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明初科举录取者多为南方举子,北方举子寥寥。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明政府正式实施南北分卷(分榜)制度,录取名额实行南北不同比例分配,这一制度“嗣后相沿不改”。明朝的“南北分榜”主要是为了
A.维持科举制度公平性
B.照顾地区间文化差异
C.稳定明朝的统治秩序
D.调和南北士子间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洪武时期的宦官虽已干政,但尚未专权,而永乐时期,宦官的地位越来越高,逐步开始专权。《明史·职官制》记载:“而相权转归侍人。于是朝廷之纪纲,贤士大夫之进退,悉颠倒于其手。”这表明
A.中央集权加强
B.君主专制加强
C.宦官取代六部
D.宦官权力失控
3 . 考古发现,商代墓葬中殉葬人数动辄数十人甚至数百人,而西周时期用奴隶殉葬、祭祀等现象比较少见,中期以后基本未出现。这表明西周
A.形成了重视民力的思想
B.祭祀是大宗才有的特权
C.开发私田需要大量奴隶
D.儒学提倡尊重人的价值
2019-07-0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读下表内容,从中可见秦朝中央官制
秦朝九卿部分官员及其职能
官员职能
奉常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
典客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
宗正皇室事务
郎中令宫廷警卫
少府皇室财政

A.带有封邦建国时代痕迹
B.反映出平等的民族政策
C.维护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D.大大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5 . 春秋战国时期,晋伐齐,提出:“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楚国春申君向楚王进言:“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西取……十五邑以为郡,距(拒)秦。”由材料可推断,这一时期
A.晋国出现郡辖县地方行政制度
B.楚国所设郡有军事应急的性质
C.以郡统邑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地方管理完成了郡县取代分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嘉庆帝亲政之初,认为凡事“必专责之军机大臣,则其权过重”,与“乾纲独断”的家法不符,强调军机大臣不过“承旨书谕”而已,皇帝并非“将臣工翊赞之职尽责此数人”。这表明嘉庆帝认识到
A.必须责罚军机大臣
B.军机处有利于皇帝高度集权
C.军机处应予以撤销
D.军机处可能给皇权造成危害
2019-06-15更新 | 224次组卷 | 37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调研检测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一统思想滥觞于先秦时期,《诗经》中就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说法,后来逐渐发展为一个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系统的、内涵丰富的思想体系。下表是不同时期思想家或政治家对此认识的摘要。

孔子“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孟子“天下定于一”
董仲舒“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明太祖“朕即为天下主,华夷无间,姓氏虽异,抚之如一”
清世宗“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8 . 著名学者柏杨提出:“秦政府的组织精神,是政治、军事、监察三权分立,互不统摄。”此“组织精神”
A.能够解决地方无权
B.保证了民主决策
C.改变不了皇帝专制
D.防止了官员腐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夏朝时期,天下万国,夏王为“诸侯之长(盟主)”,到了周朝,“天下一家”,周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各部族文化融合的加强
B.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
C.政治制度的宗法伦理化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2019-05-02更新 | 664次组卷 | 26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第七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秦国不断完善有关官吏的选拔、俸禄、考绩、奖惩等规定,以官吏是否明习法律作为区别“良吏”“恶吏”的标准,注意把统治阶级中的优秀人物吸收进各级官僚机构。这表明,当时秦国
A.阻断了贵族的入仕之路
B.践行了墨家兼爱尚贤的主张
C.任法而治提升统治效能
D.建立了完善的官吏选拔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