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 .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利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A.秦朝御史大夫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书D.明朝内阁大学士
2019-01-30更新 | 3808次组卷 | 127卷引用:2015届福建尤溪一中高三上期入学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2 . 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终结B.察举制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D.科举制的推行
2019-01-30更新 | 1623次组卷 | 72卷引用:2015届福建尤溪一中高三上期入学考试历史试卷
3 .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被颠覆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2019-01-30更新 | 7356次组卷 | 220卷引用:2015届福建福州一中高三上期开学质检历史试卷
4 . 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2019-01-30更新 | 5112次组卷 | 64卷引用: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2019-01-30更新 | 3345次组卷 | 143卷引用:2015届福建尤溪一中高三上期入学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与分封制相比,秦朝的郡县制更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主要依据在于
A.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得世袭
B.郡县的长官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C.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D.郡县官吏与皇帝是君与臣的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这反映出
A.中央与地方的分权趋于合理
B.地方行政监察体制日益完善
C.地方行政机构权力不断扩大
D.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
2018-11-23更新 | 423次组卷 | 75卷引用: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清雍正五年浙江布政使孔毓璞请求:“蒙圣谕藩臬(官员)皆赐折奏。仰恳圣恩,赐臣一例用折。”孔毓璞从而获得了越过一切中央机构直报皇帝的密奏之权。材料反映清朝
A.非理性化统治的趋势日益明显
B.议政王大臣会议开始受到制约
C.军机处设立带来保密性的加强
D.地方实力的加强迫使中央妥协
2018-11-15更新 | 150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9年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明朝时,出现了刘球、将钦、海瑞等一大批士大夫,他们与皇权抗争时表现出了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的精神;同时,也有许多大臣撰写“青词”巴结崇道的世宗,相当部分土大大形成“阉党”。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是
A.宦官权力的加强B.君主专制的强化
C.士大夫信仰的丧失D.宰相制度的废除
2018-11-15更新 | 305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9年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据《周礼》记载,每年正月初一,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且往往和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同时进行,全民都要有组织地参加。这表明
A.分封中孕育了中央集权
B.诸侯国割据的局面出现
C.西周出现文化下移趋势
D.周王室直接控制了地方
2018-11-05更新 | 1277次组卷 | 60卷引用:福建省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