘”。西周“国人暴动”反映了(     
A.土地国有制逐步走向解体B.周朝国人具有较高政治素养
C.王权强化受制于传统体制D.周朝中央实行集体议政制度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